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賜材料(002709)以35700噸的出貨量佔據國內電解液企業出貨量首位,佔整體的25.5%。
天賜材料27日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2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68%。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18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14萬噸,同比增長27.3%。其中,天賜材料以35700噸的出貨量佔據國內電解液企業首位,市佔比達到25.5%。除了主營業務的亮眼成績,天賜材料還打通了“碳酸鋰—磷酸鐵—磷酸鐵鋰”產業鏈,形成“電解液-正極材料”的橫向佈局。
電解液方面,動力電池高鎳化所帶來得電解液產品升級。2018年天賜材料推出高壓實鐵鋰電解液、高鎳電解液、三元高電壓電解液、硅碳電解液、啟停電解液等多個系列新產品,新產品銷售佔比達到20%-30%。天賜材料電解液事業部經理周邵雲告訴高工鋰電,公司開發的新型鋰鹽,相對VC而言性能更優,能夠改善高鎳電池的循環性能。
產能方面,天賜材料電解液供應點包括廣州、九江、寧德和天津,合計產能超過5萬噸,建溧陽生產基地一期在建10萬噸;2000t/a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解質雙(氟代磺酰)亞胺鋰(LiFSI)項目也將於2019年12月建成投產。
此外,天賜材料還投資了1.5億元建設年產5萬噸氟化氫、年產2.5萬噸電子級氫氟酸改擴建項目,以實現產品規模效益,滿足該公司六氟磷酸鋰現有及規劃產能對無水氫氟酸及電子級氫氟酸的需求,實現供應保障。
鋰電材料方面,天賜材料於2017年通過子公司浙江艾德,總投資4.843億元建設年產2.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天賜材料於2018年通過增資入股或者投資等方式,與中天鴻鋰、江西雲鋰、江西攀森新材料、九江天祺氟硅新材料等建立深入聯繫,積極打造了一條從資源端、使用端到綜合回收循環利用的鋰電池材料生態產業鏈。
GGII分析認為,隨著三元動力電池佔有率將逐漸上升,三元體系及高電壓體系電解液的比例將逐漸增多。對新功能的電解液需求也將保持增長。預計未來三年,低端重複的電解液產能將被淘汰,掌握核心添加劑技術、佈局上游核心原材料資源且擁有優質客戶的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佔領長久優勢。
閱讀更多 同花順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