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后主刘禅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吗?你怎么看?

小兴安岭东麓


诸葛亮和刘禅,是一对欢喜冤家。

诸葛亮是刘备的股肱之臣,至死不渝的都在秉承刘备遗愿,以北伐中原为、统一天下为己任,孜孜不倦。其实早已功高震主,明面上也是一直在以刘备遗愿继承和完成者自居,从不曾考虑刘禅的愿望。如前后出师表等。

刘禅,相信内心早想赶紧亲政,只是被管的太严,实在没有机会罢啦,政权在丞相府,军权在丞相府。刘禅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了,也是一句先帝…,就给驳回去了。

诸葛亮害怕被清算,刘禅害怕被篡位。诸葛亮害怕清算的太快,刘禅害怕篡位的太快。被清算必然有由头,这由头足够夷三族。被篡位则篡位者理由不硬气,不硬气则会赶尽杀绝。

这就是两头害怕,微妙的平衡。

等诸葛亮死了,大家都有了台阶下,刘禅已没有班底突然接手管理国家,还要用丞相府的班底,也就没有必要对诸葛亮赶尽杀绝。


阿恒174541925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意思,双方为了并不真正存在的威胁而有所矛盾与纠结。由此可见,这条歇后语,完全不适用于诸葛亮与刘禅身上。



一、诸葛亮与刘禅,不存在互怕

诸葛亮连刘备都没怕过,岂能怕小他二十六岁的娃娃刘禅!诸葛亮为人处世,带兵打仗都太正!这或许也是刘备千挑万选,三顾茅庐,相邀的緣由!诸葛亮的正人君子风范,体现在托孤上,可谓千古绝唱,一万个让人放心!但是在事业开拓上,却显得保守有余,进攻不足!诸葛亮打战很少使用阴招损招,不搞谍战(只有一次采用马谡的离间计,将司马懿贬回草民),犹如自毁武功,违背“兵不厌诈”古训。这也造成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虽无败绩,难有胜算。对敌作战,诸葛亮都如此光明正大地干,对待内部问题,他更无“偷梁换柱”的野心了!

刘禅更不会怀疑诸葛亮谋反,因为要谋反,那是分分钟钟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更是看透诸葛亮的愚忠,更不担心这样清高的君子,会玩出颠覆主公的勾当!诸葛亮越是君臣礼数周到,刘禅越是毫无后顾之忧,甚至耍小皇帝性子,任意干扰诸葛亮的军务大事,不时刷刷帝王的存在感!



二、诸葛亮明知自己不是枭雄,所以绝无僭越之念

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个人才!论计谋,不逊于曹操的五大谋主和孙权的二张和周瑜;论内政能力,诸葛亮不差于荀彧;论军事能力,曹操与司马懿,虽兵多将广,又奈诸葛亮于何!再加上诸葛亮还是个科学家,文学家。三国内外兼修集大成者,唯有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研修“帝王之术”,更多把自己定为在谋士位置上!

司马师曾言:诸葛亮算不上“命世雄杰”!当这个“命世雄杰”,需有两大条件:一是须有雄心大志;二是须有雄才大略!诸葛亮是典型的“有壮志无雄心”人物!“吞并九州,一统四海”是他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壮志,可惜他没有“化鱼为龙,冲霄凌云”的雄心!几番北伐,终因刘禅及元老们的牵制与非议,而功亏一旦,他仍然不信“攘外必先安内”!这就注定他是“壮志难酬”的苦命!

司马师知道的,聪明的诸葛亮焉能不知!诸葛亮知道自己所受的教育,注定不会自立门户当“大王”!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或许比当皇帝更为宏大,是在追求千余年来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个人修行与追求是成功了,受到后世读书人的追崇;但是蜀国的江山,却难逃土崩瓦解的宿命!



三、蜀国的命运,实际上是由领导者的教育程度决定的!

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翻看三国历史,真正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都是最高学府的“天子门生”!

洛阳太学,有四百年历史,相当于今天的北大清华,校长是皇帝!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张邈、刘璋、杨彪、夏侯渊、周瑜、荀攸、种辑等,都是该校毕业生!他们不是同学,至少是校友!汉朝七成以上高官,均来自这家“官员与名流制造学校”!说白了,这里教的就是“帝王御人学”!

可惜,诸葛亮靠的是自学;刘备再聪明,毕竟大好年少时光被卖鞋耽误了;而后主刘禅,少年成长于战乱之中,根本没有机会系统学习“帝王学”!三国鼎立,最终先从蜀国破局,看似偶然,实际上蕴含着很多必然因素!最高领导层的教育程度与专业培训,也是决定团队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



曹操的老师桥玄,力排众议,坚信小混混曹操是个人才!他通过“点招”,将不够分数线的曹操,招进洛阳太学大学部!问曹操:“想成为我这样的人吗?”十五岁的曹操点头!桥玄说:“那就请你要记住,活着一天,就该学习一天!”小混混曹操从此不见了,一个文武兼备、手不释卷的曹孟德诞生了!

不爱学习,当老大也难以成功!


云子落


很明显这个问题缺少主语,是不完整的。麻杆打狼两头害怕,意思是双方为了并不存在的威胁而感到顾忌。用汉语通用的说法来描述,应该是人用麻杆打狼,结果使人和狼都感到顾忌。而这个问题是诸葛亮和刘禅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缺少了"麻杆"这个主语,应该这样问比较合适,"是什么‘麻杆’使诸葛亮和刘禅感到两头害怕呢?"

实际上是没有存在使诸葛亮和刘禅害怕的"麻杆"的,如果硬要说有的话,应该是刘备托孤的遗言。刘备托孤时将蜀汉大权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好好辅佐刘禅,这是一个委托。而刘备要求刘禅把诸葛亮当做相父一样尊重,这是一个要求。但总的来说,是基于刘备托孤遗言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诸葛亮的责任和刘禅的依赖都是来源于刘备托孤的遗言的。

后世常常有人质疑刘备托孤的真实想法,因为刘备留下了一句模棱两可的遗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用阴谋家的话来说,刘备是抛出一个诱人的陷阱,在测试诸葛亮的忠诚。说不定屋外早已埋伏了密密麻麻的刀斧手,只等诸葛亮野心暴露,当场击杀。(场景可以考察虎啸龙吟里曹睿的托孤现场。)但历史并不是虚无主义的,我们可以从诸葛亮和刘禅的真实相处情况来判断。刘禅是真的将大权委托于诸葛亮,而诸葛亮也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不管暗地里是否有阴谋,但现实是诸葛亮和刘禅和睦相处,堪称君臣和谐的典范。

《三国志》的注解者孙盛,曾经对此有过这样的评价,"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幸亏刘禅本性淳厚,没有猜忌之心。诸葛亮忠义且威信遍布,足以抵消外界的质疑,因此没有发生上下异同内部斗争的情况。我想这应该是比较符合史实的一种说法。






三国校尉读春秋


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刘禅17岁,诸葛亮去世时刘禅28岁,也就是说正是刘禅血气方刚的时候,蜀国由诸葛亮说了算,刘禅心里不爽是肯定的。但是"麻杆打狼,两头都怕"的说法套用他们二人关系并不合适。

首先,诸葛亮主政是刘备临终托付,刘禅就算有怨言也无可奈何。

其次,诸葛亮忠诚无私是可以肯定的,刘禅不会担心诸葛亮篡位。

再则,诸葛亮了解刘禅,知道他不会生谋害之心。而且刘禅是个乐得清闲的人,他需要诸葛亮为他操心。何况,刘备临终前让刘禅把诸葛亮视同父亲对待,减小了二人发生激烈冲突的可能。


羽书迟


我认为双方互相猜忌是肯定的,这是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个帝王将相都避免不了的政治生态,作为诸葛亮这一方,他是蜀汉政权中荆州士族集团的首脑,他代表着一个团体的利益,在蜀汉政权的四大士族政治集团中(荆州之前的北方原从集团,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中的东州系,益州系),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刘备的原从集团凋零后,蜀汉政权赖以制衡益州本土士族的重要力量,是刘备留给儿子的一支可以信赖的政治力量,至少在刘备死前,他并不担心诸葛亮有篡位的可能和能力,因为在当时的天下,曹魏的帝位是“合法”的接受汉室的“禅让”而来的,刘备的帝位是“合法”的延续汉朝的法统而来的,这两个皇帝除了政治上的“合法性”,还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二者缺一不可。而这两个条件诸葛亮都不具备,如孙权这样拥有比蜀汉更强大军事实力的诸侯,就是因为没有政治上的“合法性”,所以迟迟不敢称帝,甚至要卑躬屈漆的向曹丕讨要一个王爵,以达到抬高自己身价的目的。

刘禅继位的时候,虽然只有17岁,可能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运作一台国家机器,不知道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但是他知道在这个“主少国疑”的大争之世,必须有一个能够掌握全局的人来支撑国家的局势,这个人,就是刘备为他选好的,让他“以父事之”的诸葛亮,而且,刘备为了防止诸葛亮过分专权,已经预先给刘禅设置了几道“安全屏障”,一,让李严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使得诸葛亮不能轻易染指军队,同时,李严有尚书令的身份,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国家事务的。二,以亲信魏延驻节汉中,掌握蜀汉的精锐军队,作为刘禅的亲信武力,三,安排国舅吴懿,吴班等东州系的士族在军政两方面都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一个以诸葛亮的荆州系为主,原从集团和东州系进行制衡的政治生态。如此一来,即使若干年后,原从集团和东州系斗不过诸葛亮,那时候刘禅已经逐步长大成熟,可以亲政了,只要刘禅能够亲政,诸葛亮的权力肯定会被逐步削弱,君权和相权此消彼长,最终达到政治上的平衡。

让刘备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在专权的道路上进展太快,他安排的制衡力量在政治权术上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才几年时间,就让诸葛亮夺取了蜀汉的大部分兵权,而且在政治上跟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拉开了极大的距离(丞相,录尚书事,领益州牧,领司隶校尉,假节,开府治事),成为名副其实的权臣,他以先帝“托孤”的借口,拒不还政于君,刘禅都29岁了还是“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还是“虑陛下春秋正盛,朱紫难别”,而李严居然沦为诸葛亮的粮草官,还被诸葛亮借机贬为庶民,成功打掉了这个有“托孤辅政”名义的政治对手,消灭了蜀汉政权内反对诸葛亮势力的首脑人物。应该说,这个时候,刘禅和诸葛亮双方都是彼此忌惮的,双方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的,刘禅具有合法的政治地位,是维系益州各派势力的合法政治旗帜,诸葛亮拥有除了皇帝头衔以外的一切权力,权倾朝野,福威自用,他在南征之后迫使刘禅给予了九锡中的“金斧钺一对,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虎贲六十”,活脱脱的半副銮驾,诸葛亮举着这套行头出门,那是自皇帝以下,文武百官都要跪迎的,不仅如此,诸葛亮自开始北伐后就长期驻节汉中,牢牢的控制着蜀汉的兵权,偶尔回朝,他都是带甲士百人上殿面君,真正的是威压百僚,声震幼主,其做派跟董卓,曹操毫无二致。特别是诸葛亮扳倒李严之后,声威达到了顶峰,安汉将军李邈说诸葛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恐“五大在边,非社稷之福”,其实刘禅是心知肚明的,诸葛亮顾忌刘禅的合法的政治地位,刘禅顾忌诸葛亮权力太盛,双方都心知肚明,但是诸葛亮因为北伐的屡次失败,一直都不敢“晋爵称王,加九锡”,双方虽然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但是距离公开翻脸还始终差了一步,只要诸葛亮没有迈出“晋爵称王,加九锡”这一步,双方就可以维系这个“麻杆打狼”的局面,双方当时也都没有发展到必须要动手的地步,但是,如果不是诸葛亮及时的挂掉,使这个局面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


狼的影子319


首先我们从这句“麻杆打狼,两头害怕”歇后语分析。这句歇后语讲的是用麻秸杆打狼,狼看到拿武器打它而害怕,而打狼的人同时也看到狼害怕。意思是指争斗双方都害怕对方。

那从这层意思来看,这句歇后语用在诸葛亮和刘禅身上是不合理的。首先诸葛亮和刘禅之间不存在争斗之说,尤其在刘备托孤之后,他们之间更多是类似于父与子的关系。

对于刘禅来说,诸葛亮是让他是而感到辛福时而感到痛苦的相父。但是绝对没有恨意,最多是对于诸葛亮大权握手和对他严格约束的不满。虽然感到不满,但他明白蜀国绝对不能没有相父,相父绝非二心之臣。所以不难理解,在29岁真正掌握大权后,不准为诸葛亮立庙,更多是为了一雪曾经的不满。

而刘禅对于诸葛亮这位相父更多的是爱和敬畏。刘禅不但执行了父亲的遗嘱,还加大了奖赏。封武乡侯,赋予诸葛亮最贵地位;开府治事,授予诸葛亮独立相权;领益州牧,授与诸葛亮牧民之权,这项三奖赏几乎将整个蜀国交给了诸葛亮。由此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是充分的信任和信赖。

对于诸葛亮来说,在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到这话,甚是感到诚惶诚恐,痛哭流涕回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足以表明诸葛亮会竭尽全力辅佐刘禅,绝不称帝。

而一封《出师表》,我们足以感受到诸葛亮对刘禅深切的父爱。在诸葛亮出师北征前,诸葛亮把朝廷内外,宫中府中大小事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他还鼓励刘禅要做一个好皇帝,也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衣钵,早日恢复汉室。这封出师表已经完全超出了君臣的书信,更像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里面体现的是诸葛亮作为臣子的忠心合作为相父对于孩子的爱。

刘禅当初的一句:“如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给予了诸葛亮肩上沉重的担子,有何尝不是给自己收获了一份沉重的父爱呢。诸葛亮的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表明了自己对于蜀国的忠心和对刘禅的爱。所以二者之间更多的是敬畏、包容和爱戴。


趣看古今


诸葛亮身负重任,事必躬亲。他就象是一个严厉的家长,偏偏有一个‘不成器’玩物丧志的儿子。

儿子总怪父亲太严厉,父亲总怕儿子走弯路。

“禅儿,听说你昨日又未上朝,是何缘故啊?”诸葛亮问道。

“相父,昨日我有些头疼难忍,所以未曾上朝。”刘禅低头回道。

“噢,这么说你是生病了?”诸葛亮继续追问。

“嗯。”刘禅有些心虚。

“那怎么有人说看见你在御花园泛舟游湖嬉戏整日呢?”诸葛亮将了一军道。

“呃,这个嘛……”刘禅脸红到了脖子梗,无言以对。

“先帝当年白帝托孤,言词恳切。我终日为蜀汉大业不眠不休。你怎可如此这般懈怠?昨日北方姜维报魏军来犯,望速派援军。如此这般军情紧急,你若一日不察,蜀汉一日危矣!”诸葛亮训斥道。

“这些军国大事,儿又不知如何处置方才妥当,相父自行安排皆可。”刘禅声音低的像蚊子哼哼。

“我在,自可替你安排;我若去了,谁可替你处置?”诸葛亮话锋一转道:“曹魏兵精将广,兴汉大业一日难似一日。如你再这般不上进。叫我如何能放心的下?”

“既然曹魏势大,蜀中百姓又不堪连年征战之苦。依我看,何不投了曹魏,既保蜀中百姓平安,又使将士免遭杀戮,且不两全?再说蜀汉也好,曹魏也罢,谁统一天下不是统一?这样相父也可早日卸下担子,何苦这般操劳?”刘禅抖胆说出了心里话。

“一派胡言!”诸葛亮气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一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连连挥手让刘禅滚蛋。

刘禅来到门外,对迎过来的太监道:“今个朕把相父气大了,应该不会再唤朕。前些天娴妃酿的酒差不多了吧?咱们喝酒去!”

书桌前,诸葛亮拿出毛笔奋笔疾书写了八个大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在了纸上……




难得浮生闲半日


刘禅是先帝遣子,诸葛受白帝城托孤之重,会尽心尽力,先帝也看出长子刘禅人品虽佳,才能欠缺。对诸葛亮说:“当辅则辅,不当辅则取而代之”,说明刘备对刘禅有清醒的认识。诸葛亮跪地以头杵地,磕头出血,以表衷心,沉述并无取代之意。刘备今刘禅称诸葛亮为父,要尊敬有佳。

诸葛亮对刘禅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也有见刘禅如见先帝一样的尊重。

所以说诸葛亮没必要怕不禅,但刘禅行为不端对诸葛亮有三分忌惮!


江山多此多矫


诸葛亮与刘禅之间的关系是否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呢?

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重要组成力量,尤其是在刘备去世之后,几乎掌管了所有国家事务。诚然,诸葛亮凭借其出色的才能,帮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功不可没。自然最后位居权重。而刘备在世时也似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以致后来白帝城托孤时有了允许诸葛亮自领封王的说法,看去刘备对诸葛亮是十分的看重,感情也极深。

刘备真的对诸葛亮这么好吗?真的是想把亲手打造出来的蜀汉政权交给诸葛亮吗?我看不然。首先刘备是托孤在前,允诺在后。既有试探之意,又有设坎之嫌。这样诸葛亮也就只有托孤之任,没有夺权之份。再比如刘备罚汉中时,随刘备入川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这里刘备是不是有意要分散一下诸葛亮的权,压一压诸葛亮的功那,免得功高盖主。后来进攻东吴时留守蜀中的依然是诸葛亮。所以说刘备对诸葛亮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刘备对诸葛亮如此,刘禅如何,刘备这些思想难道不会传受给儿子吗。刘禅其人性格懦弱,虽然也有一些手段,但是不强。陈寿评刘禅是:即是明君,又是昏君。任用贤相是明君,信任宦官是昏君。他一方面依靠诸葛亮治理国家政务,一方面又听信宦官所言防备诸葛亮,致使诸葛亮几次北伐失败告终,而诸葛亮也在行军作战中防备着朝中之事。

诚然,天下之事,没有绝对的信任,何况封建制度下的君与臣。以上仅为戏言,博君一笑而已。



万冬雪语


这要从两人说起,当初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一是看重他与诸葛亮多年深厚的情感和他的才华信懒,除诸葛而外没别人了。但作为皇家,刘备既信懒也有所提防,最起码有某种疑虑心理。以至他说出那些好象是试探,但又无法肯定的话。

诸葛对刘禅好比是一位忠诚的后妈后爸,还是难的。有事不得不说,不得不管。当又要恰到好处,免得为嫌疑。北伐被诏回两次,除了问明事由,即便是有多大的怨由,也只是说请罢了,除了对奸臣黄皓有所责问并提醒对禅外,也没有对刘禅怎样,也不可能怎样?

而刘禅呢,军国大事从不多过问,一切由诸葛相父操持。他对相父是尊敬的!从来也没责怪过什么。坏就坏在黄皓等奸人上和刘禅自身上。他们迊合了刘禅贪安乐,不爱朝政的心理,献媚讨好,使其丧志,最后亡国。

谢谢!

说请应为:说清。特更致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