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開元十九年(731)的秋天,已是而立之年的李白,在長安盤桓一年卻求仕無門,只能怏怏地離開,向東徐徐而行。

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來長安之前,他曾是那樣的意氣風發,自詡“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上安州裴長史書》),可是如今鎩羽而歸,內心煩悶之情難以言表。

往事,不堪回首呵!

數年前,李白還是蜀地的一位少年,為了胸中的抱負,他高呼“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別匡山》),毅然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如今想來,真是恍如隔世。

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回身西望,他的目光穿越了長安的玉宇瓊樓,望向了蜀地的重巒疊嶂……兩種記憶的交融,兩種情感的碰撞,化為鮮活的詩句,在他的胸中跳躍翻騰,最後噴湧而出,冠絕古今的《蜀道難》誕生了——

噫籲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氣勢磅礴地再現了蜀道的崢嶸崔嵬、崎嶇峭拔,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開篇“噫籲唏,危乎高哉”七字,如閃電破空,撕開暗夜。緊接著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九字,又如驚雷乍起,情緒瞬間達到頂點。

如果是普通詩人,斷不會如此開篇,以免後文情緒難以承接,可是李白偏偏不落俗套,他隨後筆鋒一轉,開始轉向神秘悠遠的神話傳說,以時空上的遽然擴展,為情緒的進一步發展找到了依託。

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接下來,詩人再以誇張雄渾的詩句,介紹蜀道的歷史、描寫蜀道的兇險,通過“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但見悲鳥號古木、愁空山”“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等生動的詩句,為蜀道營造了一種神秘而壯美的氛圍,烘托行人的恐懼與敬畏。最後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戛然而止,餘音不絕。

李白最“高冷”的一首古詩,讀來蕩氣迴腸,提升人生境界!

《蜀道難》文氣縱橫、想象宏闊,全詩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流淌著一股浩然氣。蜀道雖難,卻也催人奮進,古往今來,無數失意者從中找到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李白之後,再無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