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一桶金:靠兩次“玩陰的”走出稱雄天下的第一步

《明史·太祖本紀》記載:“至正十三年春,太祖收裡中兵,得七百人。子興喜,署為鎮撫。時彭、趙所部暴橫,子興弱,太祖度無足與共事,乃以兵屬他將,獨與徐達、湯和、費聚等

南略定遠。”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靠兩次“玩陰的”走出稱雄天下的第一步


這裡的南略定遠發生在元末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春天,這場戰役在規模上自然是無法與後來的諸多大戰相提並論,但它卻是朱元璋稱霸天下路上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大明江山的第一塊基石。更重要的是,南略定遠最能體現朱元璋的狠辣手段和過人智謀,是瞭解其人其性的最佳切入口。

至正十三年春天時,朱元璋已經脫離了他的老上級兼老岳父郭子興,帶著徐達、湯和、費聚等區區二十幾位將領出來自立門戶,手下的兵馬更是少到不值一提,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朱元璋離開了郭子興,連個立足的地盤都沒有,這是他急需解決的問題。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靠兩次“玩陰的”走出稱雄天下的第一步


朱元璋與徐達、湯和等幾個老哥們商量後決定,要拿下定遠城,作為自己的第一個根據地。但是,南略定遠是個大活,斷然不是幾十個將領和幾百個士兵就能搞定的,朱元璋必須擴充兵馬。但是,在短時間內召集到一大波有戰鬥力的人馬談何容易?正規渠道不行,朱元璋決定“玩陰的”。

在定遠城附近不遠處有個張家堡,那裡駐紮一支三千多人的隊伍,其大頭領是朱元璋的舊相識。朱元璋打起了這支隊伍的主意,於是以“敘舊”為名大設酒席,熱情款待了大頭領。大頭領萬萬沒想到這會是一場有去無回的鴻門宴,朱元璋在席間設計殺掉了大頭領,隨後全數收編了他的這支隊伍。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演講水平和收買人心方法都很高明,否則這支三千多人的隊伍縱然再孤立無援,也不至於輕易被他全數收編。不可否認,朱元璋確實有著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否則徐達、湯和等大將奇才又怎麼會甘願久居人下?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靠兩次“玩陰的”走出稱雄天下的第一步


拿下張家堡後,朱元璋手下共有四千多人,這讓他對南略定遠信心大增。但是,朱元璋當時還有一波勁敵,即屯兵兩萬在橫澗山的繆大亨和張知院。繆大亨是定遠本地人,張知院是元朝將領,此二人都是能征善戰又熟悉地形的狠角色,更何況其兵馬總數又是朱元璋的數倍,所以,朱元璋想要取勝並不容易。

正面對決沒有優勢,朱元璋決定再次“玩陰的”——夜襲。當然,正所謂兵不厭詐,在打仗中玩夜襲也不算什麼下三濫手段,就看你能不能出奇制勝。朱元璋的這次夜襲就非常成功,整場戰爭持續了還不到一天,就以繆大亨投降、朱元璋完勝告終。經此一役,朱元璋不但拿下了定遠城,而且又收編了兩萬人,勢力進一步壯大。對此,《明史》記載道:“計降驢牌寨民兵三千,與俱東。夜襲元將張知院於橫澗山,收其卒二萬。”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靠兩次“玩陰的”走出稱雄天下的第一步


成功南略定遠是朱元璋佔山為王的開始,從此以後,他才真正走上了問鼎天下的漫漫征程。朱元璋的手段和智謀也在南略定遠中彰顯得淋漓盡致,在元末那個亂世,如果沒有十分手段和十二分智謀,朱元璋也斷然不會成為走到最後的王者。

注:參考資料《明史·太祖本紀》、《明史·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二十二》,文中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