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孩子說“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身為父母,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孩子有下列情況?

  • 晚上經常莫名驚醒,繼而大哭?
  • 極度害怕黑暗、某些動物、有些圖案?
  • 總是粘著媽媽,和媽媽分開就會異常焦慮?
  • 不喜歡陌生人觸摸、擁抱?

老人們遇到這些情況,往往會用傳統的方式,晚上在床邊叫幾聲孩子的名字,說是要把孩子“叫回來”。然而,這些現象背後的真實原因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傳統的方式”並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

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逐步脫離父母而形成獨立的自我的過程。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更篤定的跨越人生中的溝溝坎坎,形成自己的獨立而健全的人格。

你的孩子屬於什麼樣的依戀模式呢?

當你的孩子說“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心理學有一個很有名的關於依戀模式的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的安全感。

我們知道,孩子小的時候,如果母親離開會引發他們的焦慮情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分離焦慮”。然而,不同的孩子面對分離會有不同的表現。一般來說是4個模式:

第一種模式:安全型依戀。

孩子和媽媽分離,會非常焦慮。但媽媽迴歸,孩子會衝向媽媽,焦慮情緒很快緩解。

第二種模式:迴避型依戀。

孩子和媽媽分離,孩子繼續玩自己的,看上去若無其事。實則內心焦慮。

第三種模式:焦慮型依戀。

孩子和媽媽分離,孩子非常焦慮,媽媽迴歸後也無法緩解。

第四種模式:紊亂型依戀。

孩子沒有建立固定的反應模式, 在這次母親分離時會表現為迴避型依戀,下一次則是焦慮型依戀。整體的回應不太有辨識度。

研究發現,孩子的反應與照顧者有密切關係。如果孩子焦慮,發現母親沒什麼反應,孩子可能會形成迴避型依戀模式。母親的氣質對孩子的“依戀模式”,也會有所影響,焦慮的母親的孩子更容易是焦慮型依戀。

不過心理學家也表示:沒有必要過分的去解讀實驗結果。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質決定了孩子的不同依戀模式。比如,在德國,因為國家文化崇尚堅韌,因此迴避型依戀模式的孩子數量要比美國要多。此外,那些屬於焦慮型依戀的孩子,他們將來未必形成焦慮型人格,可能只是需要父母多一點的關愛。

心理學實驗不可能非常精準的反映出方方面面的情況。作為我們這些老母親總歸要防患於未然。不妨以這個實驗為契機,看一看你家孩子的反應。如果他屬於迴避型人格,那我們也就要讓他學會不要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如果他屬於焦慮型人格,我們就要給他更多的愛。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特質,但我們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他最好的愛。

信任的親子關係 ,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當你的孩子說“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研究發現,童年的經歷對於一個人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強調:嬰兒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信任問題,尤其是對母親的信任。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支持和關愛非常重要。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不論發生任何情況,父母都會站在他身邊,保護他。

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孤兒院的孤兒情況就是明證。當時,羅馬尼亞經濟社會出現問題,孤兒院收養的遺棄孤兒激增。這些孤兒的照料者不停變化,基本不與他們交流。等到這些孩子長到3、4歲時,人們發現:這些孩子很多還不會說話,在智力、與人溝通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部分孩子被英國中產階級收養後,6歲逐漸趕上了同齡人,但有些仍然遠遠落後於同齡孩子。人們發現,這些孩子在孤兒院時間越長,出現的各方面問題就更多。

在《寶寶也是哲學家》一書中,作者高普尼克用了一段非常詩意的文字:

我無法斷定我的兒子長大成人後會有何境遇,我不知道他是否會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讀,也不確定他是否會娶到一個好妻子。但是,我卻能夠決定當他還是孩子時所發生的事情,我可以確保帶他去綠樹成蔭的操場上玩耍,並且讓他進入一間有很多沙箱、寵物金魚、玩具的幼兒園;我可以保證他有機會在海邊野餐,在壁爐的火光前喝熱巧克力。

所以,下一次,當你的寶寶對你說:“媽媽,我怕。”如果他真的很害怕。你什麼都不用說,只用緊緊的擁抱住他,用充滿愛意的語言告訴他:“孩子不怕,爸爸媽媽都在這裡。沒有什麼能傷害到你。

對症下藥,恐懼真的沒那麼可怕

當你的孩子說“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害怕的事情,比如害怕閃電、黑暗等。對此,父母可以採用引導而不勉強,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

1.承認孩子的感受

回想我們自己,我們每個成年人在自己成長的階段中,也會有恐懼的事物,這都很正常。對於孩子害怕的事物,我們沒必要大驚小怪,也沒必要立刻糾正,要承認孩子的感受。

2.給予孩子切實可行的引導

現在的信息發達,父母們可以通過電視、書籍等對孩子正向引導。

比如,我家小朋友怕黑,我就準備了《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動畫片,其中《閣樓上的大怪獸》講黑暗和恐懼的。大頭兒子聽見閣樓上的聲響非常害怕,他拿了照相機拍攝,發現閣樓上根本沒有什麼大怪物,那不過是老鼠。

教育家陶行知說“孩子人小心不小”。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他可能一時無法接受,但潤物細無聲,漸漸地他自然貴感受到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可怕。

3.理解有些恐懼需要時間和愛來消弭

雖然我們非常寶貝孩子,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些突發的事件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而我們努力也許一時並不能消散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比如親人的離世等。對此,除了求助心理醫生,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愛而不是苛責孩子,等待時間和愛去平復孩子的情緒。

擁抱自然和人文,接受傳承的力量

等孩子稍大些,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大自然走走,讓孩子更多的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此外,戶外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品行,有助於他們克服內心的恐懼。

當你的孩子說“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被孩子用人文精神滋養的孩子,更能擁抱自己的內心小孩。科普書中關於電閃雷鳴和一些自然知識的內容能幫助孩子們釋疑解惑。人文書籍中《活出生命的意義》等書籍更能讓他們勇於面對生命中的挫折和苦難。

——我是熊二孃。我的媽媽姓熊,我的孩子喜歡熊二,所以我給自己起名熊二孃。如果我的答案或文章能幫到你,不要吝嗇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