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縱然你不通曉文學,也一定讀過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縱然你不瞭解歷史,也一定聽過說法“王與馬,共天下”。這裡的“王”指的都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王導王丞相。

王導,字茂弘,出身於魏晉時期著名的琅琊王氏,其家族勢力橫跨數代,權傾天下,不僅世代公卿,而且名人輩出,其中最為後世熟知的就是王導的侄子王羲之。

“書聖”王羲之因其舉世無雙的書法成就名垂千古、備受追捧,但若論政治影響力以及在魏晉時期的權勢,王羲之則不及其叔父王導的分毫。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那麼,王導到底何許人也?他又究竟有多牛光閃閃?我們不妨從一些歷史記載中尋找答案。

所謂的“王與馬,共天下”,“王”指的是琅琊王氏,也就是王導他們家,而“馬”則是“司馬”家,即司馬懿的後人、晉朝的皇室,他們“共”的,自然是東晉的“天下”。

司馬懿有一位曾孫名叫司馬睿,西晉滅亡後,這位兄臺之所以能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正是因為王導看上了他,並一手把他捧上了皇位,即晉元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古代講究“天賦人權”,作為尊奉禮法和正統的士大夫,王導縱然再牛也不能自己登基為帝,因為這會有損他的名聲。所以,王導只能從晉朝皇室中選擇新帝,而司馬睿恰恰就是那個幸運兒。

不過,司馬睿雖然根正苗紅,但其在百官以及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知名度卻遠不及王導。

話說司馬睿登基當日,王導作為首功之臣站在第一排第一位,但司馬睿仍覺得委屈了王大人,於是司馬睿對王導說:“王大人,要不你上來跟我一起坐吧!”王導倒也沒那麼不知輕重,他高呼惶恐,謝絕了皇上的好意。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再說東晉初年,在一次打獵活動中,王導與司馬睿並列而行,當隊伍經過人群時,百姓紛紛議論:“那小子是誰啊?竟然敢跟我們王大人並列而行?”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那小子”正是他們的皇上司馬睿。

實際上,王導雖然功高蓋主,但他在司馬睿面前還是非常講究“君臣之禮”的,所謂的“並列而行”也不準確,因為為了表達對皇上的恭敬,王導總是特意錯後半個馬身子,以突出司馬睿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老百姓不管那些,他們只認識王導,只尊敬王大人,而對皇上本尊司馬睿置若罔聞。

關於王導,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典故,即——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王導一世英名,一生富貴,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唯有間接害死了摯友周顗。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王敦叛亂時,王導非常堅定,斷然拒絕了王敦欲廢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但作為骨肉相連的堂兄弟,王導難免遭到皇上猜忌。為表忠心,王導每日都率宗族幾十人跪在宮闕外請罪,這日正值好友周顗入宮覲見,王導便央求伯仁(周顗的字)君前美言,但周顗卻擺出一副不加理睬的模樣,揚長而去。

其實周顗是一個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他表面上對王導恨鐵不成鋼,暗地裡卻極盡全力在皇上面前為王導求情開脫,並最終說服了明帝,救了好友全家上百口的性命。但對於之一切,王導卻全然不知。

周顗與皇上對飲大醉後出宮之時,王導一行人仍跪在闕外,王導見周顗搖搖晃晃走出來,再次上前央求他,周顗卻藉著酒勁故意說:“我就是要誅殺那些亂臣賊子,換取金印掛在手肘後!”如此一來,王導更加誤解了周顗,以為他是要殺了自己換取功名利祿,想起昔日二人情分,他心中不免頓生芥蒂。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場由做好事不留名引發的歷史慘案


後來王敦入了建康城,問王導該如何處置周顗,是給他高官厚祿,還是殺了他洩憤?王導對周顗仍心存怨恨,所以默不作聲沒有給出確切回答,於是王敦就殺了周顗。

周顗死後不久,王導在抄檢資料時發現了周顗寫給皇上的奏疏,其中言辭懇切,感人肺腑,字字句句都是為了救王導所寫。此時王導才知道自己誤會了好友,並最終釀成大錯,於是痛哭高呼道:“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注:

2、文中圖片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