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經濟體共振:支付寶全球年活用戶10億背後

阿里巴巴经济体共振:支付宝全球年活用户10亿背后

提出下半場論的王興,還有一句被刷屏的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10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的確,在過去的一年中,互聯網人口紅利的結束和資本寒冬的週期性襲來讓從業者感受到了陣陣寒意,不斷有公司裁員、降薪、收縮成本的消息傳來。

但總有一些公司,走出了不一樣的畫風。

1月30日晚間,阿里巴巴2019年Q3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季度,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個億。支付寶還稱,未來幾個季度將繼續逆勢擴大投資,以抓住中國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中的戰略機遇。

很顯然,在諸多公司都在收縮投資的今天,支付寶選擇了投資未來,短期投入將進一步鞏固長期成長空間確定性。這與其過去幾個季度的動作保持了連貫,也為今天獲得10億用戶種下了因。

有人可能要說,10億用戶,沒什麼了不起的,微信和Wechat的全球合併活躍用戶,也是超過10億。

同樣是10億活躍用戶,為什麼我判斷支付寶這個活躍用戶更加有價值?核心邏輯體現在三個方面:用戶增長速度、含金量及協同效應。

一、超過50%的高速增長

簡單評價一下支付寶用戶的增長的基本特徵就是快。從最近幾期阿里的財報來看,支付寶的用戶數據增速顯得尤為突出。

首先看此前2018年11月2日阿里巴巴發佈的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的Q2財報,在該份財報中,其也透露了螞蟻金服的部分財務數據和用戶數據。而財報還特別指出,螞蟻金服在技術、場景和服務方面的佈局,給支付寶帶來了用戶數量增長的支持。

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支付寶的國內年度活躍用戶超過7億,其中70%的用戶使用3項及以上支付寶的服務。支付寶用戶數正以超過55%的增速逐年增長。

阿里巴巴经济体共振:支付宝全球年活用户10亿背后
阿里巴巴经济体共振:支付宝全球年活用户10亿背后

另外據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末支付寶用戶數量為4.5億,2017年末該數字規模達5.2億,即2017年一整年,支付寶用戶數量增加了7000萬。如今,單2018年前三個季度,支付寶的用戶數量就增加了1.8億,約為2017年全年增加用戶數的2.57倍。

此前據Questmobile推出的《移動網民習慣變遷報告》提供的數據同樣喜人,截至2018年11月止,支付寶月活用戶(MAU)已經超過6.5億,且仍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長。

另一個市場研究公司Trustdata的圖表更加直觀,其發佈的《2018年移動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在2018年12月的最新APP月活(MAU)排行中,支付寶首次超越QQ,成為國內第二大App。而翻出此前兩年的排名,可以看出,支付寶的用戶數量一年上一個臺階。對比Trustdata的2016年度報告,2年時間,支付寶作為非社交類App用戶規模增翻了一番。

當前國內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經進入尾聲,然而我們卻看到瞄準全球市場的支付寶在更寬廣的賽道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增長姿態,這種表現的背後一方面是基於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協同效應,諸如阿里巴巴在國內欠發達地區或是國際市場獲得了更多的新消費者,而另一方面支付寶的新增用戶也在不斷反哺阿里,在不斷豐富的場景和服務中,賦能阿里在業務實踐中更大的活力,兩者構築深度流量閉環,推動公司不斷實現層層突破。由此這種用戶的快速增長無疑也將是十分引人期待的。

二、來自下沉市場和全球市場的含金量

為什麼說支付寶所擁有的10億用戶的含金量會更大?當下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是,更多的App的用戶數都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移動互聯時代流量紅利終結之後,支付寶連續取得逆勢上升,就會顯得更加難得,證明了這樣的增長是有實際意義及實際需求的有質增長。

為什麼能這樣,這新增的用戶是從哪來的?其實可以看到是兩個市場:一個是下沉市場,現在各家App都在努力爭取的四五線城市甚至農村;一個是全球市場,是各家App都在努力開拓世界市場,提高全球滲透率。

另外一方面,在流量紅利終結後,支付寶的用戶仍存在長期逆勢增長的機會,主要是阿里巴巴找到了新的線下紅利,比如說新零售。最後,全景生態流量佈局成為支付寶新流量獲取的重要因素。從2018年開始,生態流量領域價值凸顯,當下的超級App正上演新格局下的全面競爭。

另外在全球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收窄的大背景下,支付寶能夠實現快速增長,這也與其不斷適應市場環境所做的調整有關。回想之前支付寶也一度因為微信紅包"偷襲珍珠港"後在做社交上東施效顰,並且取得的效果甚微。隨後其迴歸初心,重新把重心放在了支付上,不斷擴展場景對微信進行反擊,在用戶體驗和感知層面上深度探索,及時調整運營策略,並因此取得了不俗的戰果,無論是新增用戶數還是用戶使用頻次和粘性都得到了不斷提升。而這種增長的背後可以看出支付寶已經穩定了基本盤,構築了自身核心的底層商業邏輯。

所以,我們認為,支付寶的用戶只要能持續獲得增長,就能證明阿里巴巴的具有強大生命力商業模式及流量獲取的正確性或優勢所在。"唯有源頭活水來",過往移動互聯網的邏輯是"水大魚大",而現在及以後都會是"魚大水大",主導事物發展的邏輯變了,馬太效應一定會發揮出來。

三、支付寶和阿里巴巴生態圈正顯示出巨大的協同效應

過去多年,支付寶其實享受了很多來自集團的紅利,直到今天,支付寶也在享受著。當季,淘寶年度活躍消費者達6.36億,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大幅增加3500萬,其中超過70%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低線城市。這也顯示出淘寶進入低線城市、滿足首次或低頻用戶需求的努力收到成效。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全球範圍內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億,顯示出阿里巴巴經濟體強大的共振效應。而這種協同效應,也會隨著支付寶用戶流量的增加而相互助力,而到了10億數量級的用戶規模的支付寶也將對母集團公司產生正向拉動。

首先考慮到用戶規模到達一個量級,在互聯網強者恆強的效應以及用戶聯動機制下,其增長還將持續,由此來源於其他渠道的新增的用戶也將有機會下沉到阿里的生態體系中。諸如此前螞蟻金服公佈其面向B端推出的"多收多保"服務就已覆蓋超過2500萬家小微企業,另外這次阿里巴巴Q3財報還顯示,其連續6個季度以來,年度活躍消費者均保持2000萬以上的增長。透過此我們不難看到,支付寶強勁的發展勢頭為阿里巴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而未來兩者在新零售、全球化拓展方面相信還將會演繹更多精彩的故事。

而另一方面,隨著支付寶的不斷壯大,其也將有機會深度融入到阿里的體系之中。正如市場常常把阿里視作"帝國",在兩者如此高度一致的價值觀與目標之下,"帝國"具有卓越的組織和調動能力,凝聚力和戰鬥力也更為強大,這也更有利於其應對動盪而複雜的環境。因此,當螞蟻金服與阿里的業務高度融合、互相助力和補位時,也勢必產生越來越多的化學反應,並由此迸發出更強勁的爆發力。

結語:

眼下這個時刻,相對於短期利潤的增速,更能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最終還是更在意未來的巨大潛力,只有擁有未來場景的好公司才會有機會安然渡過寒冬。連未來都失去的企業,還談什麼短期效益。

未來是什麼,未來是更廣闊的市場、更多的用戶和更大的投入決心。

阿里巴巴集團這份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展示了蓬勃的數字經濟對中國消費潛力的激活作用。其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1%達1172.78億元,這也是中國首個互聯網公司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彰顯出中國社會強大的消費信心以及阿里巴巴強勁的"平臺效應"。

如今,坐擁十億用戶的螞蟻金服作為阿里體系的中堅角色無疑已經成為阿里未來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而兩者的協同效應也將持續深入,珠聯璧合,強強聯合,勢不可擋。

畢竟,未來還將是它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