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地在動嗎?


你覺得地在動嗎?

在人的感覺中,腳下的大地最安穩不過了。難怪北宋名臣富弼在一次大地震後要向皇帝說:“地者至大、至厚、至靜,不可動搖之物也。”“地道宜靜,至於動,則非其常”。地是不動的,現在動起來了,不正常。那時把地震叫地動,一直延續到我小時候,民間也是這樣叫法。

其實在沒有地震發生時,地也是在動的,現在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轉和公轉,這是地球整體在轉動,我們感覺不出來;同時地球岩石圈層中的任何部位都在發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置移動,表現為地面形態的變化,一般我們也不能察覺,但長期積累下來,如果留心,前後比較,也能認出。

在渤海北部,河北省昌黎縣東邊,有人考證,兩千多年前,曾有一座名叫碣石的山丘屹立在海濱,是觀賞海景的好地方,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登臨遊覽。它本是和陸地相連的,位於海岸之上,但後來海水漫上了陸地,使它變成了孤懸海中的一堆礁石,後來更沉沒到海中去了。雖然對歷史資料如何認識還有不同看法,但這裡的地在下沉是現在可觀察到的事實。

你覺得地在動嗎?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下沉的現象,西歐沿海特別是荷蘭,就是著名的下沉地帶。從1800~1900年間,荷蘭的海岸下沉了30釐米。在黑海東部的蘇呼米灣,還發現過整整一座沉入海底的古希臘城市。英倫三島本來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現在與歐洲相隔的海峽是地殼下凹的結果。臺灣海峽也是如此。

在華北平原鑽井,許多地方都可以碰到一層紅土,它們是在一二百萬年前的陸地表面上形成的。本來高於海平面,可是現在卻埋在比海平面低得多的地方,有力地證明華北平原在下沉,只是由於黃河、海河這些河流帶來大量的泥沙充填,今天才未沉淪為海。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明顯地上升。在太行山上,早在九百多年前,宋代的沈括就已發現這裡的山崖上有螺蚌殼和卵石,它們就是地殼隆起的證據。不僅太行山,今天我國許多高山都在上升,從前的河灘變成今天河流兩側地勢很高的山崖是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顯著的上升地區,

因為它們是地球最近歷史時期才從海底上升為陸地高山,在過去的十多萬年中,曾有100年上升12~13米的記錄,近期測得的數據是一年上升5~10毫米。我國廣州附近的七星崗的懸崖上,找到了海水侵蝕造成的凹槽,說明從前這裡緊靠大海,現在則遠離大海了,也證明這裡的地勢有升高。

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更以上升而聞名。芬蘭、瑞典之間的波的尼亞灣正在變得越來越淺,1602年在那裡建造的一個能容巨舶的海港,建成後不到一百年,就因地勢升高海水下落不能使用了。

你覺得地在動嗎?

(引自任東、盧立伍、郭子光等《北京與鄰區侏羅-白堊紀動物群及其地層》,1995)

海水淹沒海邊的陸地或退卻,會不會是海洋裡水量有增減,並非地面下沉或上升的結果呢?可以有這個因素。從全球的情況來看,一萬七千年以來,由於原來面積很大的冰川逐漸消融,海面一直在升高,最初,平均每百年就要升高1米,但這個速度到距今六千年前即已大大放慢,降到每百年升高10釐米左右。因此,僅僅用海水水量增加來解釋一些地區被海水淹沒是不夠的。特別是一些地方出現海面升高,海水漫上大陸的情況時,另一些地方的海面卻在降低,更說明不是由於海面的高低有了變化,而是地殼在下降或上升。

地面,更準確地說是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在升沉,一般人只要留心,還是可以察覺的,而沿水平方向的移動,則不容易認識了,因為難以找到可以識別的天然標誌。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魏格納,是首先注意到這種變化的科學家,他是從大西洋兩岸輪廓極為相似得到啟發,設想歐洲、非洲和美洲原來是連接在一起的大陸。而將幾次測量的結果作比較,則發現北美的格陵蘭島和歐洲的距離正在一年年擴大,也是有力的根據。

在人們注意到地殼的水平運動並進行大量觀測以後,找到的證據越來越多了。人造地球衛星拍攝的照片使我們清楚地看到紅海和亞丁灣兩側的海岸也是極其相似的,簡直可以吻合起來。測量的結果告訴我們,紅海正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加寬。

一些研究結果還表明,日本正在向亞洲大陸靠近,曾有每年18釐米的記錄,菲律賓板塊正以每年8釐米的速度擠壓歐亞大陸板塊,使我國寶島臺灣向大陸漂移,也造成臺灣島西面的山脈不斷抬升。而印巴次大陸則在向亞洲大陸擠過來,向青藏高原之下俯衝。

美洲大陸還在向西移,大西洋還在擴大。

不僅是地殼,整個岩石圈都被認為在那裡大規模地“搬家”。一些很深的斷裂把岩石圈分割成若干被稱為“板塊”的塊體,它們“浮”在比較重並具有塑性的物質之上。這些“板塊”之間,由於發生位移而裂開、擠壓或碰撞。現在已有日益增多的證據支持這個板塊構造說。雖然它們為什麼會運動和在怎樣運動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但地球的岩石圈層中確實存在著大規模的水平運動,已是不爭的事實。

許多山脈都是地殼發生劇烈褶皺才隆起成山的,而這些褶皺的產生,主要是受到水平方向擠壓的結果,有點像我們用手平推桌布,桌布就會皺起一樣。

你覺得地在動嗎?

(引自王曰倫、孫忠和等《中國海相火山-沉積成礦理論及相關地質問題》,1988)

大地經常都在運動,這不僅在今天有人們的現實感覺可以證明,還有衛星定位系統(GPS)的發明,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塊體”之間的運動變得可以測定,更有大量保存在地層中的滄桑變遷記錄作為依據。沒有地殼的升降就沒有地面上凸出的部分作為提供沉積物的來源,也沒有下凹的窪地作為接受沉積物的場所。

而這些沉積物變成的岩石,如果不因地殼運動而升起,我們在地面也無從看到。因此這表面上似乎靜止不動的大地本身,就是地殼在不斷運動的見證。

這些運動正在進行,而且還會繼續下去,給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新近研究結果表明,黃河上源水枯,不僅是氣候方面的原因,還與青藏高原在升高有關。

地是在不斷變動的,因此我們在建設中,必須把地球長期變化後是什麼狀況考慮進去,但這也是人們最容易忽略和誤會的,因此認識到地並不是穩定不變的,很重要。

你覺得地在動嗎?

●1999年5月,美國“千禧年珠峰測量”計劃實施,張江齊等中國學者作為合作方在北坡腳下給予協助,並提供參考數據。11月,該計劃的總策劃人和組織實施者布蘭德福特·沃斯本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年會上宣佈測量結果為8850米。

●2004年8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在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說,地殼運動雖然使珠峰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珠峰整體高度在降低。根據中科院院士陳俊勇等人的觀測,從1966~1999年,珠峰頂部累計降低1.3米,並且繼續在降低。

●2005年10月,國家測繪局公佈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高度為8844.43米。

來源 | “自然資源智閱讀平臺”-《談天說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