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临死前曾说,满足一要求便投降,忽必烈为何还下决心杀之?

邱喜辉


文天祥是千古一见得爱国英雄!无论何时他的心中都没有投降的想法。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他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民族英雄,为什么有人居心不良的要抹黑他?!


1274年,忽必烈发动20万元军逼向临安,在元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当政者举棋不定。文天祥本来是一个拿笔杆子的状元郎出身,由于元朝的频频入侵,满腔的爱国热情让他毅然变卖所有家产组织了抗元军,召集爱国义士约3万人,保卫临安。只有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张世杰、江西文天祥等决一死战。




1276年,支持朝政的谢太后(皇帝年幼)带头投降元朝,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面对劝降的元军头目伯颜,愤然表示要奋战到底。结果被扣留关押乘船北上,所幸在镇江虎口脱险,卑鄙的元军散步舆论说文天祥已投降,文天祥不为任何舆论所左右继续招兵筹备军饷,号召各地起兵杀敌。


1277年文天祥帅军进入龙岩、梅州,一举攻入江西,连战连捷收复赣州10个县,吉州4个县,人们抗元情绪高涨,老百姓看到收复其它失地的希望。

但是,元军主力军疯狂反扑,文天祥寡不敌众败退到芦岭、河州。他的老婆孩子都被元军掠走,在元军中当女仆。1278年秋南宋朝廷封文天祥为少宝、信国公,这年冬天元军大部队来攻,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元军击败,文天祥宁死不降,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自杀,结果昏迷过去被俘。1279年元军头目张弘范把文天祥押到崖山企图让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在此写下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拒降的心志溢于言表。




陆秀夫投海,张世杰死于台风海浪,崖山海战是宋朝的灭国之战。《宋史》用了“宋遂亡”三个字,南宋灭亡,成为中国民族史上的一大灾难。文天祥继续被押,他被元军折腾万里后,来到元朝都城(今北京),元军给他安排豪华套房,美酒佳肴,又安排南宋状元留梦炎(投降元朝,任元朝吏部尚书)来劝降,被文天祥厉声骂他,南宋小皇帝也来劝降,文天祥说:“圣驾请回”,心痛不已。元朝丞相命其下跪,文天祥誓死不从,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然昂首挺胸没有任何惧色。



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丞相”。文天祥断然拒绝,只有凉凉的几句话:“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忽必烈囚禁折磨文天祥达三年之久用尽所有计策,元军利用文天祥的亲情,去瓦解他的心志,让他读妻女的劝降信,还让他已投降元军的弟弟来狱中探望劝说。文天祥不为一切利诱所动,凛然作《正气歌》:“是气所磅腐,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之志向。

忽必烈实在是无奈,最后一次劝他,文天祥说我身为高官国家灭亡了,我本应该以身殉国, 如果我能活下来,并且以道士的身份回去,再重新接受朝廷的要求,这样就行了。忽必烈本来答应他,又转念一想,这一定是文天祥的计策,根据文天祥一贯的做法,还有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无人可比的号召力,如果放他回去,他一定会重新招兵,元军攻打其它要地就会很难。所以忽必烈第二天就杀了他。投降忽必烈的军队被忽必烈当做炮灰去前线杀敌,最后消亡。


小姐姐讲史


据说现在流行为大奸大恶之人翻案,流行为民族英雄添加“莫须有”的罪名。据宋史记载,文天祥确实有那么一个条件。

文天祥被俘后,元朝对于招降他确实用尽手段。他被押往崖山,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也不介意,只以宾主之礼相见。张弘范希望他劝降张世杰,文天祥说道:“我没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已经是很大的过错了,现在反而要我去劝别人不要保护自己的父母,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然后文天祥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过零丁洋》,所谓咏志,文天祥既然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句子,已经注定是不会投效元朝了。


张弘范明白,文天祥明白,可是我们现在有些人不明白,或者是装不明白,反正只要能为英雄添加“莫须有”的罪名,他们会选择性遗忘。你不明白不要紧,张弘范明白就好,因为人家没时间磨嘴皮子,既然劝降不得,又感其忠义,张弘范就派人把他送到了京师。

在京师期间,元人用尽各种手段迫其投降,忽必烈承诺只要他愿意投降,以卿相之位待之。文天祥的回答也很简单:“但求一死”。而最后连十岁的宋恭帝都被派来了,文天祥回答也是很简单:“乞驾回还”。元人把他的妻女都打入宫中为为奴,他只要愿意投降就可以和妻女团聚。但是文天祥回复也很简单:“希望柳女,环女做个好人,爹爹管不得了”。


我曾经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也是关于文天祥的,有很多人评论说文天祥不识时务。令我惊讶的是,没有人谴责元人残暴,折辱人妻女,反倒说别人不识时务。假如强盗闯到你的家里,羞辱你的妻女,杀了你的儿子,然后逼你投降,你不去斥责强盗的残暴,却说不投降就是不识时务。人可以再无耻一点吗?

文天祥是提过一个要求,据宋史记载,文天祥曾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国家已经亡了,我现在只求回家做一个道士,如果国家一亡我就向敌国求官影响不好。我做一个道士也可以为方外顾问。


于是很多好事之人终于找到了文天祥的过错,用这来说明文天祥其实是贪生怕死的。你们可以这样想,但是元人和投降的汉奸可不敢这样想。因为文天祥有前科,他在出使元朝的时候就曾被扣押,结果他辗转逃了出来,号召人们起兵反元,而且一举克复了吉州。所以大汉奸留梦炎说道:“天祥出,复召江南,置吾人于何地?”人家不投降,你说人家不识时务,人家假投降,你说人家贪生怕死。好嘛,都是你的理由。人怎么可以这么无耻。

文天祥在死前衣服上还有一段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人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到临死做的最后一件事还是面相南方长拜不起。


有人说文天祥对自己的妻女太无情,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但是他的妻子欧阳氏,听说他死后说道:“我的丈夫没有辜负国家,我怎么能辜负他呢?”于是欧阳氏也自杀了。称职不称职,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别人的妻子说了算的。这种事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总之我对我上次回答的那个问题,下面人的评论有的简直震惊了我的三观。我怎么也想不到具有有那么多人对文天祥那么不满,难道是自己做不到,就用讥笑别人的方法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我作为普通人,可以做不到,但是至少能做到怀有敬意,而不是抹黑别人,来显示自己的高尚。


渔耕樵读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屐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末期伟大的民族英雄。

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弱冠之年(20岁)的文天祥中进士,被任为宁海军节度使判官。1259年,蒙古大军南下攻打鄂州(今武昌),南宋君臣大为恐慌,有人劝宋理宗赵昀迁都以避蒙军锋芒,文天祥上书据理力争,反对迁都,并提出抗敌之策,宋理宗拒不采纳。之后,文天祥先后担任过刑部郎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务。

德祐六年(1275),得知蒙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兵3万入卫临安(今杭州),开始了戎马生涯。不久被任为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率义兵驰援遭蒙古军围攻的常州城。在常州,义兵浴血苦战,宋将张全却率官军隔岸观火,拒不增援也便罢了,后来又临阵脱逃,致使500义兵被蒙军击杀,壮烈殉国。

同年冬,文天祥奉命率部火速增援临安门户独松关,还未抵达目的地,就听说平江守将已献城投降。接着,又得知独松关已被蒙军攻克。

没办法,他只得率义兵急返临安,准备决一死战,与行在(首都)共存亡,谁知进城后,才发现满朝文武纷纷弃官而逃,武官逃亡殆尽,文官仅剩6人。

1276年正月,执政的谢太后执意投降。元军统帅伯颜指定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丞相陈宜中居然连夜缒城遁逃。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的身份,出城议和。谈判时,文天祥不惧元军强大的武力威慑,痛斥伯颜,慷慨表示要抵抗到底,遂被扣押。他被押解乘船北上,初以绝食抗议,到镇江后才设法虎口脱险。

脱逃后,文天祥一路颠沛流离,历尽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才抵达温州。这时,朝廷已经奉表投降,谢太后、宋恭帝赵显已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陆秀夫等人拥立年方7岁的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文天祥闻讯赶往福州,被封枢密使。同时都督各路军马,到南平建都督府,派人赴各地招兵筹饷, 号召各地起兵抗元。1276年秋,元军攻入福建,端宗逃往海上,乘船漂泊到广东沿海一带。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率军移驻龙岩、梅州(今广东梅县)一带,并挺进江西。

雩都(今江西于都)一战挫败元军,接连收复了兴国、赣州十县、吉州四县,声势大振,江西以及全国各地纷纷举兵响应。不久,元军集结主力开始猛攻文天祥兴国大营,宋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残部被迫北撤,溃退到庐陵、河州(今福建长汀)一带,文天祥的妻儿都被元军俘虏。

1278年春,小皇帝赵昰病死,陆秀夫、张世杰等再次拥立6岁的小皇帝赵昺即位,小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50多里的崖门,这是海中的一片弹丸之地,文天祥被封为信国公。这年冬,文天祥率军撤出潮阳,移往海丰,准备进山据险坚守。

行进到海丰以北的五坡岭一带时,元军大举追至,并随之展开激战,文天祥被俘,部下战死者难计其数。次年正月,他被转移到海船上监押,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他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不屈之志,成为千古绝唱。

崖山血战,南宋十余万文武精英牺牲殆尽,陆秀夫身背幼帝昺蹈海而亡。史载,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解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一抵达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事迹早有耳闻,对这位忠贞义烈的汉子抱有好感,于是想招降他。

前南宋丞相留梦炎、被封为瀛国公的宋恭帝赵显,先后奉忽必烈之命劝降,都被文天祥一口拒绝。元权臣阿合马和丞相孛罗等先后亲审并诱降,文天祥慷慨陈词,义薄云天,绝不投降。他在大都兵马司狱中被关押了3年时间。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也被拘押在大都。文天祥知道,只要自己一点头,一屈膝,就能和家人团聚,甚至能飞黄腾达,但仍不改初衷,仅托狱卒转告家人要“归之天命”。

《宋史》载,他身陷牢狱,而诗句墨宝却传遍大都,被人视作珍宝,在狱中,一些负责看守他的元军官兵也对他钦佩有加,经常请他讲古人事迹。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公元1282年1月8日), 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客观的说,忽必烈对铁骨铮铮的文天祥是颇有好感的,亦有心保全他,同时还有利用他巨大的影响力招降继续负隅顽抗的宋军残余方面之考量 ,他耐心说服,想感化、招降他。文天祥还是和往常一样,硬梆梆地答以:“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不过,他还对忽必烈说了另一番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啥意思呢?意思是“国家已经灭亡,我本应以身殉国。但假如您能释放我,我愿出家为道,再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乡,之后以一个方外之人(指僧道)的身份为您效力,如何”?

其实,忽必烈完全可以这样做,释放文天祥,可以博一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还可以消弭汉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们的反抗情绪,然后再让他以出家人的身份为自己效力。但他也很清楚,以文天祥一贯刚直不屈的性格,不可能为苟活而乞降,谁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缓兵之计抑或是诈降呢?放他出去不难,但若是纵虎归山,岂不是自找麻烦? 凭文天祥的名气和强大的号召力,假如他获得自由后再竖抗元义旗,一定会应者云集,那时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于是,忽必烈陡起杀机。

次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被处死,死时年仅47岁。史载,文天祥到柴市刑场时,先问明方向,再面朝南方跪拜后,方从容赴死。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忽必烈为了更加彻底地征服宋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物是必须要招降的。忽必烈在漫长的招降过程中,各种手段用尽,也只是使得《过零丁洋》、《正气歌》流传于后世而已。

文天祥在被招降过程中,的确曾提出过一个要求。只是现在世人多为尊者讳,将此事略去不提。

《宋史》中记载:

时世祖皇帝多求才南官,王积翁言:“南人无如天祥者。”遂遣积翁谕旨,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已。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有以天祥起兵江西事为言者,不果释。

文天祥说:“国亡了,我的本分就是一死而已!如果可以给我点时间,我以道士的身份回故乡,以后就以方外之人的身份出谋划策,这样还行。若现在就马上当官,我只是一个败亡了国家的俘虏怎么能有资格策划大事,我积累一世的资本也全毁了,你还怎么用我?”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文天祥为什么提出要以道士的身份过一段时间再入仕?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于是问广武君曰:广武君辞曰:“臣闻 ‘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若臣者,何足以权大事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

从这两处记载看出,文天祥最担心的是“将焉用我?”因为“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之后,自己筹码尽失“何足以权大事!”也就是说,如果马上投降,担心自己不会受重用,所以提出宽限时日再效力忽必烈。


那为什么要以道士的身份来假以时日呢?

《过零丁洋》和《正气歌》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理想信念献身!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两句恰恰反映了文天祥很在乎史书给自己的评价。这种观念尤其在秦桧的遗臭熏陶之下更加的强烈。作为士大夫不死社稷,恐怕死后也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所以,文天祥提出用道士这种方外之人的身份来淡化,亦在情理之中。

既然招降文天祥比杀死文天祥的意义更大。那忽必烈为什么反而要杀死他?

当时有人提出“有人借文天祥之名起兵江西”。忽必烈担心放走文天祥,文天祥必会举兵反元。

有一种比投降者更可恨之人,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王积翁等降官十人,准备向忽必烈请求让文天祥做道士。留梦炎(记住这个人)却道:“文天祥走后,如果起兵江南,那我们怎么办?”出发点既不是为大宋,亦不为大元,只是出于一己之私。记住这个人,在这点上留梦炎比秦桧害岳飞更加可恨!

忽必烈权衡取舍,最终杀了文天祥。


《宋史》载“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文天祥声色犬马,生活极尽糜烂。然则国难之时,散尽家财极力抗元。被俘后提出要求投降,也没有必要替其隐瞒。毕竟“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有这一段心理波动,反而更能够突出文天祥最终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在此也没有必要将其脸谱化。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提到“严将军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严颜描写为喊了一句“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之后投降,似乎颇有影射之嫌。

班超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附汉朝,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从此大汉声威远震。

郭子仪平安史之乱;计退吐蕃,光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这样的人物现在几乎没人提及。


一个在位之时“自奉甚厚,声伎满前”的人,大宋积贫积弱是否与他也有一定的干系?若只因《过零丁洋》、《正气歌》而受人吹捧,那跳崖陆秀夫又将处于何地?

更不要提那些刚刚颂扬大宋气节,转眼就以大元自娱的现在人。


历史是连贯的,不是一个片面。只从片面看问题,必然会使历史割裂开来。评价一个人亦如是。现在评价一个古人,又有几个是综合了当时的经济、军事、民生等各方面来客观做出评价?

秦桧以来,不管国家处于什么情况,凡言求和者必被抨之卖国。文天祥以来,世上便多了一群只会“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无用书生。

秦桧被铸成铜像,文天祥留名青史。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被脸谱化之后,纵观整个大明,及至崇祯之时,充满了沽名钓誉之辈、喷沫之徒,再无踏踏实实做事之人。

积弊流传,每况愈下,康有为之流亦能在史书上博一名声。


寄暇学宫


看了大家的问答,居然没有人说说文天祥所提的这个要求究竟是什么?难道没有人认真看嘛?


题主所说的这一要求应该就是下面的这一句话:


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国家已经灭亡,我本来就是一个理应殉国的人了!若果我能够被放了,以一名道士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后以一个方外身份用我就可以了!”


这个条件并非是忽必烈不能答应,而是当时的文天祥已经被元朝军队抓住,忽必烈派人前去招降的时候所说的一段话,这一个简单的条件其实很轻易的就可以满足,但是忽必烈真正关心的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文天祥作为南宋臣子的空前浩大的影响力,如果能够招降文天祥,对于元朝稳固自己在中原大地的民心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但是,忽必烈不答应,放走文天祥无异于放虎归山,文天祥的号召力完全可以迅速号召一支义军反抗元朝的统治,即便结果仍然是无用功,但是影响元朝的统治进程那也是大功一件。


所以,因为这些原因忽必烈没有答应文天祥的这一个条件。


而题目中的“必杀之”或许有一点言过其实了,忽必烈的内心是不舍得杀掉文天祥的,这也是为什么文天祥在燕京被关了3年的时间,而不是立即处死的原因,忽必烈还是觉得招降文天祥只是时间的问题,宋王朝都完犊子了,你丫的你坚持个什么劲儿?


但是,突然的一件事情改变了忽必烈的看法。


公元1282年,有个和尚侃侃而谈的说道:“土星冒犯帝星,恐天有大变”。封建迷信本来就是古代王朝的忌讳,有了这些封建色彩文天祥的处境变得更加的危险。没过多久又有一个集结了1000多人,号称“宋主”的人宣称要救回文天祥。


眼前突如其来的这些事情,让忽必烈不知所措。


于是他便召来了文天祥想要问一下文天祥,忽必烈问文天祥还有什么愿望,此时的忽必烈也许已经动了杀心,文天祥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没错,他只求一死!


忽必烈叹了一口气,他不明白宋朝已经没有了,文天祥究竟在坚守着什么?于是,忽必烈下令让文天祥退下,元朝大臣们却都劝诫杀了文天祥,忽必烈终于同意杀了文天祥,但是命令刚下,忽必烈又后悔了,赶紧让人阻止杀掉文天祥。


可是,这一切已经晚了,这一切也已经悄然结束了!


历史总探长


这种说法至少是以讹传讹。宋史文天祥传里的记载是这样的,元世祖派人劝降,文天祥说,”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把这段话掐头去尾作为文天祥有投降之意的证据,不知是何居心?

文天祥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国家已经灭亡,我的职分就是一死。不过,如果让我出家为道人回到故乡,以后以出家人的身份来做顾问,也可以。但如果现在给我官做,一则哪有和亡国之臣商讨治理国家的道理?二则我这一辈子的所作所为都要被抛弃,那用我干啥子咧?这段话不能随意裁剪,否则就是耍流氓咯。

文天祥在回答中提出的可不是一个条件,而是好几个,一个是回家,又一个是出家为道人,不做官,再一个是现在不给元朝当顾问,是以后再说。文丞相提这三个条件,对元世祖可有点不地道,纯属忽悠人。他的想法显然是回江西吉安,招兵买马,再来讨元。此前降元的一些宋臣想建议忽必烈释放文天祥让他出家回故乡,但他们在征求降元的宋故丞相留梦炎的意见时被留拒绝,留某人看得很清楚,他说“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留不肯为文天祥说项,一个是怕惹祸,一个是文丞相当年在留降元后写诗骂过他,”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即便如此,忽必烈还关押了文天祥三年,试图劝降,直到最后有传言说有人要营救文天祥,忽必烈才下旨处死文天祥。文天祥要是怕死想投降,在大都关了三年,哪天不能投降?


叶海林


《宋史.文天祥传》是在元朝时期编著而成,而书中所谓的那个要求可能是元人让史记官“捏造”出来的(本人怀疑,不代表大众观点),目的就利用文天祥“求生”的影响,将宋朝遗民的反抗意识彻底打垮。



据载,文天祥所提的要求是这么个过程。

文天祥把抗元部队“填光后”逃到福建,最在又逃到广东战败被俘,被押解到元朝大都(今北京)收监三年。在此期间,忽必烈得知文天祥被已经降元的几个旧臣故交多次劝降未果,便亲自面谈多回。在苦口婆心的利导下,文天祥说只要满足一个要求,便降。

原话是这样的:



……“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意思就是:国家灭亡了,我甘愿赴死。如果皇帝宽容,就让我以道士身份回家乡授道,缓过一段时间再以另一种身份当你的顾问,这点要求答应了还可以。如果不行,现在就要我做元朝的官,非但对不起那些殉国的宋室文武大臣,还会把我平生的志向和气节毁了,丢了面子不说,还让我难堪无心扶政,这种状态下,重用我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元朝文武知道这件事后,便以文天祥借假投降再组义军抗元的号召力劝说忽必烈不要上当,忽必烈听取谏言后再三权衡,最后没有纳降,下了诛杀令。



1283年(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在大都(燕京,今北京)被杀,终年47岁。

其实,据载当时对文天祥这番话有两种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文天祥三年牢狱生活,已经困苦不堪。同时还要面对原来的同僚和元臣的苦谏,加之大宋已亡,精神已经崩溃,最 终松了口。但是,为了不丢掉气节,还要措些言词,“以正视听”。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就是假投降,然后再谋后路,可能当时大多数都认同后一种,以至于文天祥“圆”了气节,掉了脑袋。

不过,粗浅的我在这点上有个疑惑:文天祥如果是假投降,还能当上宰相(忽必烈承诺),把心里想法埋下不提不就完事儿了吗!何必此地无银三百两去找死。如果是真投降,又何必给给自己挖了个坑、又欲盖弥彰呢?难道他就胆敢判断,忽必烈是一个十足的大傻子,听不出来他的用意?

所以说,真投降也好,假投诚也罢,如果文天祥真提出了这个条件,那忽必烈最终杀他的原因就只有一个了:

“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的脸,留了你三年,不知道咋回事儿啊!降就是降,不降就是不降,说那些废磕儿,这不拿我当猴儿耍吗?想当那啥还想立那啥,你以为你是谁,你是太阳啊!都得围着你转!杀”!

当然了,这不是“黑”文天祥,可能忽必烈“那个大反派”当时就这么想的。人吗!没规定“哪句话”不准人说。

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人哪!

要花费十年学会怎么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怎么闭嘴。

英雄注定是英雄,怎么说都是名扬千古。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骁勇34


文天祥最著名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每朗读《过零丁洋》这首诗,总能从中感受到文天祥的无奈,同时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视死如归的精神,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在临时前却说“只要你(忽必烈)满足我一个要求我就投降”,然而忽必烈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将其杀害,这又是为何?

文天祥作为南宋末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及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三人并称“宋末三杰”。

公元1279年,忽必烈率军攻占襄阳,南宋危在旦夕,然而此时已然有人变卖家产抗击元兵,此人正是文天祥,然而南宋早已积贫积弱,大势已去,文天祥在五坡岭战败之后,被元军俘虏,当时张弘范在押送文天祥前去厓山之时,敬佩他的为人,多次劝说他投降元军,然而文天祥皆以“深受宋朝恩德,身为宰相岂能侍奉二主为由”直言拒绝。

而张弘范依然劝说,文天祥最终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气节很多人说在此之后除了谭嗣同再无他人,之后文天祥被押送至燕京,在监狱中度过三个春秋,在这期间也有无数好友前来相劝。

最后文天祥声称,只要忽必烈答应自己一个要求便可投降,文天祥当时是这样说的: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这句话也正是他的要求,其中暗示忽必烈,就是自己归隐故乡,做个清闲自在的道士,而之后元朝若是还要自己上朝为官再召见自己即可,其实文天祥的意思应该是大宋刚灭,你就让我投降元朝,这样着实不妥,完全可以等自己归隐几年之后,再做做元朝的顾问什么的官职还是可以的。

然而忽必烈可不在意这些,他想的是你要投降便投,不投降就赴死,他并不喜欢一个人不够果断,做出这样模棱两可的决定,所以忽必烈还是下定决心杀了文天祥。

然而正是这段历史记载,一直遭受后世人的怀疑,文天祥怎么可能提出这样的条件,杀身成仁的文天祥难道也有怯懦的时候吗?因此很多人怀疑是元朝人修撰了《宋史·文天祥传》,是故意诽谤侮辱我们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事实上文天祥最终并没有逃避,而是大义凛然、从容不迫的走向断头台,被斩杀时,文天祥对身边的吏卒说“我的心愿已了,毫无牵挂”,之后便向南跪拜而是,他的妻子在收尸之时还在他的衣服上发现了他留下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日取义…………庶几无愧。”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文天祥认为自己仁义都已经做到问心无愧,又何来请求一说?


羽评郡主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屐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末期伟大的民族英雄。 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弱冠之年(20岁)的文天祥中进士,被任为宁海军节度使判官。1259年,蒙古大军南下攻打鄂州(今武昌),南宋君臣大为恐慌,有人劝宋理宗赵昀迁都以避蒙军锋芒,文天祥上书据理力争,反对迁都,并提出抗敌之策,宋理宗拒不采纳。之后,文天祥先后担任过刑部郎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务。 德祐六年(1275),得知蒙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兵3万入卫临安(今杭州),开始了戎马生涯。不久被任为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奉命率义兵驰援遭蒙古军围攻的常州城。在常州,义兵浴血苦战,宋将张全却率官军隔岸观火,拒不增援也便罢了,后来又临阵脱逃,致使500义兵被蒙军击杀,壮烈殉国。

任何一个时代的名人,都有特点:傲气,不服管……。杀之不留后患这也是最高层的共识,为什么留下徒增烦恼呢,再说这一代百年后,还不知道下一代能否真正把控,这是心病,同时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的结果,这也是有些历史名人是后来即位者处理的,比如和珅,吴三桂……等。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现实,他们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幸福燚战


文天祥兵败,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依然忠心宋朝,但忽必烈欣赏他的才能,渴望文天祥作为自己的贤臣,于是开始各种招降计划。

首先,忽必烈亲自出马,表示如果文天祥愿意辅佐自己,就可以赦免他,并且将左丞相的高官位置让给他。

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坚持忠于宋朝,表示如果投降元朝之后,立马就获得高官爵位,怎么能面对灭亡的宋朝?自己作为有操守的士大夫,一生信仰孔孟之道,如何能侍奉二主?(())

(文天祥剧照)

此外,还表示,如果忽必烈愿意放了自己,文天祥愿意在江湖做一名道士,不接受元朝高官,只是给忽必烈提提建议,辅佐他。

忽必烈劝降失败,此时已经有人建议,杀掉文天祥,但忽必烈仍然爱惜他的才能;

但忽必烈也不敢放了他, 只怕文天祥一出监狱,又要在江南举兵反元了。

宋朝降臣王积翁,十分欣赏文天祥,向忽必烈力保他。同时,与其他十名降臣联名,准备请求忽必烈放了文天祥,让他去做个道士。

这时,南宋末代宰相留梦言极力反抗,认为文天祥出狱之后,必定起兵反元,到时候我们极力保护他,那我们这十个人不要在文天祥起兵的时候、陪葬吗?

最后,宋朝降臣无一人再敢保护他了,这也是宋朝文人的气节啊。

此时,忽必烈已经有了想法,想要释放文天祥,准他去做个道士,毕竟有才之人,如此杀了,的确可惜;而文天祥本人在宋人心目中,也有很高声望,留他一命,也可以笼络宋人啊。

于是,忽必烈与大臣商议,但群臣都不敢担保文天祥,怕他出狱造反会牵连自己,纷纷请求杀了他。

无奈,忽必烈下旨杀了他。(文天祥慷慨赴刑场 剧照)

但不久,忽必烈感觉很可惜,想要救他一命,又下旨,刑场的刽子手,刀下留人。可是,时间太晚了,文天祥已经走了。

实际上,文天祥出狱做道士的请求,忽必烈是想同意的,但宋朝降臣的私心,不顾民族气节,反而陷害文天祥,生怕文天祥出狱造反、害了自己。

有时候,可怕的人,并不是敌人,而是自家人背后下黑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