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60)春秋之秦霸西戎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記載中被稱為秦繆公,是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諡號穆。

中國上下五千年(60)春秋之秦霸西戎

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中國上下五千年(60)春秋之秦霸西戎

生平

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扶持晉文公,實現秦晉聯盟。晉文公死後,聯盟瓦解,秦晉對抗。後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前625年彭衙之戰(今陝西白水東北)兩次被晉軍大敗,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

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燬,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拒不出戰,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轉而向西方發展。

秦穆公娶晉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為妻。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達一百七十七人,其中還包括三名大臣。

中國上下五千年(60)春秋之秦霸西戎

西部開疆

時秦西部生活著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他們生產落後,披髮衣皮,各有君長,不相統一。他們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給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難。

秦穆公向西發展,採取了比較謹慎的策略,先強後弱,次第征服。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

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中國上下五千年(60)春秋之秦霸西戎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