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开播至今收视话题持续走高。随着明兰成功捕获张家嫡女这个闺蜜,明兰在内眷中的地位也日趋稳固,有了老英国公夫人的背书,自然附和小秦氏的人也就少了。毕竟内宅的事情哪家心里都有数,不过就是为各自利益抱团站队,风向变了,人心也就变了。而宅邸暂时安稳的顾侯府,主要矛盾自然就转移到了朝堂之上。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如今的朝堂问题无非是皇帝和太后两家的夺权。皇帝乃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可惜根基太浅。太后则是树大根深,拥权自重。这次两边借着是否称舒王为皇考的问题展开了争斗,其实就是皇帝要稳固自己一脉的皇权。如果只称先帝为皇考,将来立储,太后就可以要求立邕王的子孙继承皇位,因为也是名正言顺。而这显然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以孝为名要将自己的父亲舒王追称为皇考也算是合情合理。朝堂上,韩相公,范相公这样的阁老重臣都是明白的。这才是社稷稳固的基本,所以都支持皇帝。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本来这是一场很正常不过的权力斗争戏,但是网上却一直有不少评论说齐衡好刚好帅,这是什么奇怪的画风。齐衡帅是真的帅,刚却不一定。齐衡说到底不过也是站队太后 维护自己的宗亲利益。毕竟平宁郡主是太后身边养大,自己也是受太后提拔。如果非要说刚,那也是刚错地方。为了太后和皇帝的内宫争斗,煽动群臣请辞合适吗?皇庄里面欺男霸女搞腐败的你不去进谏,后宫干政强霸玉玺你不去进谏。在这里跟着太后扰乱朝纲这么刚,自私是有的,为黎民百姓谏言实在是没有看到。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其实这样没什么,都是有自己的立场考量,适当的为太后说话是可以的,但是搞出集体请辞这样的戏码,真是忘了言官的本分。言官乃是为天下言,而不是为一家言。齐衡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话,真是让人不爽。像顾二叔,韩相公一样堂堂正正的为社稷站队,这才是刚。或者像盛家父子干脆躲一边不说话也可以。像齐衡这样以黎明百姓之名 为自己代表的团体谋利益,真是很虚伪。信誓旦旦的说“失天下望”,如果天下黎民知道谏院这么多人,都只为太后说话,一个为他们说话的都没有才是真的失望。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最后,其实朱一龙扮演的齐衡可以说演的非常好,就是典型的贵族公子。出生名门自带骄傲,也很努力,但是始终是家族荣辱高于一切。平时待人谦和,但是涉及根本利益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这也是知否这部戏精彩的地方,所有角色都有自私和弱点,但是也有光环。

知否:齐衡怒刚皇帝,只为太后,这样做言官真的合适吗?

所以请不要把齐衡往完美人设上去带节奏,这是在毁了这部戏,也是毁了演员的付出。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