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在如今的青州市區,有一條巷子名曰“夥巷”,當地人取其方言之意,解釋為“噶夥”(即搭夥的意思,意為共同做一件事情)讓出來的巷子。

據說,夥巷街原為南宅馮府與北宅房府的“夥牆”,二府共用,但因一家重新修復府邸而產生了矛盾,雙方各執一詞,都認為有理,都想多佔一些宅基地,互相正直不休,馮、房二府的管家便告到了青州府衙。

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青州夥巷街配圖

時任青州知府恰恰是一個明事理的主兒,知府邀請二位管家擇日到府中一敘,並下函令益都、壽光、樂安和臨淄的縣太爺一同陪客。

請客那天,青州知府早早命下人準備好了一些飯菜直接端上了桌子,奇怪的是桌子上的飯菜皆是生的,有帶血的牛骨頭,活蹦亂跳的壽光梭子蟹,還有一些時令果蔬,並且在客廳門口支起了兩口大鍋,油鹽醬醋和蔥薑蒜料一應俱全。

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夥巷配圖

時至晌午,客人相繼而來,見到了知府大人這般伺候,都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賓主落座後,青州知府發話了,說馮、房二位大人均在京中任職,地位顯赫,馮府的主任馮溥是當朝閣老,而房府的主人房可壯乃是左都御史,一個小小的州府不敢得罪兩位大人,自然不敢公斷,而請諸位前來,則是想將此事化了,不要驚動京城高官,大家一起做個見證。

青州知府說,馮、房的兩位管家都是伙伕出身,在壽光縣的羊角溝港打過擂臺,一個是山外山的主廚,一個是樓外樓的主廚,如今來到了青州城裡,又都成了地位顯赫之家的大管家,而且是鄰居,不得不說是前世修來的緣分。

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馮溥影視形象

原來這馮房的二位管家,都是落第的舉子,後因生活所迫,相繼到壽光縣羊角溝謀生。當時的羊角溝,是山東省最大的海河聯運港口,帆桅林立,商賈雲集,初具規模。二人都是從小夥計幹起,加上勤奮好學,受商賈氣息影響將手藝血精並作為安身立命的一個保障。馮府的管家在羊角溝壽光迎賓大街的南頭山外山飯莊做大廚兼管家;而房府的管家在壽光迎賓大街的北頭樓外樓酒樓做大廚兼管家,兩家飯館唱對頭戲。

青州知府命二人各起一鍋爐灶,將飯桌上的生菜炒熟,誰的飯菜評價高就判定誰有理。二位管家連忙下手,拿出了自己的絕活,幾盞茶的功夫,桌上的生菜已全部變成了熱騰騰的美食。知府讓四縣的縣令品嚐評價,結果壽光和樂安的縣令喜歡鹹口和海鮮,鍾情於馮府管家的手藝;而益都和臨淄的縣太爺卻偏甜口和醬肉,遷喜房府的管家。因為知府大人準備了八個菜,兩邊的知府各喜歡四個,仍然不決高下。

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房可壯圖

其實這本身就是青州知府做的局,刻意準備了八道風格有名下差異的兩種口味的菜,壽光和樂安沿海自然會選擇鹹鮮,而益都和臨淄是內陸而鍾情於甜醬,四個鹹鮮、四個甜醬,就是要分不出勝負。宴請期間,青州知府又知二人在壽光期間關係不錯,同為落第舉子,讓二位管家談了些當年互幫互助的往事,最後令二人同作了一首打油詩:

山外青山樓外樓,兩家飯館作對頭;南來北往都是客,愛去哪頭去哪頭。

青州“夥巷”的傳說,是個飽滿而美麗的故事!

夥巷配圖

二位管家也都是明白人,離席後各自給主任送了一封信,講述了青州知府的宴請一事,馮溥和房可壯也各自回信,均說要善鄰而居,於是各家均退後幾尺,便形成了今天的“夥巷”。

青州知府也因明事理,能公斷得到擢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