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曹操,如果没有赤壁惨败,会不会统一中国?

用户中国布衣


个人认为:赤壁操胜他也难统一中国。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天下大乱中产生人杰过多过俊,操虽灭袁绍、袁术、吕布等但这些人不算杰岀,真正杰出的人物是孙权、刘备。既使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败覆,只要孙权刘备不死即两人班底重在,他俩就会重整旗鼓,再谋江山。(两人不是人下之辈)2、西蜀五虎、江东十杰、鲁肃、孔明等一干谋杰操难以招服,这些能者决不为操所用,操面对这些文武能人如何摆布?(操虽能兵善政,有了这些对头,要想成就帝业谈何容易)。3、其他小块诸侯及少数民族政权不服操之摆布也够他头疼的事……个人浅劣之见,供参考。


司浩中13579


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曹操去世于220年,如果曹操打赢了赤壁之战,重创刘备,孙权,还有十二年的时间,能统一天下。那么,可能吗?其实难度还是很大。当时还未臣服于曹操的诸侯不少,西北有韩遂,马超,西南有张鲁,刘璋,东北有公孙家族,南方就是孙权和刘备了,再往南就是交州士燮了。



但是,众所周知,曹操的主要对手是刘备,孙权。然而,曹操能否统一天下,并不取决于赤壁之战的胜利,而关键是胜利了,战果有多大?曹操能否扩大战果?特别是,赤壁之战后,曹魏军队能否入主夏口?曹操南下,派轻骑兵追杀刘备,把刘备赶出南郡,然后和孙刘联军会战于赤壁。一旦赤壁之战胜利了,下一步必然就是夏口了。而夏口若是丢失,就算诸葛亮和周瑜,鲁肃再牛逼,也无能为力了。因为夏口直接遏制着长江上中游的出入口,任你东吴水军再强,总是不利,何况曹操也有荆州的水军相助。更要命的是,夏口一丢,下游的江东六郡水路大开,无险可守,这更加重了“主和派”的权重,造成东吴内部统治不稳。



所以,夏口是假设曹操赤壁之战胜利,能否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其次,就是刘备和孙权假如失败了,损失有多大?孙权方面就不用说,军事上被掐住喉咙,政治上没有优势,败局已定。主要还是说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还有两万多人,以关,张,赵之勇,应该不至于全军覆没。如果赤壁失败,刘备只能退守夏口,周瑜等人也会全力协助刘备,三国鼎立还有一线生机。倘若夏口丢失了,无论刘备会不会归附孙权,最终刘备还是会选择往荆南四郡的长沙郡发展。因为,刘备阵营荆州人多,刘琦还在,待在江东做孙权小弟,刘备是这种人吗?又按照刘备投哪,那个政权就覆灭的规律,刘备也不会待在江东,等着一起灭亡。更关键,刘备,刘琦的政治优势必须在荆州才能充分发挥,也符合《隆中对》。



刘备“赤壁之败”后,必然要攻入长沙,桂阳,进而控制荆南四郡,以此为根据地,配合孙权和曹操周旋。而且,荆南四郡有个好处就是,西可以入蜀,南可以退守交,广一带。但是,荆南四郡被上面的南郡所控制,无险可守,容易陷入和曹魏的拉锯战,这是最大的劣势。所以,刘备以这些的条件,要入蜀,控制益州可行性不大,和东吴配合对抗曹操的综合实力也远远不如。因此,最终曹操还是会平定荆州和江东,大大推进时代的统一进程。不过,曹操也只能是缩短统一时间而已,毕竟时代留给曹操的时间不多了。曹操治理荆州,江东,进一步打击刘备都需要时间,十二年恐怕不够用。但是,曹丕继位后,要统一天下就变得很容易了,毕竟剩下的马超,张鲁,刘璋之流是抵挡不住曹魏大军的。

所以,假设毕竟是假设,曹操打赢了赤壁之战,也未必可以打赢夏口之战。这还只是分析外部原因,还有内部统治上的问题,比如说赤壁之战后,曹魏的邺城,许昌以及各地都出现叛乱,这些内部因素也必然会扰乱曹操的军事部署和行动,增加统一的难度和时间。


大飞熊骑士


当然会了。

曹操打败刘备,占领荆州以后,真正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两大势力。

一是西凉马超。二是江东孙权。

而孙权的地盘和军力都远远大于马超。

我们假设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

那么,刘备集团将不复存在,全军覆没。东吴的损失是周瑜等宿将,以及最精锐的3万水军。东吴老家的兵力不会超过7万人。很难与曹操十几万大军对抗。

最要命的是,曹军可以直接渡过长江,沿着长江,水陆并进,顺流而下。直攻江东。

孙权的失败是迟早的事。孙权一败,江南全境都归曹操。

剩下的马超、张鲁、刘璋,最多三年就可以全部平定。全国一统,不再是梦。



可惜,曹操在赤壁,败了。


上将嗳福斯


曹操、刘备和孙权等人的个人能力应该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都缺乏统一天下的能力,所以孙刘两人联手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而归也实属正常,就算赤壁之战曹操没有惨败而是胜了只要不是大胜瓦解对方士气也很难消灭他们统一中国。

个人认为曹操的个人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虽然突出可是也没有到远超众人的地步,不说赤壁之战就是之后曹操也始终无法将孙权奈何以至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而刘备积累了一定实力后也可以在汉中之战中再次以少胜多击败曹操,所以曹操的个人能力也就和孙权以及刘备等人在伯仲之间,事实上曹操之所以能够一统北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足够好经常捡漏,如果运气稍微不好的话早就被吕布、张绣和马超等人中的其中一人给杀了。



曹操家是靠当太监的爷爷曹腾抱养了其父曹嵩才开始发迹的,但真正奠定其雄霸北方基础了还是来源于一次捡漏当上了兖州牧,当时青州的黄巾军杀死了兖州牧刘岱,于是陈宫等人活动下曹操被私自拥立为新的兖州牧,这才让曹操有了一块可以争霸天下的根据地,接着曹操又击降了青州黄巾军择其精壮者编入部队壮大自己的实力。

然而因为曹操在兖州期间因为许多名士嘲笑他是太监的孙子而大开杀戒又让促成其当上兖州牧的陈宫大为不满,于是当曹操东征徐州的陶谦扩大地盘顺便报父仇是陈宫又迎立吕布将曹操老巢给端了,如果不是荀彧和程昱等人替他保住了鄄城、范城和东阿这三座仅有的城池曹操根本就翻不了身。

更加幸运的是曹操被吕布击败两人相遇后吕布竟没有认出曹操还敲打他头问曹操在哪?结果曹操一句前面骑黄马的就是骗了老眼昏花的吕布蒙混过关侥幸捡了一条命,后来曹操逃走后还一度想要前去投靠袁绍结果被程昱等人给劝住了,于是重整旗鼓经过苦战终于击败赶跑了吕布而且一赶就赶到刚接手徐州的刘备那里去了。

然后吕布又趁刘备和袁术对峙时发挥了三姓家奴的特长背叛主子把刘备的徐州给夺了,于是曹操又趁徐州内乱不断捡漏把徐州给拿下了实力更强了,而刘备因为吕布背叛失去徐州后一长期流浪错失了争霸天下的最好时机,所以在运气上确实要比曹操差太多了,如果刘备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的话曹操绝对没有那么好过。

之后的官渡之战就个更不要说了如果不是许攸的话败的只可能是曹操,而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也会成为千古笑柄而绝不是什么高论,而当好运气耗尽的时候曹操的发展也就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赤壁之战中不习惯水战后南方气候的曹军失败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于是曹刘孙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奠定了,事实上如何不是好运气再次上身曹操又要被马超给杀死了想三分天下都不可能了。

再之后曹操和孙权在江淮之间长期陷入了拉锯战中彼此都讨不到太多便宜,而在刘备哪里则基本是吃亏的先是丢了汉中后来更是被关羽水淹七军逼得他都想要迁都暂避锋芒了,要不是联合孙权抄了关羽的老窝还指不定局势会如何发展呢!所以说曹操尽管拥兵三四十万可是后期面对刘备还是吃瘪的,如果不是孙刘联盟破裂的话曹操绝对不好过。

至于说曹操在赤壁之战如果侥幸胜利但话也依旧很难统一中国,这是因为曹操如果没有重创孙刘联军的话就无法迫使江东的士族屈服,这样曹军必然在南方陷入不断的苦战,而劳师远征又不熟悉水战不适应南方气候的曹军如果持久作战的话情况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盘踞关中和凉州地区的马超等军阀抄了曹操的后路也会使得他处境非常危险。

所以总得来说当时的曹操本身并不具备一统中国的实力和能力 ,除非发生之前捡漏兖州和官渡之战许攸出卖袁绍军事机密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才有可能,这样曹操如果能在赤壁之战中一举歼灭孙刘联军吓破江东士族的胆让他们背弃孙权投靠他才有可能。


执斧传播开天名


曹操并没有赤壁大败。

诸葛亮草船借箭,纯属虚构。周瑜用三朝元老黄盖诈降,曹操会真的相信吗?不过是将计就计以斩荆州水军主要将领,以便更好的掌握荆州水军。

曹操即使锁住战船,不可能把自己的铁骑精锐当水军使用。至少会有一半的兵力岸上安营,训练。即使孙刘连军火烧战船成功。逃兵必然向岸上后方逃跑。曹操只要将岸兵力分成三份。正面一份。左右两份。放过被火攻逃兵。阻击孙刘连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收集逃兵更容易。除了被火烧死的少数士兵,会有多大伤亡。岂会有华容道?

曹操攻下,占领荆州。目的以达。在长江上大批锁住战船。是做给孙权集团看的。让其胆寒不过是想利用兵势,威胁孙刘。让其主动投降。曹操连刘备占领的江夏没打,更不会挥师东吴。因为曹操没有做好一统东吴的准备。

不可能同东吴长期蚝下去。或者北方有急事。曹操下令烧掉战船。北回。

君不见,三国后期灭吴。只须一两条运输线。占领长江以南一两个重镇。即可用兵,才能发挥骑兵优势。曹不可能造出大船同东吴在长江上拼水军。


手机用户6354509962


赤壁之战是可以说是三国鼎立的转折点之一,因为曹操集团的一些原因,致使曹操在原本大好局势之下,瞬间被击溃,不得不回转北方。

不考虑其他,只在此题目之下进行讨论。

其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统一。按照题目的假设,赤壁之战曹操获得胜利,那么在此战中,吴国的水军应该会被消耗,而曹军又有蔡瑁和张允等人的训练,已经部分的荆州水军。那么这样一来,曹操就有水军可以进攻扬州等东吴之地。

而另一方面的刘备,当时只有夏口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若败了,要么被擒,要么逃亡西蜀。

但是,这不能说明曹操就统一了三国,只能说那时候的局面有点类似于隋朝的杨坚执政初期,以及南宋时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部分地域,但其他地方不在自己的控制下,分割而治。

毕竟那时候,东吴还有交州可以去,刘备有西蜀,或者跟随孙权。以这两人的性格,绝不会安稳的给曹操发展的。再者,那时候还有韩遂马腾,刘璋等地方呢!虽然,曹操的兵会很容易的攻下,但这需要时间的,那时还是不是曹操也不一定。

其二,曹操麾下的内部矛盾比较大。曹操“唯才是举”,的确收录了很多人才,但这也把曹操一定程度上推向了大部分的世家对立面,况且曹操的麾下也有蛮多世家之人的。

因此,当曹操赤壁之战胜利后,这么庞大的地域,肯定会有官职空缺,而这时,那些无利不起早的世家必定要瓜分一块肉。或许,那时候的曹操想的不是去扩张,而是去消化这些矛盾。


韶华倾梦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曹操统一全国,从概率上讲,是有机会的,只要把其他割据政权灭了就可以的。但是,如何灭掉,能不能灭掉,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即使赤壁之战曹操胜利了,只是表明曹操在统一的局面上,占得了优势,并不能直接决定统一在望。孙、刘割据政权即使在赤壁之战失利,并不表明就成了待宰羔羊,孙、刘集团还是拥有大批能将和兵士的,尤其孙吴集团,兵多将广,地广人茂,以长江为天堑,联合西蜀,必能抗操相当长的时间,割据局面还是要继续维持下去的。


归潜志


如果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获胜,就没有三国什么事了。后世的苻坚伐晋而被晋败于淝水,遂有东晋及南朝苟安江南两百余年。隋军灭陈,金陵易帜,方有隋唐三百年之繁盛。

以曹操军力之强,一者败于他的骄横大意,轻信黄盖诈降;二者败于以北方人为主体的曹军水土不服、不熟水战;三者败于天助孙刘,得以火攻曹舰;四者尚有马超、韩遂等北方割据势力,袭扰北方。然而即便曹操赤壁获胜,他也只能是在形式上完成全国的大一统,而不可能是像两汉政府那样,朝令夕达、号令全国。拥有实力的孙氏余部、刘璋、张鲁之辈,决不会诚心降服曹氏政权。而以曹操的实力,要完全吞并他们,也非易事。我们可以想想蒋介石先生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是如何的在形式上统一全国,那曹操如果统一了全国,他的政权也就会和国民政府差不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孤独的人209381559


“三把火烧出三国”,其中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战役。你的问题分两项作答:

一,如果没有赤壁惨败,而是取胜了,曹操会一鼓作气统一全国。

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后积极为统一全国作准备。208年,曹操南征,开始,他顺利占领了荆州的一些地方。

如果按照题主的假设,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打败孙刘联军,就消灭了南方的东吴势力,即统一了全国。

二,如果没有赤壁惨败,只是失败的不是很惨,曹操不可能统一全国。即只要是赤壁之战失败,曹操就无法统一全国。

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长江上下游区域经济发展为刘备和孙权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北方经济有待恢复,使曹魏一时难以统一全国。


银湖金涛


个人觉得没有赤壁之战惨败,曹操完全有机会统一中国。首先当时最有实力的不过是益州刘璋,昏庸无道,曹操取益州难度不大,汉中张鲁更非曹操对手,曹操唯一的对手就是东吴。此时刘备势力太过于弱小,如果没有赤壁之战,或者赤壁之战曹操获胜,那么乘势可取江东。没有江东,刘备必然被歼灭,孙权与刘备是唇齿相依。曹操消灭这两股势力后。实力大增,战胜马超韩遂之类易如反掌。所以觉得没有赤壁之战,曹操完全可以统一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