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之兴亡,食肉者谋之”这句话是不是把天下与国家分开了,你怎么认为呢?

无法泯灭的希望


天下和国家,范围其实不能等同……

天下黎民百姓,各个认同一家的民族……范围很大,他具有时间性……是从认可产生那一刻……这个“大家庭”的概念就产生了——遇到威胁大家庭安稳,道德,发展的外界因素,家里成员人人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只是这个大家庭的管理者,如果能万事以“家”为重,为民着想……自然家里其他人也会拥护……认同——反之,管理者抛弃人民,一切都已自己私利出发。腐败堕落——人民自然抛弃他们——这时候就是,国家兴亡,食肉者谋之

而他们的谋也只是苟延残喘——

而我们今天社会,那些坏风气,外国分裂搞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与之斗争。为了更好的生活和道德,我们都应该为美好而奋斗

——我们认同的管理者,只要还能执政为民,一切以百姓出发……谋的是天下民生,谋得是国泰民安……自然不会被天下人抛弃……

自然不会出现”国家兴亡,食肉者谋之”的绝情境地——


独一看风听雨


你可能没理解什么是天下,什么是国家。

国家就是管理者手里的政权而已,亡国就是一个国家管理者灭亡了,俗称改朝换代了。

而天下,不是这个,但是跟老百姓有关系的都可以叫做天下,比如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老百姓的福利,都可以叫做天下。

天下兴亡,关乎到所有老百姓,而国家兴亡,只关乎到管理者,也就是肉食者。

国家兴亡,跟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谁管理一个国家,都差不多吧。

这个国家如果想不灭亡,一定要让老百姓,活明白。大家生下来成为人,不是单纯的为了一日三餐,繁衍后代。应该让老百姓活明白,解放思想。反过来说,我们家的母猪,也可以一日三餐,也可以繁衍后代,而且想要什么样的“帅哥”,它自己就去找了。对不对?那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做猪呢?像猪一样活着不挺好吗?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一个国家,如果不想灭亡,那么这个国家的百姓思想必须开放,每个人都要懂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哪些是次要的事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连这些最基本的都无法分辨,国家如何强大?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自吹自擂,意淫就可以实现强国的。

还有,作为老百姓,应该明事理,有想法。不能被忽悠,要聪明一些。

你说你都穷的快要饿死了,还天天祖国万岁呢,是不是太傻了?

所谓民族,可不是国家,民族才是我们老百姓应该维护的,应该自豪的,所谓民族自豪感。那么什么情况下,一个民族能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有自豪感呢?

我觉得吧。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最基本的就是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民族里的国家管理者勤政爱民,真真正正的把民族的发展,天下的兴亡为己任,让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支持管理者,拥护管理者。

这样的民族才能越来越强大,外敌侵略者只能望而却步。

反过来说,内部矛盾重重,只要有风吹草动,内部瓦解了,外敌他妈都乐翻天了。

还有,管理者必须适当的放权,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权利给人民。

我觉得吧,一个国家,军事,研究原子弹了,氢弹了,等等,科技,研究机器人了,外太空了等等,医疗,研发各种疾病的药物等等,教育,这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国家管理就行了。管的太多了,就会失去民心了。

什么都管,说句话都是泄露机密,能让老百姓服气吗?

老百姓肯定也是讲道理的,国家的管理者,如果能做到,让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服气,那就真的成功了。


专业词语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国家不一定是天下人的国家。


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民族国家概念,人民还没有觉醒地岁月里,国家只是当权者的国家,并不一定是人民的国家。

绝大多数的国民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制度没有让大多数人受益,那么这样的制度便不是大多数人所能牺牲利益来维护的。这就是孟子所言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但若天下要亡,也就是不止亡国,而是更严重的灭种,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时候,那么每一个身处洪流中的都应该站出来抵抗到底。这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人民在没有选择自己生活权利的时候,是不存对国家制度覆亡的责任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一方面渴望参与政治,一方面又想远离政治。渴望参与政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而远离政治,是因为权力长期失衡,动辄倾轧,最终成为了为少数人服务的工具。

国家政权的覆灭,利益损害最大的是肉食者们

任何国家政权的存在,都极难避免存在一群既得利益者们,他们依靠政权而享有一些普通人所无法获得的特权和便利,所以当出现威胁到政权存亡的时候,肉食者们才会积极地跳出来竭尽全力维护政权的稳定,故而历来变法者大多死无葬身之地。

至于平头百姓,一个政权的死亡,迟早还有有的新的政权来取代,或许在新政权里还能获得一些在僵化的旧政权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他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去维护一个即将覆灭的政权。

在古代,政权其实就是国家的代表,而天下才是现代国家的概念。此天下代表的是同一片青天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人们,而彼国家,只是代表了在享受同一个政权所带来的便利下不断攫取利益的少部分受益者们而已。

而政权的颠覆,国家民族文化不会消亡,总会有新的制度来稳定这片土地;但天下的倾覆,国家会被灭亡,民族可能被灭种、人民可能被奴役、文化可能会消亡,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而责任,是为了维护自身最根本的利益。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也是极好的


青年折缘


天下的兴亡缘于世人的作为,因此必须由世人负责。国家的兴亡缘于统治阶级的作为,而统治阶级都是喝酒吃肉者,因而必须由食酒肉者负责。这是天道。

从人类道德讲,国家就是天下。这是因为国家的产生是以占领天下而生存,以失掉天下而灭亡。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要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根源。

天下与国家的这种关系不仅使平民国兴苦国衰也苦,同时还要充当国难的殉葬品。收益者总是统治阶级,因为统治阶级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可以选择投降而平民却无资本选择,如果平民但敢选择投降则会被以“汉奸卖国贼”论处。正是这种客观存在使得日本天皇的投降成为合法性。

有人会问,什么状态下才能使得天下与国家分离?我的回答是:唯有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状态下。因为唯有在这种状态下,天下才是人民的而国家则成为了天下的外衣,统治阶级则会变成领导阶层。


用户72364998322


从儒家“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句子看,“国”与天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天下”相当于“世界”。

那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套用到今天就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得好不好,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让自己生活更美好、进而让别人生活更美好。这跟你是哪国人无关。

而“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则表示,国家强盛不强盛,那是坐在台上吃肉的人忙的事。你一普通百姓吃穿住行都困难,就别瞎操心国家大事了。当然,吃肉的肯定给你有吃饭的机会,否则你难免忍不住会掀桌子,对吧?

总之,这都是帝国奴役制度下所形成的看客文化,跟当今世界文明格格不入。


青果6773


"天下兴亡"与"国之兴亡",是有严格区分的。"亡天下",是说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民不聊生;"亡国"是指统治者及政权的轮替。在封建社会,这两者是界限分明的。也就是说,"天下之民"与"国之统治者"的利益相背。

举例说。五胡乱华,是谓亡天下;元明清皇朝更替,是谓亡国。

而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是追求"国"与"天下"的逐渐融合。既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这就要把权力归于人民所有,而不是归于少数人或皇帝。

而要实现上述目的的保证,就是人民拥有民主法治自由。


老树王holsp


这个话题好大,非一,两言能说明。别外,发言,讨论只从历史,个人理解说开。 首先要明白天下,国家,政权,兴亡,百姓等概念。 天下,说俗点上为天,下为地,即天的下面。这只是狭义之解。 国家,是千万亿个小家的组合体。而国家,有军队,监狱,行政,司法等机构组成。 政权,把握一国内政,外交等诸事的行政集权统称。 兴亡,不必言说。 百姓,即大众,不分民族,种族,地域,财富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泛指,一个人,生活在,一国家中,总要做点事,因为,国是千万家。 亡国与政权更替是两个不同概念。 亡国,不如说国破较为公允。 政权更替,参考中国古代史,国外历史,可知一,二。 由上,只有政息,而无国亡。


大美西域胡杨57312731


我们应该放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进行考察。

首先,肉食者谋之,应该是来自《春秋 庄公十年》。全句应该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也?”这里的肉食者是指当时春秋国家的统治者——世袭贵族。

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当年,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所以从这段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顾炎武他说这句话侧重点不同。他这里的肉食者谋之是保一家一姓一君之国,和曹刿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保统治者的利益。

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亡的不是一家一姓之国,而是以仁义为本的天下或者国家。仁义不再,率兽食人,这叫做亡天下即中华文化的毁灭。

如果只是换一个君主,换一个姓当皇帝,但是不改中华文化礼仪,那么只是亡一家之国,肉食者谋之。但是要改文化礼仪,那就是天下要亡,这就必须全民玉碎,匹夫有责了!

侧重点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一姓之君不代表万民,这是在历史上明明白白的。

但是现在是人民时代,如果有人要我们放弃共产主义,那就是要亡我们的天下。

所以面对帝国主义,我们也是匹夫有责。


不祁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是民族兴亡,比如抗日战争,民族兴亡关系到一个民族亡族灭种,当然是全体民众的头等大事。

国之兴亡,肉食者谋之,指的是政权的兴亡,政权更迭除了异族入侵,另一只就是官逼民反,灭亡政权的本身就是同一种族的被压迫者,也就是匹夫。此两种政权消亡的方式都是肉食者不得不察的大事。

过去的官僚地主阶级和蒋政权的官僚资产阶级都是肉食者,不察民意,不恤民苦,结果前者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老百姓给搬梯子,打皇上,揍他个龟孙;后者则是民怒滔天,恨国如仇,直愿食其肉寝其皮,我党振臂一呼,勇者奋其力,智者竭其谋,滔天怒火,不避生死,直接把蒋政权摧毁了。

所以,题目这是两句话,是两个层面的事。当年蒋政权就没正好这两句话,在天下兴亡时,民众万众一心公御外辱,但蒋家官僚在后方蝇营狗苟,等到打败日本人,民众转头看蒋政权,不成事儿的一窝烂崽子,于是在民族解放斗争之后,中华民族又再次进行了民主革命的斗争,这才打出一个新中国。


宏业00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出自明末大学者顾炎武之口。肉食者谋之则出自于【左传】中的曹刿论战,但前半句国之兴亡可能是后人加上的。

这是一个很宽泛深沉的题目。实际上是论述天下与国家之间的关糸。

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政府三要素组成。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天下应指的陆地以及海洋上的一切众生。可见天下涵义之广。

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便跟着消亡,而天下则不会。这样作答,诸君看来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