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克鲁格元帅为何处处阻挠古德里安?两人有何矛盾,为何闹到了要决斗的地步?

历史学斋


古德里安在德军将领中有好斗的公牛之称,性格直率、脾气暴躁,他秉承普鲁士的传统“即使面对君王,也应直言不讳。”与任何上级包括德军总司令弗里奇、布劳希奇、总参谋长哈尔德都发生过激烈争论争吵,惶论克卢格了。



克卢格在德军将领中属老派军人,对新崛起的装甲兵一派天然有抵触情绪。波兰战役,古德里安的第19军配属克卢格的第4集团军,就快速进军的问题,两者发生过冲突。克卢格个性强硬,想必两者间的争论是火星撞地球。

巴巴罗萨行动间,古德里安在明斯克合围,冲向第聂伯河的进军中多次违背克卢格的命令。尤其第聂伯河前,克卢格再三告诫渡河的危险性,而古德里安阳奉阴违顺利突破苏军防御渡河,这让克卢格这个上级很失尊严和脸面。



41年12月24日,克卢格严厉斥责古德里安提前24小时下命令撤出切尔尼,古德里安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十分愤怒,立即反驳了他对我不公正的指责。”

25日又因向祖沙河—奥卡河的撤退,古德里安与克鲁格激烈争吵。克卢格当夜以古德里安未得到批准即擅自撤退为由,向希特勒电报要求撤销古德里安职务。古德里安最终被免职,转入预备役。

1943年5月3日慕尼黑军事会议,克卢格向古德里安提出个人决斗,要希特勒做见证人。希特勒阻止了这种行为的发生。

古德里安的装甲战思想,德军大部分将领是不认同的,相处还算融洽。与克卢格闹到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双方的火爆性格决定。


历史扒粪机


古德里安与克鲁格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二战爆发前,而两人矛盾的根源在于军事思想上的冲突。克鲁格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传统陆军的代表人物,其保守传统的作战思想自然会与古德里安的作战思想产生冲突。在在克鲁格的观念中,骑兵和步兵才是陆军中的主力,这使得他对古德里安的装甲作战思想打心底里反感。在古德里安大力发展装甲部队时,克鲁格就对此极力阻挠,两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在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人多次爆发激烈的冲突,发展到最后两人甚至要通过决斗来一决雌雄。



在“黄色方案”汇报会上,古德里安和克鲁格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摩擦。在会议上,克鲁格公开质疑方案的可行性,认为古德里安根本不可能到达马斯河,而这场战役的关键就在于古德里安能否突破马斯河并建立桥头堡。古德里安的性格本来就很直接,他听到克鲁格的质疑,直接回怼“最起码我的任务不会要你来代劳”。尽管古德里安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两人的矛盾却没有因此化解,反而有有所加深。



苏德大战爆发后,古德里安被任命为第二装甲集群司令,与第三装甲集群一道同归第四集团军节制,然而造化弄人,克鲁格被任命为第四集团军司令,成了古德里安的顶头上司。在苏联广袤的土地上,古德里安率领他的装甲集群不顾一切地向“飞驰”,从苏德边境一直突进到斯摩棱斯克。在这期间,克鲁格数次命令古德里安停止向前,原地等待滞后的步兵。古德里安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克鲁格根本不懂坦克战术,为此直肠子的古德里安经常与克鲁格发生争吵,两人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



“台风计划”失败后,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被免职,而克鲁格接任了司令一职。此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已经升级为第二装甲集团军,他也成了新集团军的司令,但是随着克鲁格的晋升,古德里安再一次成了克鲁格的下属。进攻莫斯科失败后,希特勒严令德军不准后退,而古德里安认为撤退才是最佳的选择。克鲁格上任后,坚决执行了希特勒的命令,于是两人的意见再次相左。在这一背景下,一场突发事件让两人的矛盾瞬间激化。12月底,第二装甲集团军下属第10摩托化师遭到苏军围攻,不得已放弃原有阵地向后突围。针对这一事件,克鲁格坚持认为是古德里安向第10师下达的撤退命令,于是克鲁格罢免了古德里安的职务,为此两人在电话中也大吵了一架。



此事过后,克鲁格与古德里安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古德里安对克鲁格更是嗤之以鼻。1943年,在堡垒行动作战会议上,古德里安与克鲁格再次相见,这一次两人不但没有握手言和,反而闹到了要决斗的地步。身为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反对曼施坦因的堡垒计划,而克鲁格则是这一计划的坚定支持者,于是两人再次发生激烈的争论,到最后这场争论演变成了个人恩怨,气急败坏的克鲁格要求与古德里安通过决斗来分输赢。在希特勒的阻止下这场闹剧并没有发生,但两人直到去世也未能握手言和!



我是优质军事答主战情解码,欢迎关注留言!

战情解码


从古德里安创建装甲军到后来的战场,和他意见相左的高级军官差不多近7成,包括老上司克鲁格元帅、隆美尔元帅,曼施坦因元帅,甚至包括希特勒。尤其从占领法国以后,古德里安与希特勒的矛盾似乎尖锐起来,直到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两人因战略冲突直接爆发了大争吵。希特勒的元帅共27名,全部都是一战的老人,这些人打了一辈子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战场。这27名元帅中有十二名拥有贵族的头衔,十七名参谋学校毕业。克鲁格的父亲是一名有着贵族身份的陆军中将,虎父无犬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是上尉的克卢格随第21军参战,因作战有功而获双剑霍亨索伦皇家勋章。1921年晋升少校,1927年晋升中校,1933年晋升少将,1934年晋升中将,先后任第6师师长和第6军军长,后兼任驻蒙斯特的第6军区司令。1936年晋升炮兵将军,1938年任新编第6集团军总司令


对波兰的战争开始,克鲁格指挥的第4集团军(由6集团军整编而成)于1939年9月1日从东波美尔的各集结地发起攻击,与配属的古德里安装甲军一同突过走廊地带而切断了波兰部队的退路并重创波军。26日后,对波兰的闪击战至此结束,克鲁格因战果辉煌晋升为一级上将。二战由德军闪击波兰开始,克鲁格的第四集团军打了头阵,旗开得胜顺利完成任务,此战可以说小试牛刀。

棋逢对手——法军戴高乐将军别来无恙。该来的还是会来,法军戴高乐将军组建的坦克师与德军克卢格第四集团军的坦克师激战了三天,终于被有轰炸机群掩护的德军击败,被迫经拉昂向南退却。英军部队对阿拉斯两侧的德军实施了强有力的反冲击,均被克鲁格打退。并使比利时投降。1940年7月19日,克鲁格被晋升为德国元帅。

进攻苏联,初入苏联,德军战果辉煌。但苏联那种疯狂的反突击也使德军伤亡惨重,在此期间,克鲁格和古德里安经常因为进攻速度的快慢而争吵,克鲁格要求稳重一点,尽量形成一条完整的战线,但古德里安却要求尽快的推进,还说克鲁格是个老顽固,根本不懂坦克战术,为此,两人关系不断恶化。当时,严冬的莫斯科已经让人员的非战斗损伤直线上升,因而古德里安建议部队后撤等度过冬季之后再进行反攻。但克鲁格的却更希望遵守希特勒的意见,即使抗命将军队后撤了一百五十公里,但总体上还是遵循希特勒的固守计划。此事件导致古德里安愤然离职,也导致了德军防线被直接打穿,对于德国来说,这两点对战争而言都是致命的。

古德里安从未担任过元帅级的职务。他担任过最高的职位是陆军代参谋总长,不过他到任时,这个职位几乎已失去全部的指挥权及大部分的威望了。他的三位前任事实上比他升元帅的可能性还高〔陆军前三任参谋总长分别是:柏克、郝德尔,及柴茨勒〕,因为他们至少还是真除的参谋总长,但是这三人也未升元帅。在二战中随着德国战果的顺利扩大,纳粹高级将领中许多人都膨胀了都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古德里安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期随着战争的节节失利,古德里安选择“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作为克鲁格的部下,不光不听克鲁格的,连希特勒的话也不听。古德里安提出,现任德军总参谋部的人员都已经久离战场,对前线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不能很好的制定作战计划。应该由前线的指挥员替换参谋部人员,让参谋部人员到前线经受战火的锻炼。这一说法,惹火了参谋部的哪些元老,纷纷在希特勒面前排挤古德里安,认为古德里安在为莫斯科战役的失败寻找借口。希特勒一气之下将古德里安驱逐出现役队伍,编为预备役在二战中。后来又被希特勒重新重用,但是依旧和希特勒不对付,甚至在争吵中再次被撸去总参谋长的职务。所以古德里安被解职与克鲁格关系不是很大,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世界近现代史学


克鲁格元帅和古德里安大将最根本的矛盾在于作战理念上的不同,古德里安是新型的装甲战术的倡导者,而克鲁格则仍旧坚持传统步兵战略战术,尽管在西线战役中克鲁格认识到了装甲战术的威力,但是他显然无法做到古德里安那样透彻,两人截然不同的作战思想和同样刚强的性格必然会导致军事指挥上的矛盾,而且两人还是上下级关系,古德里安接受克鲁格的领导,产生冲突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



在苏德战争初期,古德里安是第2装甲集群司令,克鲁格是第4集团军司令,是古德里安的上级,古德里安经常不顾克鲁格的命令向装甲集群下达他认为是正确的命令,不管命令到底谁对谁错,在克鲁格的眼里古德里安是一个不服从命令的部下,对古德里安的印象非常不好。而古德里安也不喜欢这个上级,认为他对装甲部队的作战一窍不通。直到此时,两人虽然互相看不惯对方,但远谈不上仇恨,在面上还是说得过去的。

两人矛盾的加剧是在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战役期间,当时克鲁格已经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矛盾的缘由是第10摩托化师在苏军的反攻下不得不放弃切尔尼进行局部的撤退,此前希特勒亲自下达了原地坚守的命令,克鲁格认为是古德里安提前下令让部队撤退的,遭受进攻只不过是个借口,古德里安则据理力争,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克鲁格向元首报告了此事并请求解除古德里安的职务,最终古德里安被解除了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古德里安在这件事上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鲁格的错误的主观判断所致,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至于决斗的事情,已经是1943年的事了,当时古德里安被希特勒再次启用,任命为装甲兵总监,两人在谈论“堡垒计划”的军事会议上相遇,两人彼此都对对方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克鲁格请古德里安到一间房子里进行了谈话,显然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克鲁格指责古德里安的态度,而克鲁格也没有对1941年12月的事件向古德里安表示歉意,两人再次不欢而散。

没过几天,克鲁格就向希特勒写了封信,要求与古德里安进行决斗,请求希特勒作为中间人。希特勒是不允许将军们之间进行决斗的,他希望这件事可以大事化了,最终劝说古德里安给克鲁格写封信,以缓和两人的关系,这才作罢。


战略论


俩人同朝为官,均糸第三帝国优秀将领,同受普鲁士军人传统的熏陶,但为人,性格,军事指挥艺术及风格大相径庭。

克鲁格严格遵守军人传统,忠于职守,无条件服从指挥和安排,深喑军事,足智多谋,冷静沉着,擅长排兵布阵,攻防皆骁。习惯于下级服从上级。在东线,多次与古德里安发生争吵,因为古不服从指挥听命令。在西线,他仼总司令时,同"B"集团军群司令官隆美尔见面的首次训斥是:"你要习惯于遵守命令 !"

克鲁格缺乏政治头脑,是典型的普鲁士军人,因绝对服从让他名声大振,又因绝对服从,让西线徳军一败再败,再后来,"7•20事件"迫使这位名声显赫的陆军元帅自杀身亡。

与克鲁克迥然不同的是: 克传统军事观念根深蒂固,古德里安善于改革与创新。在二战前和二战初期,他一直潜心研究并实践装甲理论。他善于用兵,经常把装甲部队集中使用,用在主要突破方向。他擅长进攻,特别善于机动装甲兵力,对敌人后方实施大纵深的深远突击。即使在任装甲兵总监和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依然为德国加快研究和生产新型坦克不懈努力。在大本营,他与元首也发生多次争吵,虽被解职,但作为军人,他做到了尽职尽力。在"7•20事件"中,他强烈谴责密谋集团的剌杀活动,这可能是他装甲兵上将一生污点。


枫丹白露211735932


苏德战争时期这两个人就因为进攻速度问题而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古德里安主张快速推进,克鲁格主张稳步推进。在莫斯科战役中,古德里安主张后撤,克鲁格主张听从元首的命令固守。古德里安在莫斯科战役以后就被希特勒撤职了,1943年希特勒才重新起用古德里安,但是古德里安始终没能当上元帅。军事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