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圣旨无人敢伪造仿制?

谈文论史


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三黄为皇五帝为帝,奉自己为皇帝,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向天下所有城民宣布政令时的文件。圣旨,玉玺,虎符。代表着皇权的像征,只有皇帝能用。圣旨书写完彼以后,再盖玉玺大印。就可下发全国诏告天下,圣旨上面写的全是国家最重要的征令。

圣旨可以让一介平民飞黄腾达,也可以让王公大臣辞爵罢官。也可以收监下狱,一道圣旨能决定一个人生与死。圣旨自秦始皇以来,沿用了几千年之久。直清王朝覆灭圣旨才退出历史的舞台。圣旨上面,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在明王朝以前是没有的。是朱元章在南京的奉天殿,写在圣旨上面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意思是遵照,遵从天意。皇帝是天子,受命于上天。承运的意思继承新生的气运。

圣旨在制做过程中,非常复杂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和上等的布料做成的。圣旨以黄金色为主,用高品质的蚕丝和绫锦织品。图案精妙绝伦纹绣技艺高超,上绣五彩祥云瑞兽仙鹤。两端绣有皇色腾飞龙纹,作为防伪标识。

有宫中的绣娘一针一线的缝制,圣旨颜色炫丽多彩色泽明暗有致。轴柄的才料按照官员的品级高低来分,一品官员用玉轴,二品官员用黑犀牛角,三品官员用贴金,制做才料非常严禁。圣旨的颜色越丰富,接受加封的官员品级就越高。

圣旨上面也有防伪标志,以免造假。假传圣旨冒犯天威会被诛灭九族的。一两个人根本无法伪造假圣旨,再说有是诛杀九族大罪。


封启宇


第一、皇权至上,并且阶级地位鲜明,平民百姓基本生不起那样的心思,自然不敢,也不会,就算要造反,那也是粗犷型的,就是一句话:操家伙!谁还会唧唧歪歪,弯弯绕的去整张布帛写段拗口的话,再雕个假章盖上,那不闲的慌。

第二、除了平民百姓外,还有两类人,一是死忠,这类人物对皇权怀有一种“敬畏”,自是不会也不敢伪造圣旨;二是伪忠,伪忠的人他懂得慢工出细活与明正则言顺的道理,为自己的权益,只会去采用一种自认为近乎完美的方法手段,而不是用伪造圣旨这样无脑的方法,这已经不是蠢了,明显的送人头。


奇扒历史


古代的圣旨,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令,由于古代通讯技术的落后,因此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圣旨的样子。其次,圣旨的材料是受皇家政府垄断的,古代政权的专制比较有效率,因此一般人基本上很难获取原材料。再者,由于过去的事情不是都记载了,所以可能有假冒圣旨的事情可能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如果真有假圣旨,可能被骗的人也不清楚真假,自然不会被知道。


庐州周进


1.圣旨第一个字奉字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很难伪造;

2.圣旨保密防伪是群策群力的,每个经手的人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盖上自己的官印,一旦圣旨出现了差错,每个经手的人都脱不了干系,一旦追究到某个人的头上,那么这个人的官职,家庭,甚至他的性命都可能不保。这代价太大了。

所以,有不少矫诏的,但很少有伪造圣旨的


刹那芳华1987719


圣旨下面平民都没有见过、仿制个球。再说、古时科技也没发展到如今发达呀!普通平民见了也难以仿制。😁😁😁





用户58594972794


传圣旨和接圣旨的都是什么人?没有必要吧?再说造假币的后果是灭门,家中女眷卖入娼门或成女佣,更不必说造假至旨的了


用户7623914731693


1.写圣旨的纸绢都是特供的,一般的人根本得不到!并且有防伪的!

2.圣旨不是一个人写的,需要多人确认盖章的!

3.伪造圣旨是欺君大罪,灭门大罪,没人敢了!


水樵214


知不知道欺君意味着什么……

无端的灭门之祸,请问谁可以承受?


云卷云舒152754837


伪造不伪造谁知道?一般情况下最有可能能被伪造的就是遗诏,当事人已经死了死无对证。远的有赵高沙丘政变矫诏杀死扶苏,但据《赵正书》的说法立胡亥是始皇帝同意的。近的有康熙遗诏被改的谣言,十四改成于四已经被驳了但也不能排除整份遗诏被掉包的可能性。


清风照佳人


一个传国玉玺就很难假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