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國學:中國古代相人術-從九個方面去觀察一個人

聞道國學風欲起 易學起落幾多秋

中華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從九個方面去觀察一個人

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不問賢愚,皆受氣質之稟性陰陽,但智有精粗,形有淺深身,尋其精色,視其儀象,下至銥牧圉,皆可想而得之也。能知精神,則窮理盡性聖人有以見天下乏動,而凝諸形容,故能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性之所盡,九質之徵陰陽相生,數不過九,故性情之變,質亦同之。然則平陂之質在於神神者質之主也,故神平則質平,神陂則質陂,明暗之實在於精精者實之本,故精惠則實明,精濁則實暗,勇怯之勢在於筋[筋者勢之用,故筋勁則勢勇,筋弱則勢怯,強弱之植在於骨骨者植之基,故骨剛植則強,骨柔則植弱,躁靜之,決在於氣氣者決於地也,氣盛決於躁,氣沖決於靜矣,慘懌之情在於色色者情之候也,故色悴由情慘,色悅由情懌,衰正之形在於儀儀者形之表也,故儀衰則形殆,儀正由形肅,態度之動在於容容者動之符也,故邪動則容態,正動則容度。緩急之狀在於言言者心之狀也,故心恕則言緩,心褊則言急。其為人也,質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勁,植固,聲清,色懌,儀正,容直,則九徵皆至,則純粹之德也非至德大人,其孰能興於此。九柱有違違為乖戾也,則偏雜之材也或聲有色懌而質不平淡,或筋勁植因而儀不崇直。

聞道國學:中國古代相人術-從九個方面去觀察一個人

[註釋]

神精,人的氣色和精神風貌。

窮理盡性,指窮物之道理,盡人之惰性。

性之所盡,即盡人之情性。

陂,即有一定的偏斜三。

慘懌,指憂愁與歡喜兩種感情。

[解析]

造物主造就了世界上各不相同的人,由於稟氣的多與少、厚與薄使人有智愚之差,怎樣認識這些人呢?如果能從儀態、容貌、聲音、貌色、神情、眼神等去觀察,研究外表與心質之間的關係,就可以明白萬物之道理,各個人的性格特點了。

綜合上述的幾個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來認識一個人。具體如下:

(一)人的神氣是內心的表現,所以人若心平則氣和,神氣不定則心不寧。因此,從人的神色可瞭解人的心理狀態。

聞道國學:中國古代相人術-從九個方面去觀察一個人

(二)從人的精神狀況可見內心的明暗,精神好則心裡明,精神壞則心裡暗。

(三)勇敢和怯懦在於筋,筋剛勁則人必勇,反之則必是怯之人。

(四)根據骨質可以判斷人的性格,骨質剛硬則心態強,骨軟則是軟弱之輩。

(五)人的性格急躁程度取決於血氣,氣盛則必急躁,氣乎則是怠慢的人。

(六)人的臉色可以判斷一個人酌情緒,色懌鮮潤則是喜色,反之則是憔悴,即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七)人的儀表也可以看出人衰正,儀表堂堂內心必是清晰,而形容不整,則必是衰弱之輩。

(八)一個人的態度表現在人的面容上,而面容又是動作的先兆,於是從中可知人的內心活動。

(九)人的語言也可判斷人心理狀態,寬宏的人則言語緩慢,心胸狹窄的人則言急。因此從人言語快慢可知人心理狀態如何。

對於劉邵所說的九質之徵,牟宗三認為,品鑑之內容締結重重,互相出入滲透,而無窮無盡,因此,徵亦無窮無盡,質亦無窮無盡。此言九者,不過概略而已。(參見牟宗三所著《才性與理》第五十五頁)

牟宗三的這種主張極有道理,如果不從這方面去解釋,劉邵的九質之徵難以心神領會。根據劉邵的主張,神必須平淡,精必須智明,筋必須勁精,骨必須植固,氣必須清和,色必須愉悅i儀必須肅正,容必須端直,言必須和緩,這才順乎五行,合於五體,並具有五質又兼五常,才是真正意義上有才能的人。否則,九徵有連,即五質有雜,五質有雜,即五常有變;五常有變,即情性有乖;情性有乖,即人物有偏,亦即所謂偏雜之材。

總而言之,識人必須從外到內去認識人的質性,也就是從外表的儀態,容貌,聲音,貌色,眼神求其內在的神髓,這裡我們舉九方皋相馬的例子來說明。

九方皋是相馬的高手。伯樂推薦他為秦穆公去尋找好馬。三個月之後,九方皋回來向秦穆公報告說:“找到一匹千里名駒。”秦穆公問他:“是一匹什麼樣的馬呢?”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黃色的母馬。”派人把馬買回之後,發現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為此,秦穆公很不高興。埋怨伯樂推薦的九方皋木可靠,伯樂不慌不忙解釋說:“九方皋相馬是看馬的(天機),得其精而忘其雞,識內在的神髓而忘外在毛色與雌雄。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因此,他才會把馬的顏色與雌雄都弄錯了。”秦穆公派人試騎,結果證明是難得的好馬。

聞道國學:中國古代相人術-從九個方面去觀察一個人

識人與相馬一樣,必須去認真領會人的內心世界,不能根據衰面現象,而要根據外表瞭解其內涵,這樣才能算是有認識人的本領。

人分五個等級

三度不同,其德異稱偏材荷一至之名,兼材居德儀之目,兼德體中庸之度、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猶百工眾技,各有其名也;兼材之人,以德為目仁義禮智,得其一目;兼德之人,更為美號道不可以一體說,德不可以一方待,育萬物而不為仁,齊眾形而不為德,凝然平淡,與物無際,誰知其名也。

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居中履常,故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大仁不可親,大義不可報,無德而稱,寄名於聖人也。具體而微,謂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稱也[施仁以親物,立義以利仁,失道而成德,抑亦其次也。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徒仁而無義,徒義而無仁,未能兼濟,各守一行,是以名不及大雅也。一徵,謂之依似依似,亂德之類也絕訐,似直而非直;絕宕,似通而非通。一至一違,謂之間雜;間雜,無恆之人也善惡參渾,心無定是,無恆之操,胡可擬議。無,恆、依似,皆風人、末流其心孔艱者,乃有教化之,所不受也。末流之質,不可勝論,是以略而不概也[蕃徒成群,豈可數哉。

[註釋]

三度,指中庸、德行、偏材等三種人。

依似,指似是而非又不明不白之人。。

間雜,指沒有恆性的人。

風人,指虛偽之人。

末流,原指衰亂時代的不良風習,這裡引伸指依似間雜之人。

[解析]

本段作為本章的總結,根據五行把人物劃分為五個等級,它們是中庸、德行、偏材、依似、間雜五等人,而其質性人格也有聖人、大雅、小雅、亂德、無恆等五類之別。

第一等人:中庸——九徵皆備,兼德美號—,聖人之目(全材)

第二等人:德行--具體而微,以德為目——大雅之稱(兼材)

第三等人:偏材——一至之材,以材自名一小雅之質(偏材)

第四等人:依似——一徵形似,似是而非——亂德之類(風人)

第五等人:間雜—一至一違+搖擺不定——無恆之人(風人)

有關全材(中庸)、兼材(德行)、偏材等三度,在前面幾段中已經解釋過了,這裡不再重複。另外還有一種人行為廉潔,眾人都喜歡他,並且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較高,其實他是與世俗合,汙周流的人。中論·考偽雲:“鄉愿亦無殺人之罪也,而仲尼惡之,何也?以其亂德也。”因為依似亂德,所以孔子最討厭這種人。

問雜之人常搖擺不定,人云亦云。今天說這樣,明天說那樣,毫無主見目標,更不知自己往哪個方向努力,整買所事事誓,一事無成。

風人在劉邵所處的東漢時代,則主要指許多假仁假義、欺世盜.名之偽君子。因為當時的孝廉風氣還是很盛行的。

舉一個實例來說明。《後漢書·陳蕃傳》有下列的記載:陳蕃擔任樂安太守時,轄區看個名叫趙宣的人,雙親亡故之後,因為在暮中服喪守孝二十多年,所以成為人人皆知的大孝子。有人把趙宣推薦給陳蕃。見面之後,陳蕃間起趙宣的狀況,結果發現趙在服喪期間生了五個孩子(這與當時風俗相違背),於是陳蕃大怒,把這個假孝子關起來治罪。

移步到評論區留言與小道討論

吾輩皆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勿惡言相贈,若是批評指教,虛心受教,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