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修建的漢中防線牢不可破,為什麼姜維僅一個月就丟失漢中?

ycoolone


魏延在漢中的時間曾共大約有十五年。而實際由他獨自鎮守則是八年。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漢中後,留下魏延鎮守。八年後,227年諸葛亮率師北伐,漢中的實際防務的總指揮權就轉移到了諸葛亮手中。

公元234年,魏延死亡。


劉備將魏延留守漢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當時劉備手下的人才還算是很充足,如果僅論軍事水平,能夠承擔重任的也不乏其他將領。尤其是張飛,當時更受眾人的期待。

但做為主君的劉備必須從大戰略上進行全方位考慮。 《三國志·張飛傳》中記載:

劉備考慮到張飛這個人,對身居高位有才能的人很敬重,但對他的部下卻非常苛刻,經常刑罰過重,鞭撻士卒,卻又不能加以防備,還留在身邊。如果打進攻戰,這種方式可以維持,但要是做為一方重鎮的防禦主將,張飛這樣就太危險了。

而魏延的性格,與張飛恰恰相反。

魏延對他的部下很體恤,又能勇敢作戰,他自尊心很強,追求功業。從性格角度上分析,他非常適合做獨當一面的防禦型主將,而且魏延的軍事才能也具備條件。

那麼魏延採取的防禦策略是怎樣的呢?


當敵方進攻力量強大時,就堅守不出。如果敵方力量較弱,就主動出擊,打一場殲滅戰。 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策略。

有魏延的鎮守漢中,張飛等一部分將領就解放出精力來了,可以做為機動增援。

魏延鎮守漢中的具體戰略佈署是重點佈防外沿防禦陣地,利用優勢地形節節抗擊,著重於僵持與消耗敵方實力。

這個辦法很對。 因為當時蜀國的情況很不錯,兵力充足,後方的支持力量也持久堅強。選擇這樣的防禦方式一點問題都沒有。

後來,當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魏延爭權,失勢被殺。

魏延死後,蜀將吳懿、王平、胡濟等人先後鎮守漢中,他們採取的防禦策略仍然是魏延的老辦法。 在王平鎮守漢中期間,魏國的曹爽曾經率十萬兵馬來攻,但在王平的嚴防死守之下,曹爽無功而返。

王平身經百戰,又對軍事地理一向瞭如指掌,而曹爽的軍事水平很差,王平取得勝利也理所當然。

蜀漢後期,曹魏發動全面滅蜀之戰,姜維放棄了這種防禦戰略方式,“斂兵聚谷”漢中淪陷。

姜維的戰略是錯誤的嗎? 也不是,是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巨大。

說實在的,由於蜀漢後期朝中表面平靜,但內部爭權暗鬥,姜維實際上從來就沒有得到蜀漢朝廷的真正支持,而總是被掣肘。

以往曹魏的進攻,是以漢中為目標,一個主攻方向,兵力也不敷分配,魏延以往的戰略對策是完全可以應付的。 而諸葛亮北伐期間,在漢中修築了兩座城池漢城和樂陵,互為犄角,相互增援,且能對前沿外圍防禦陣地提供有力支持。在這樣的支持下,就能夠利用外沿防禦將魏軍擋在外線。

但姜維面對的形勢與以往大不相同。這次曹魏是以滅蜀為主要戰略目標,兵分多路,各有指揮水平很高的主將。而姜維的兵力不足,捉襟見肘,又缺少獨當一面的重將,再要採取以往的方式,必然會被敵人各個擊破。

連年北伐,勝勝敗敗,除了兵力損失很大,能征慣戰的將領也逐步凋零。姜維自己都受到猜忌和打壓,他手頭能拿打出來的牌實在太少了。如果依舊像之前那樣,將兵力分散到各個據點,防禦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容易出現疏漏。而將他們改為靈活的機動部隊,配合漢城、樂城滅敵,反而更加穩妥。 取消這些外圍據點,堅守漢、樂二城,就能夠集中一部分兵力,誘敵深入,拉長敵方的後勤補給線,堅壁清野,針對敵方補給線暴露出來的破綻,進行打擊。 甚至可以出動奇兵,封鎖其退路,組織殲滅。



這個戰略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最終失敗了。責任卻不在姜維。

鍾會率十三萬大軍進入漢中,樂漢二城都成功守住,鍾會只能留下一部分兵力監視圍困,率主力繞過,攻打陽安關。

但陽安關出了叛徒――蔣舒。這個傢伙出賣了國家,導致主將傅僉壯烈戰死,陽安關失守。 姜維的戰略計劃被完全打亂,漢中淪陷。

再嚴密高超的戰略,也擋不住叛變和出賣。姜維的失敗,即非戰之罪,也非計謀之拙劣。

魏延堅守漢中之時,曾說過一句話:

敵方偏將率十萬軍前來,魏延要“吞之”,怎麼“吞之”? 僅僅靠著外線防禦,能“吞之”嗎?

當然不行,魏延也依然會採取誘敵深入,掐斷後路,關門打狗的戰術。

魏延和姜維都是蜀漢優秀的將領,都膽大心細,善於把握時機,險中取勝,都能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而選擇不同的戰略戰術。所以不能片面地以結果而論高低。



危急關頭,姜維面對魏國大軍的重重阻攔,依然能率兵巧渡陰平,回到劍閣。把鍾會摁得寸步難進。

甚至劉禪降魏後,姜維還能籌劃翻盤,差點就得手了。計劃雖未能實現,但卻一箭雙鵰,幹掉了兩個強敵――鍾會和鄧艾。能為國家盡忠竭智到最後一息,姜維的智計、膽氣、謀略和忠誠,比魏延毫不遜色。


饞嘴肥貓鏟史官


從漢中之戰結束到魏延死去,名義上,魏延在漢中總共十五年,但實際上他自己鎮守漢中只有八年。因為從公元227年之後,漢中作為北伐的前進基地,始終是由諸葛亮自己控制的,魏延只是執行而已。

那麼,為什麼漢中之戰到諸葛亮出兵北伐這八年裡,魏延也能過獨立完成鎮守漢中的任務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漢中之戰結束後,曹操的重點就轉移到南邊去了,在關中地區是採取防禦態勢,蜀漢也並未把這裡當成主攻方向。

漢中之戰結束後,蜀漢和曹魏保持接觸的邊境,除了漢中,還有荊州。而這時候關羽正在北伐,所以荊州就成了主戰場。劉備讓魏延鎮守漢中,劉封去鎮守上庸,這都是防禦態勢,並沒有將這裡當做主要的進攻方向。劉備的意圖仍然是從荊州方向尋求突破。

關羽在荊州覆敗之後,曹丕和劉備的焦點也仍然在荊州方向。劉備率軍出川,想奪回荊州,孫權派兵西進進行防禦,曹丕也率大軍南下屯駐宛城,觀望成敗。也就是說,這時候魏蜀吳三方的焦點都在荊州,漢中仍然是西線無戰事的狀態,只要不主動進攻就可以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掌蜀漢,仍然是修內政為主,隨後是出征南中,穩定後方,為北伐做準備。而曹丕在此期間,也發動了兩次對孫吳的大規模戰爭,第一次是在夷陵之戰後,同時在荊州方向和江淮方向發動,第二次是主要在江淮方向,西線仍然無戰事。

實際上,不僅西線無戰事,蜀漢和曹魏、孫吳之間,在這段時間也是比較平靜的,沒有發生衝突。曹魏和孫吳的戰爭是這段時間的鬥爭主線,曹魏的主戰場也都在南線。在西線,只有曹真主持恢復了河西走廊地區,重新打通了與西域的聯繫,並沒有主動進攻蜀漢。

一直到公元227年諸葛亮出兵北伐之前,漢中始終是比較平靜的,蜀漢不主動進攻,曹魏也沒有主動進攻,各守疆界,互不侵犯,各自忙活各自的事。從蜀漢的角度看,是因為這段時間在忙其他的,從曹魏的角度看,則是因為曹魏的判斷是,劉關張已死,蜀漢不足為慮,所以主要進攻孫吳。

也就是說,漢中的防禦體系是劉備在漢中之戰後留下的,魏延只需要蕭規曹隨就行,不胡亂變動,不主動進攻曹魏,漢中其實就沒有多大危險,防線是不是可靠,也沒有經歷特別大的考驗。到諸葛亮開始北伐後,就完全是諸葛亮全權負責了,而且是蜀漢進攻為主,曹魏放手為主,漢中防線同樣沒有經受特別嚴重的考驗。

從劉備死後開始算起,漢中防禦體系真正經受比較嚴重的考驗,實際上就是在曹爽掌權時,與夏侯玄一起發動的對蜀漢的進攻那次。當時的蜀漢漢中戰區最高負責人是王平,王平列險據守,曹爽與夏侯玄本來就沒什麼軍事經驗,也沒辦法突破,最後是糧儘自退,王平從後掩殺,算是以此比較成功的防守反擊。也沒魏延什麼事。

姜維執掌蜀漢兵權,尤其是全面負責對曹魏的作戰之後,一開始也沒有完全控制漢中,漢中始終是獨立的軍區,由蜀漢朝廷直接派資歷比較老的將領負責,姜維並沒有能力插手。等到姜維能插手的時候,已經是蜀漢快要滅亡的時候了。

姜維調整漢中防禦體系的理由是,雖然漢中的防禦體系確實比較穩固,但是隻是被動防禦,防禦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漏洞,但問題也很明顯,就是因為是被動防禦,沒有集結比較強大的野戰兵團,所以反擊能力不足,敵人來去比較自由,無法給敵人造成重大損失。

因此,姜維對漢中的防禦體系進行重新規劃,改變了原來的整體防守體系,變成了重點防禦,同時形成相對比較強大的野戰兵團,希望能夠在曹魏進攻時,對對方形成比較大的殺傷,進而提高蜀漢的反擊能力,能夠尾隨撤退的曹魏軍隊直接進入關中地區,突破曹魏關中的防禦體系。

當然,這只是姜維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確實也說得過去。但其實姜維在這個裡有背後的真實原因是,經過長期的主動進攻作戰,蜀漢的兵力消耗比較大,野戰兵團規模下降了,戰鬥力也隨之下降,所以需要從其它戰區抽調軍隊,來補充野戰兵團,繼續隨他在隴西作戰。

從結果來說,雖然在曹魏發大軍伐蜀的時候,關中防線被鍾會突破,也並不完全是因為姜維的防禦方案出了問題,而是因為漢中守將中有人投降了。之後,曹魏迅速擺脫魏軍的牽制,和前來救援的蜀漢軍隊匯合,在劍閣一帶形成對峙局面。如果不是鄧艾偷渡陰平成功,鍾會恐怕也得糧盡而退,姜維也有機會重新奪回漢中。


蕭武


首先,從古到今沒有一條所謂的防線是固若金湯的!這從近代戰爭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馬其諾防線”、“斯大林防線”......號稱“不會被攻破的防線”最終的下場都是被突破掉。但凡是人造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漏洞。

話扯遠了,咱們說說三國時期蜀漢的漢中防線,為什麼在魏延把守的時候整條防線牢不可破,偏偏到了姜維,卻僅僅一個月時間就丟掉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魏延採取的是層層防守守防禦體系。在諸葛星隕,魏延被陣斬後,大將王平與吳懿鎮守漢中,還延續著魏延時的防守策略“錯守諸圍”。

此時曹魏大將曹爽趁蜀中無人,想入侵蜀漢,並選擇儻駱道進攻漢中。而此時漢中鎮守大將乃是鎮北大將軍王平。王平在興勢山設防,派護軍將軍劉敏在山中安營,並多旗幟百餘里以亂魏軍。與此同時,王平親率主力在後,以防魏軍經興勢山東側的黃金谷分兵來襲。如此佈置後,魏軍在興勢山的攻勢受阻。時日一久加上補給線過長,魏軍拉輜重的牲畜幾乎全部死亡,導至最後補給耗盡。而蜀漢大將軍費禕從成都率援軍趕赴漢中。二軍聯合對魏軍展開了反攻。此戰影響頗深,不僅將曹魏想要統一的夢想推遲了幾十年,更是讓蜀漢政權延續了將近20年的時間。

姜維時期,此時的漢中都督是胡濟。公元256年春,姜維北伐曹魏,與胡濟約好在上邽匯合,。但沒有想到胡濟卻沒有按時率軍赴約。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導至姜維在附近段谷被魏將鄧艾大敗,蜀軍損失慘重。

也正是因為段谷之敗,這才導致了姜維開始反思,幾日後姜維上書後主:“漢中現在外圍設置很多據點,雖能禦敵,但只是堅守,不能殲滅。如果我們把敵人放到漢中平原,依靠漢城、樂城堅守,再把陽安關關住,敵人攻關不克,糧草跟不上,必然要退軍,這時候我們派機動兵力,可以一舉消滅敵人。”這套防禦體系在歷史上被稱做“斂兵聚谷”,總的意思就是“誘敵深入,甕中捉鱉”。

為什麼姜維要將“錯守諸圍”的防禦策略更換呢?這是因為此時的蜀國已經不是以前的蜀國了。換句話說,現在蜀國無論是兵力、還是糧餉都捉襯見禁。

如果現在還像以前那樣防守,敵人也進攻,蜀漢白白放置重兵幹看著也沒有辦法,白白浪費軍力、財力。

與其這樣,不如將外圍重兵撤掉,如果魏軍進攻,蜀軍只須把守住漢城、樂城,順帶把陽安關把守住,姜維再趁機率主力一舉殲滅魏軍。

姜維的這套戰略構想,是得到朝廷的認可的,於是漢中防線就從“錯守諸圍”變更成了“斂兵聚谷”,從“依靠外圍拒敵於國門之外”到“誘敵深入甕中捉鱉”。

如果想要施行“斂兵聚谷”的戰略設想,首先得滿足幾個條件:漢城樂城必須頂住,不然無法給魏軍一個持續的消耗;第二,陽安關必須守住,不然魏軍就會趁虛入川;第三,必須要有一支足夠數量的機動部隊,以滿足最後反攻之用。如果滿足前兩個條件,西川無憂,如果三條都滿足,可全殲魏軍!


只可惜設想都是美好的,但是歷史卻是無情的。在魏國大將鍾會伐蜀的時候,雖然漢、樂二城在蔣斌、王含的指揮下,撐住了鍾會的進攻,但是陽安關的守將傅僉和蔣舒卻出了問題 ,蔣舒率蜀軍投降,而守將傅僉誓死不降,最終戰死沙場。

而陽安關丟失,防線就撤底崩潰了徹底崩潰了。我們想一下,如果蔣舒不投敵,堅守陽安關等待廖化援軍,再加上此時漢城、樂城、黃金等據點都未失守,那鍾會的下場也可能是被蜀軍死死堵在漢中盆地。勝負尚未兩說。

在當時,鍾會被姜維死死阻擋在劍閣關前,已漸生退意了。只是沒想到鄧艾卻趁機偷渡陰平成功,導致魏兵到達成都城下,從此蜀漢滅亡。


歷史也真的有趣。即使構思再美妙,也總是被一兩個人完全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假如.假如?假如蜀漢滅了曹魏,最終一終河山,那麼歷史還是像現在一樣嗎?也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無限遐想的可能罷了!


恆實說


1.魏延與姜維的個人能力肯定是有差別的。

姜維由母親撫養長大,平生酷愛儒學大師鄭玄的學說,也正因如此得到了諸葛亮的垂青,能文能武,堪稱儒將。

魏延則不同,魏延因為數有戰功,被劉備多次提拔,拜鎮北將軍,披荊斬棘才有蜀國後期第一大將的稱號。

一個是通過文武渠道都能升官,一個要靠流血拼命,無疑後者的作戰能力更強一些。

2.兩者所處時間差異。

魏延參與了諸葛亮的六出祁山,以守待攻,諸葛亮敢於作戰,說明當時的蜀國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而到了姜維時期人口大量流失,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姜維守不住漢中,也是情有可原。




心晴de花園



慕容振北


為了傷其根本,姜維大膽採取關門打狗法,奈何識人不淑,被叛變功虧一簣


內心強大無畏天下


不是殺了魏延麼?還有什麼防線呀?


修山書院


是因為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