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进出口数据均超预期

海关总署2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1.5万亿元,增长13.9%,预期增3.8%,前值增0.2%;进口1.23万亿元,增长2.9%,预期降1.9%,前值降3.1%;贸易顺差2711.6亿元,扩大1.2倍。按美元计价,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959.8亿美元,增长4%。其中,出口2175.7亿美元,增长9.1%;进口1784.1亿美元,下降1.5%;贸易顺差391.6亿美元,扩大1.1倍。进出口数据均远超市场预期。


【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尽管进出口增速远超预期,我们认为,对2019年的贸易形势仍需冷静看待。就1月数据而言,表现良好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由于春节的存在,1、2月贸易数据往往波动较大。考虑到2018年春节位于2月中,2019年春节位于2月初,春节错位导致贸易商提前报关可能是1月进出口数据表现良好的一个原因。这一猜想有待2月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第二,人民币整体在2018年下半年呈贬值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自2018年6月的126.43最低下降至2018年11月的121.80,贬值3.56%,12月小幅反弹至122.73。考虑到从贬值到出口的传导时间,贬值效应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第三,此前12月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为负,从金额看,也低于11月数值,而往年12月往往是贸易增长较快的时期。我们推测,由于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导致2018年12月进出口增速偏低,而1月以来,中美贸易谈判明显出现缓和迹象,导致贸易金额有所上升。如果将12月和1月合并考察,则出口增速为同比增长1.8%,进口同比下降4.5%。

从全球经济数据看,目前主要国际组织对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仍在下调。1月全球PMI继续表现不佳,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并未解除。外需的疲弱也意味着2019年的贸易形势仍有不确定性。


【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贸易冲突不利影响仍需重视,但亦不必过分悲观

从主要贸易伙伴看,以美元计价,1月对美出口365.4亿美元,同比下降2.8%,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3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增幅较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29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增幅较上月扩大7.2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131.5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幅较上月扩大6.6个百分点。除美国外,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有较大幅度改观。由此判断,春节效应和汇率因素可能是1月数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出现缓和迹象。但我们维持此前的观点,中美之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博弈将在中期延续,即使达成局部协议,未来摩擦仍可能继续。因此,2019年中美贸易谈判的进程仍是出口端不确定性的来源。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也不必因贸易冲突的存在而对2019年的贸易形势过于悲观,仍应冷静关注基本面的变化。

从近年来对贸易的拉动作用看,2018年,中国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9.9%,增幅较2017年扩大2个百分点,但增长主要来自东盟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东盟对出口的拉动作用2018年为1.75个百分点,较2017年增加0.65个百分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出口的拉动由负转正,由2017年的拖累0.4个百分点转为正贡献1个百分点。美国、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出口的贡献依然显著;但从二阶角度看,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基本保持不变。


【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从进口看,2018年,中国美元计价的进口同比增长15.8%,增幅较2017年回落0.3个百分点,但美、欧、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对进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均有明显回落,对进口增长贡献上升的主要是东亚的其他经济体,如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银宏观:1月贸易数据点评】冷静看待良好的贸易数据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贸易的增量已经更多来自新兴经济体,我们此前的报告对此亦做了专题分析(见 )。在此背景下,除非中美贸易冲突激化,出现全球经济体被迫“站队”的极端情形,否则,对贸易冲突的影响仍需重视,但不必过于悲观,而应更多关注未来基本面变化对贸易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