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最寵愛的太監要被砍頭,加急懿旨也沒救下來,原因大快人心

清朝年間,大太監安德海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無法無天橫行霸道,就連當時的同治皇帝都對其無可奈何。可就在這時,山東巡撫丁寶楨卻在敢在太后頭上動土,捉拿安德海後直接問斬,就連慈禧太后的加急懿旨都沒有理會。丁寶楨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殺掉安德海呢?

安德海,不過是跟在慈禧身邊的小太監,卻因為會察言觀色,成為慈禧的心腹。之後,安德海因為在“辛酉政變”中立下漢馬功勞,因此更加被慈禧依仗,成為總管大太監。走上權利的巔峰後,安德海開始更加有恃無恐的上下竄動,朝野上下無不懼其鋒芒。就連當時尚年幼的同治帝都對其恨之入骨,有一次問貼身的太監:“我要是當了皇帝,是不是想殺誰就殺誰?”太監問他想殺誰?同治帝就在大太監的手上寫了三個字“小安子”。由此可見,同治對安德海可謂是恨之入骨。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要被砍頭,加急懿旨也沒救下來,原因大快人心

也許上天有眼,機會終於來了。有次,安德海主動請纓出京為皇帝置辦龍袍,同治帝回應道隨便。於是安德海便坐著船隻浩浩蕩蕩地離京,來到山東地區開始自己的不法行徑。按照祖制,太監是不能離京的,但安德海自己要作死,況且朝野上下竟也沒有一人勸阻,也看出朝中大臣都不想讓安德海活著回來。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要被砍頭,加急懿旨也沒救下來,原因大快人心

安德海離開京城來到山東境內,卻在大船上鋪張開為自己祝壽。他讓濃妝豔抹的戲子給自己唱戲,還讓當地的官員給自己拜禮,大肆收刮錢財,為自己收斂錢財找了一個理由。時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也得到了消息,面對此情此景,他開始給其他地方官員寫信以便監察安德海的動向,之後又給皇帝寫了密旨,加急送往京城。

安德海還不知道自己一隻腳已經到了鬼門關了,大張旗鼓在山東境內鋪排了一番。雖說他是打著“奉旨採辦龍袍”的旗號來到山東,但他豈不知祖訓不可違的道理,可是他背後有慈禧為自己撐腰,根本不懼怕當地的官員。丁寶楨面對中盛氣凌人的安德海,集合了手下官員將安德海一舉捉拿,然後關在牢獄,之後也八百里加急給皇帝送信,請求該如此處置。

安德海所說被拿進大牢,卻仍死性不改,一位慈禧還能護著他,見到丁寶楨後竟要求其給自己下跪。左右侍衛見安德海如此囂張,直接一棍子撂倒,安德海這才老實了。之後丁寶楨又給安德海下了五宗罪:“太監出宮,有違祖制;私自外出,無憑無據;私辦龍袍,中飽私囊攜帶婦女,有傷風化;私用龍鳳旗幟,罪不可恕;”這五大罪狀一出,安德海就沒有話說了,但他卻相信自己不會死的,因為他深受慈禧太后的寵愛,斷不會因這些事而喪命。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要被砍頭,加急懿旨也沒救下來,原因大快人心

果然,慈禧在聽說了安德海被關起來後也是大吃一驚,立馬下了懿旨八百里加急送到山東;而另一邊,山東巡撫丁寶楨的摺子也到了同治帝的眼下,同治帝知曉此事後也是回旨八百里加急送到山東。同樣是八百里加急,誰的旨意早到,安德海的性命就會因此而改變,一場時間的較量也由此而展開。

可還是慈禧的懿旨最先到達山東。丁寶楨知道肯定是要饒安德海一命的旨意,但如果就這樣放過安德海,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會白費力氣;一旦放虎歸山,以安德海錙銖必較的性格,自己和手下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的。怎麼辦,如果不宣太后的旨意那可是欺君大罪,要是宣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但丁寶楨卻想出了一個妙招,依照祖訓,迎接懿旨必須得先把旨意供奉起來,搭建皇亭,以示尊敬。為了等待皇帝的聖旨,丁寶楨便著手先搭建皇亭,以拖延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幾小時後,皇帝的旨意到了,伴隨著皇帝聖旨中的一句“...就地正法”安德海這顆惡貫滿盈的頭顱被砍了下來,之後皇亭也建好,太后的旨意卻也來不及了。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要被砍頭,加急懿旨也沒救下來,原因大快人心

丁寶楨殺了安德海,消息傳到京城,慈禧怒不可遏,但同治帝卻搬出了安德海的五大罪狀,慈禧見後也無可奈還,更何況丁寶楨也是按照旨意來辦事,並沒有不妥;況且人死不能復生,何況為了一個奴才何必要和皇上置氣呢?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丁寶楨殺安德海的事傳到曾國藩的耳中,就連曾國藩都誇其為“豪傑士”,朝野上下人心大快,而“丁青天”的美譽也傳遍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