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赤壁》(杜牧)阅读赏析题汇编

八上语文:《赤壁》(杜牧)阅读赏析题汇编

八上语文:《赤壁》(杜牧)阅读赏析题汇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的遭遇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

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形象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八上语文:《赤壁》(杜牧)阅读赏析题汇编

(8)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叙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

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1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示例二,答:不好。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这一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以小见大, 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14)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16)“前朝”在这里是指三国时期或赤壁之战时期

八上语文:《赤壁》(杜牧)阅读赏析题汇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