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刷屏了。

北京一位攤煎餅的大媽和顧客吵了起來。大媽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一個月賺三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此言一出,立馬震驚全國:月入三萬!有人為大媽點贊,有發朋友圈的,但評論最多的,還是很多人的羨慕與失落。

其實,很多人不自覺的和煎餅大媽比收入,其實正是反映了他們的自卑,他們困惑,為什麼自己的收入,居然不如一個攤煎餅的大媽呢?

這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困惑,實際上已經說明,他們缺乏了人生最重要的三種能力。而缺乏這三種能力,你就像一隻井底之蛙,永遠不可能跳出貧窮這口井。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踏踏實實工作的能力

踏踏實實是一種能力。缺乏這種能力,而你又處於給別人打工的境界,可以說你的前途基本是沒有了。

之前我在在一家國企上市公司工作,公司都會接收一批大學畢業生。實習期三個月過後留下來的人寥寥無幾,因為公司的規定是每一位員工都要從基層做起,都要從三班倒的崗位做起。就這一條,讓很多所謂的天之驕子打了退堂鼓。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性講這樣的話:

這事不是我幹不好,而是我懶得去幹。

我要是乾的話,肯定比他做得好。

世上哪有這麼多你想當然的好事?說實話,這一生你過不好就是怕吃苦。現實中,沒有一種工作不辛苦,沒有踏踏實實工作的能力,你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

2013年我曾經在一家飼料企業做銷售,這個行當一般人是做不了的,每天要下到農村,進到又髒又臭的養殖場裡,出來的時候經常滿腳豬屎。經常面對很多刁鑽的養殖戶,一不留神,還讓看門的大狗攆的抱頭鼠竄。我記憶最深刻的是2013年的冬天,北方的農村,一到這個季節就開始颳大風,穿再厚的衣服也能吹的透。我那時候沒有駕照,去田間地頭的養殖場基本就靠兩條腿,如果那時候有微信運動每天記錄步數,我一定每天都是朋友圈第一。即便每天這樣辛苦的跑在市場的一線,但是依然業績不夠理想。四個月的時間裡,基本都沒啥銷量。每天住在又黑又冷的小出租屋,開始兩個月每天兩頓麵條,後來交完房租身上連50快都不到,每天就是饅頭鹹菜。就這樣生生堅持了四個月,這四個月的時間雖然沒開單,但是我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在第二年的開春展銷會的時候,我一下子邀請了幾十位客戶參加,兩天的展銷會下來,我一共簽了一百多萬的訂單。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個人只有經歷過臥薪嚐膽的苦難,才能獲得人人羨慕的成就。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不斷學習成長的能力

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知識每年在以至少10%的速度增長。你如果沒有不斷學習的能力,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後一定是走進死衚衕。

諸如雷軍,馬雲,馬化騰此類的大神,也不敢說放棄學習。

成長之路沒有盡頭,只有不斷成長,才有能力把握這個時代的脈搏!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起點比較低的,剛開始沒那麼厲害,但只要你不斷成長,不斷奔跑,不斷改變,發現更多的可能,就能找到自己喜歡、擅長、又有價值的事做,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

我認識一位小夥,也是一位不甘心的打工仔。每天除了工作,業餘時間還去兼職擺地攤,晚上收攤之後,還要看兩個小時的書。這樣堅持了三年,當上了公司的業務總監,最近又被派到南方負責一家分公司。前兩天和他聊天的時候已經成為集團的持股高管。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學習成長的機會,自己要逼著自己學習。

我常說一句話,不怕起點低,就怕不成長。

所以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成長,變得值錢起來,是麻雀變鳳凰的前提。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三種能力,讓你跳出窮人的圈子

抓住機會的能力

其實從改革開放這幾十年的時間,一個又一個無數的風口都在一直不斷呼呼地刮。可是有些人就是視而不見,選擇性忽視。機會過去了很多人後悔莫及使勁拍大腿:早知道這個賺錢這麼簡單,我當初肯定幹。說你們啥好呢?知道有句話叫馬後炮嗎?

這幾年的自媒體,互聯網,區塊鏈,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暴富的神話。好吧,如果你覺得這些門檻有點高,專業性比較強,我再給你舉幾個最簡單的。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下海經商,其實說的是下海,很多人都是從擺地攤開始。不需要啥技術,也幾乎沒啥本錢,只要隨便找個市場,隨便擺個地攤,隨便賣點啥,哪個不是百萬富翁了?

上個世紀末,股市剛剛開始,不管你會不會炒股,只要敢去把錢放進股市,隨便買幾支股票,沒有不漲的。

進入21世紀,中國的房地產穩穩當當一年百分之十幾的上漲,請問你手裡現在有幾套房?

這幾年火爆的直銷和微商,同樣也是門檻低,收益高的老百姓致富的平臺,可是很多人看不起,看不懂,當成妖魔鬼怪般唯恐避之不及。看到別人成功的時候,你方才醒悟和驚呼——晚了。

我現在碰到任何新生的事物,當我還無法完全理解的時候,我第一反應不是用傳統的觀念去質疑,而是帶著的好奇心,去了解,去思考,去請教,去找到存在必定合理的邏輯。

這樣,你就有可能比大多數人,更快一步找到風口,更早一步採取行動。

而大多數人,卻只能活在當下,而無法擁有未來。因為陌生的未來才是現在,而你熟悉的現在,已經成為過去。

窮人不僅極力反對新生事物,更要命的是,他會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和論點,去否定新事物,以滿足自己所謂“正確”的虛榮心。這個其實是最害人的。

比如別人的突然成功,你不認為是背後的努力和眼光,而認為是運氣或巧合,表示不屑,總覺得“我要是做的話,比他強得多”

當新生事物和大腦原有的思維方式產生衝突,做否定的結論實在太容易了,意味著大腦可以不用思考,繼續安逸,還可以舒舒服服地走原來的路;但是如果新鮮事兒和原來的認知衝突,你試圖說服自己否定自己的話,不僅打擊自信,還要費心費力的去探究,太累了,太辛苦了。

所以,對新生事物的否定,實際上是你內心的自卑和脆弱,因為弱,所以不敢去嘗試。

窮人之所以是窮人,不是缺錢缺機會,而是缺乏更大的勇氣毅力和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