大同市2018年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实现全省空气质量“六连冠”

本报讯 2018年来,大同市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新组建的大同市生态环境局,统一形成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督与行政执法职责。

据通报,2018年大同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2018年大同市二级以上良好天气数达到288天,其中一级天数48天,全年空气质量在全省11个地市中位居第一,实现了全省空气质量“六连冠”。

大同市2018年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实现全省空气质量“六连冠”

大同市2018年优良天达标率83.7%,比省下达目标增加2.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18,同比下降2.4%;二氧化硫31mg/立方米,同比下降29.5%;PM2.5年平均浓度36mg/立方米,达到了省里下达的指标要求。2018年,在出现23天沙尘天气以及城市建设和拆迁工地、机动车保有辆同比增加的情况下,大同市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年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均保持全省最好。

基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2018年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主办的"大地文心”采风团和山西电视台记者走进大同市,聚焦大同市生态亮点、治污重点、文化看点,对大同市提升"大同蓝",建设"大同清”,厚植"大同绿”进行采风采访,并设立专题报道,扩大了大同市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的对外宣传,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大同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给予表扬。

大同市2018年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实现全省空气质量“六连冠”

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在还通报中指出:大同市近年来空气环境质量虽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水环境质量一直是该市的短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多次深入御河巡河调研检查;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赴东郊、御东、恒安等污水处理厂现场办公解难题。书记、市长就落实水污染防治、改善断面水质的批示多达20余次。

为改善大同市水质状况,使桑干河固定桥断面和御河利仁皂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下一步,大同市环境保护工作将以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使大气环境质量再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再提升。

大同市2018年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实现全省空气质量“六连冠”

2019年大同市将进一步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改造、落实生态调水年度工作方案、加强水域岸线管控和河道疏浚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同时继续实施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139”机制,“五水同治”推进水污染治理,“五策并举”推进水生态修复,全流域统筹治理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努力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大同。(马占富 余致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