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本文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文 | 江徐


作家木心的一句话: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庸庸俗众,劳碌一生,始终无法活出他那份真实,那份洒落,那份宁静致远与闲适恬淡。

陶渊明,当他借助作诗、饮酒与思索,寻找到真实的自己后,勇于选择并且坚守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借此度过余生。

1.家道渊厚,从小是个书虫

陶渊明家道渊厚。

东晋末年,陶渊明出生于庐山脚下一个将门之家。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鼎鼎有名的开国将领。“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这是陶渊明对曾祖父的敬仰。

外祖父孟嘉,也是当时名士。他温文尔雅,淡泊明志,获得宣武皇帝恒温等人的器重。

后来虽然家道中落,生活陷入贫寒,陶渊明血液还是延袭了先人积极用世、报效国君的志向。

因此,陶渊明曾经是一个血气方刚、挥斥方遒的少年。他在那时候的诗里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每一个男孩,都怀有英雄梦。衣袂飘飘,驰马试剑。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他身上又脱不了与生俱来的书生气。陶渊明在自传文中这样写:“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十足的书虫。

在他看来,五六月间,一个人安静地躺在北窗下,翻翻书,睡睡觉,树影婆娑,温风似酒。这种日子,好比上古帝王那样自在潇洒呢。

似乎命中注定,陶渊明是儒与道的并蒂莲,仕与隐的矛盾体

2.真正的辞职,是辞掉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20岁开始,陶渊明步入社会,也踏上了仕途。

作为仕途菜鸟,陶渊明做过一些很小的官职,小到难以考据,今人只能从他的诗文里了解大概:“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为了自己吃饭,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背井离乡,舟车劳顿,东奔西走,去到不同的单位,做着不同的工作。

生活中,只因性情有别,有些人,在职场或者官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管是朝九晚五还是加班加点,都能够游刃有余,堪称为现代白骨精。

有些人,并非不努力,也不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规章制度的桎梏与别人的管束总是让他感到压抑。要么,留下来一边干活一边在内心煎熬;要么,辞职走人,图个一时痛快,然后陷入下一轮回。

陶渊明应该后者。

他的前半生,不断寻找新工作,又不断辞职。从本质上说,他辞掉的不是官职,而是一种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受人钳制、尔虞我诈、互相欺压,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坦诚相交。

关于陶渊明的辞职,作家费勇说:真正的辞职,是辞掉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3. 当官不能自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29岁那年,陶渊明做上了江州祭酒。

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官职。

江州,即陶渊明的老家江西九江。祭酒,相当于九江刺史的助理,负责协调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工作。

魏晋文人有风骨,当官的也不乏真正的风雅之气。书圣王羲之曾在江州担任刺史,后来,这个位置轮到他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仰慕陶渊明才名,邀请他做自己的祭酒。按理说,大家都算不流于俗的文人墨客,意气相投,共事起来相对轻松。

但是这份不错的差事,陶渊明做了一年都不到,就请辞了。理由是:“不堪关吏职”。老子做的不开心,回家!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江湖上更是鱼龙混杂。遇到与自己性情相违的“不堪”,有人忍气吞声,有人麻木不仁,为了获得一份报酬,就算不开心,也会苟且下去。

陶渊明不愿忍。既然一份工作让自己感到不开心,既然一种生活方式无法获得自由和快乐,为何还要继续?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本来纯粹为了生存,才扔下农具去当官。现在到了而立之年,在官场里混得别别扭扭,不如趁早离开。

当官不能自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是陶渊明的生活观。

4.认清自我,选择符合本性的生活方式

从王凝之那里裸辞后,陶渊明没有急于找下家。

有人邀请他去做主簿,鉴于对人事环境或者其它因素的考量,他谢绝了。

不用上班,不进衙门,在家晴耕雨读,弹琴饮酒,通过种地养活自己和家人,形同一只闲云野鹤。

东晋末年,权争剧烈,在风云际会间,陶渊明频繁跳槽,数度辞职。

公元400年,36岁的陶渊明重新踏上仕途。首先是进入桓玄幕府,担任幕僚。一年后,桓玄篡位,自立为王。陶渊明母亲恰在这时去世,他便辞职回家,为母守孝。

公元404年,刘裕平定桓玄的篡位,恢复东晋政权。40岁的陶渊明再次出仕,担任刘裕参军。上任途中,他心有所念,写了一首诗作,其中有这样两句:“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刚刚离开家乡,便已思念田园。没多久,又辞了。

之后,陶渊明进入右军将军刘敬宣的幕府。上任途中,他在诗作中写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果不其然,很快又辞了。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陶渊明的辞职,不是逃避,也并非对工作本身的不满,而是对斡旋于官场这种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克服的抗拒。

从小接受的儒家思想让他想入世求仕,往日熏染的道家文化让他想出世归隐。于是,在仕与隐之间,他左右摇摆。

生活方式千姿百态,没有对错之分。认清自我,选择符合本性的生活方式,随心而活,这并非易事。

5.人生苦短,别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人事上

公元405年,41岁的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担任的是彭泽县令。

有一天,上面派了一位督邮过来督察。这位督邮狐假虎威,到了当地官舍,他就让差吏叫来县令向自己汇报工作。

陶渊明本就不喜趋炎附势,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只能勉为其难去见一面。善意的差吏提醒他,参见督邮时必须穿上官服,束上官带,否则失了体统,督邮会找茬。

听罢此话,陶渊明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然后归还官印,飒然辞职。

彭泽县令这一官职,前后担任了八十来天。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是触发陶渊明辞职归隐的最后一根稻草。自从二十岁步入仕途,每一次尝试,他都深感违心,于是一再辞职。生存的压迫,内心留存的“大济于苍生”的志向,又让他再次去当官。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对于官场,他终于厌倦而下定决心,彻彻底底地离开仕途。

人生苦短,光阴有限,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人与事上,想了又想,实在太可惜。

因为辞职随顺了心愿,陶渊明写下历史上最有名的辞职信《归去来兮辞》。“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当初为了吃饭才去当官,因为被别人所役,身心俱苦。

人活一世,违背本性,才是最大的不值。

陶渊明的辞官,不是为了归隐而归隐,而是舍弃不喜欢的是非之地,重择符合本性的生活方式。

6.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我与我周璇久,宁作我!

正如东晋名士殷浩这句话,辞职之后的陶渊明,终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开始做回真实的自己——

敛策归田,回到老家,做一个农民,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空闲时喝喝酒,有时独酌,有时与朋友对饮,兴致来了,抚一首琴曲。

日子虽然艰苦,因为身心自由,酒意微醺下,陶渊明写出著名的《饮酒》组诗、一系列田园诗,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这首《归园田居》,既有诗人对前尘往事的憾然回望,也有对田园生活的欣然处之。

堂前桃李春风,院后杨柳依依。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鸡栖于埘。庭院干净,居室舒适。从诗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重返自然回归本性的陶渊明,心境旷达而悠远。

他的归隐属于双重,不仅在现实中归园田居,还借助文字,构建出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陶渊明也曾挣扎过,委屈求全过,最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并且为之坚守,活出真实的自己。

在瓦尔登湖独居二年的梭罗,写过一句话:

做自己,就是离开压制自己自由和尊严的体制,找到适合的生活方式,自食其力地生活。

说的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陶渊明?

一个人,面对世俗纷扰与欲望诱惑,不随波逐流,亦不违背本性,而是听从内心召唤,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爱做的事,交配交的人。

那么,不管贫富贵贱,此生都无恨。

人生旅途中,认识自己,不忘初心,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中有勇气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真实而活。

如此,你的人生将是一句陶渊明。

陶渊明:人生苦短,请活成自己!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