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屆奧斯卡: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

策劃人語: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於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揭曉了獲獎結果。最佳影片獎由喜劇片《綠皮書》奪得,該片還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配角獎。阿方索·卡隆導演的《羅馬》則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外語片三個獎項。《波西米亞狂想曲》包攬了剪輯類的兩個獎項和最佳音效獎,《黑豹》拿下三項獎項,打破了超級英雄電影在奧斯卡上的紀錄。拉米·馬利克因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表現獲得最佳男主角,奧利維婭·科爾曼因在歷史劇《寵兒》中的表現獲得最佳女主角 。此外,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

《綠皮書》:跨越種族與階級的友誼故事

最佳影片由《綠皮書》斬獲,該片也收穫了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男配角獎。

電影《綠皮書》的片名,靈感源於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於上世紀60年代出版,當時美國南部城市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書裡標註了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而電影裡的兩位主角也隨著綠皮書所標識的路線展開旅途。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託尼,被聘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爵士鋼琴家黑人唐的司機。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巡演路上兩人展開一段跨越種族與階級的友誼故事。

在題材上,以黑人為主角、反映種族問題的喜劇溫情片,是這幾年好萊塢喜劇的一大法寶,也幾乎是每年奧斯卡頒獎季的常青樹。從《幫助》到《隱藏人物》,再到今年的《抱歉打擾》和《黑色黨徒》,都是票房和獎項雙豐收。而在《綠皮書》中,編劇則以公路片的形式,給該題材喜劇注入了一股新活力。與一些同類題材影片相比,《綠皮書》探討的主題更寬廣,關於偏見,即“刻板印象”。片中講的不僅僅是白人對黑人的偏見,也是黑人對白人的偏見。兩位角色的膚色、社會階級、教育程度和性取向、性格的差異,在曲折旅途之中因為摩擦而逐漸消弭。

影片表演也是一大亮點。最佳男配角的飾演者馬赫沙拉·阿里,在影片中有黑人、音樂家兩重身份,既有外部社會壓力,也與種族格格不入,並時常陷入自身性格的糾結,阿里把影片中人物詮釋的非常出色,男配角獎實至名歸。這是阿里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上一次他在《月光男孩》有著精彩表演已斬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開機前九個月,阿里就開始跟維果探討劇本,本來就有鋼琴基礎的他提前三個月集中練琴,片中多次鋼琴獨奏都是他親自完成的。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羅馬》:穿越時空的記憶

墨西哥影片《羅馬》(Roma)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還有最佳剪輯三項奧斯卡獎。這是阿方索·卡隆在繼2014年憑藉《地心引力》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後,再次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羅馬》的故事發生在導演的故鄉——墨西哥城一個叫做“羅馬”社區的中產家庭。年輕女傭克里奧在僱主索菲亞家中工作,索菲亞的丈夫長期在外,克里奧照顧索菲的四個孩子。在一場意外中,克里奧失去了孩子,而索菲亞的丈夫因外遇離開了家庭。兩位女性在艱難中相互支持,繼續生活。同時,影片還描繪了墨西哥白人社區中白人和原住民傭人的關係圖景。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作為一部黑白片,《羅馬》在當下電影中,風格顯得有些脫離主流。實際上,它是墨西哥導演以自己兒時記憶鑄成的影片。為了還原時代感,阿方索·卡隆復建了一個街區,片中大部分場景源於他自己的回憶,相當多的傢俱由他親自走遍墨西哥收集而來。精心搭建的場景和考究的鏡頭調度,讓全片充滿一種細膩可感的懷舊氛圍。

影片的攝影技巧比較突出,其中有非常多的長鏡頭片段,大多都是將鏡頭固定在一個地方,讓鏡頭跟隨主角步伐,左右旋轉。表面上看非常普通,但通過與角色的調度進行配合,就會產生非常奇妙的效果。比如在一開始,可里奧在院子裡和屋裡來回穿梭做家務,而鏡頭僅僅固定在一個點上,就能看到她在兩個場景之間來回穿梭。同時,通過窗戶、門,我們在院子裡能看到她在屋內做事,在屋內的時候也能看到她走過院子,方形的框架,讓銀幕內產生了另一個銀幕。這是一種非常高級且樸實的表現手法。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導演阿方索·卡隆表示,“這部影片描述了我生命中的那段歷史,深深刻下的社會與時光,如留下的傷疤一般,讓我們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發生轉變。時間和空間包含著我們個體,既定義了我們,也將我們與同一時空下的他人聯繫起來。這是一次關於墨西哥社會階層的探索,其中的等級與種族問題盤根錯節;但首先,這是一幅養育我、與我有著親密關係的女性們的肖像畫,它關於了愛的識別,穿越了時間、空間與回憶。”

《包寶寶》:流淌在美食與家庭中的愛

由石之予擔任編劇和導演的《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該短片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講述的是一位加拿大華裔女性和一個神奇地“活過來”的“小包子”的故事。導演石之予解釋說,《包寶寶》的英文名為《Bao》,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影片講述了一位空巢老年華裔母親的故事,當她的一隻小包子“活過來”之後,她又做了一回母親。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短片的背景設定在多倫多唐人街,石之予與藝術指導劉碧青一起,多次在唐人街藝術採風。從背景中的多倫多國家電視塔、唐人街菜市場的標牌,到點心店牆上的財神掛曆、家裡廚房的醬油辣椒醬、碗碟的花紋樣式,都是從觀察中得來的,細節十分逼真。

近8分鐘短片,沒有對話,通過中國風格的音樂,或舒緩,或躁動,或輕快,來推進故事情節發展。這位移民母親看到自己包的包子先是有了神態,然後長出了手腳;母親的態度也由之前的恐懼變為驚訝、試探、欣喜……最終無限欣慰滿足地將這個小包子抱在懷中。短短几個畫面,將一位期待成為人母的女性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美食、家庭、愛這三種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被導演石之予用充滿中國元素的故事串連在一起,生動再現了親子關係的苦和樂。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這部動畫短片也是關於愛與成長、親情與理解、包容與放手的故事,是對華人移民家庭在中華文化大背景下,在異鄉如何看待和接受子女成長以及兩代人之間關於文化與融合的解讀。母親和Bao之間的故事,似乎在每一個華人家庭的現實生活中都真真切切地存在。

導演石之予出生在中國重慶,年幼時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包寶寶》的靈感來自她個人的成長經歷和對美食的熱愛。石之予說:“很多中國人不習慣用語言來表達愛,而是用行動。所以我希望這是一個‘視覺’的故事,人物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情感。”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金融時報客戶端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

第91届奥斯卡: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