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將被處決,陳賡求情槍下留人;將軍死後,他的舉動讓人淚目

在戰爭年代結束後,為了提高我國的科技、軍事力量,我國建設了很多的學校、學院等研究基地。而說起這裡面的佼佼者,當屬亞洲第一的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因為其地址是在哈爾濱,所以該學校也被稱為哈軍工,是世界上非常先進的現代化國防科技學院。

說起這所學院,不得不說其第一任院長——陳賡。可以說,沒有陳賡大將的正確領導,哈軍工也不會再眾多軍事學院中脫穎而出。而哈軍工在陳賡的正確帶領下,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成為亞洲乃至世界先進的集國防、軍事、科技為一體的學府。

死刑犯將被處決,陳賡求情槍下留人;將軍死後,他的舉動讓人淚目

在哈軍工起步階段,陳賡就遇到了一個難題。試問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當然是人才。而陳賡也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才可用,所以為此傷破了腦筋。為了找到合適的人選,陳賡多次找總理,找教育部的領導,有時還要去民間去尋找一些人才。但建國初期,我國的教育水平起步低,更別說一些稀缺的軍事人才,而想要找這方面的專家更是宛若大海撈針。為了找到合適的人才,陳賡大將四處訪門路,即便是歷史上有問題只要向組織交代清楚,陳賡也會不拘一格大膽的用。

死刑犯將被處決,陳賡求情槍下留人;將軍死後,他的舉動讓人淚目

1952年,浩浩蕩蕩的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席捲全國。而一些有經濟問題的人被稱之“老虎”。恰巧此時,國家民航局逮出一隻“大老虎”,此人名叫沈毅。

沈毅原先留學法國,學習兵工專業的彈道學,抗戰時期回國後,經周恩來介紹投奔延安,成為革命隊伍中極少數留洋專家。在艱苦的戰爭年代,沈毅用自己的學識為祖國的解放運動做出過卓絕貢獻,建國以後,沈毅受到國家的重用,成為國家的一名棟樑之才。

經歷過艱苦的戰爭年代,沈毅成為國家的一名公職人員。大權在握,沈毅卻開始先行搞起了腐敗,經常揮霍無敵,在他酒飽飯足後又打起了國家資金的主意。之後,沈毅私自挪用了鉅額的公款,用於自己的私用。在這次反貪汙的運動中,沈毅直接就被逮捕,被判處死刑。曾經為國家做出過卓絕貢獻的技術專家現在竟要淪為死刑犯,這個事情也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

1952年9月,陳賡邀請幾位專家一起吃飯。在飯桌山,陳賡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幾天請到的專家學者。同桌的董紹庸看到如此求賢若渴的陳賡將軍,便想到了被判死刑的沈毅。以他的專業來哈軍工註定是會用一番大作為的,可惜,沈毅註定是來不了了,他已經栽倒在金錢這堆糞土上了。

聽到董紹庸的嘆息,陳賡便問起為何嘆息。董紹庸便把沈毅的事情說了一遍,知道他以被判了死刑,董紹庸愣了半晌,長嘆道:“唉,白去了一塔法國,此工何以如此自毀人生......”

不過聽聞沈毅的消息後,陳賡想了一會說道:“這個人是流過洋的專家啊,不一定非要殺頭,可以讓他戴罪立功的嘛!”陳賡覺得這個人是個可用之才,將來一定會發揮大用的,按下決心後,陳賡便立馬想辦法把沈毅弄到哈軍工來。

陳賡先後給“反貪汙”的總指揮打了電話求了情,又給最高法院的院長打了電話。在四處求情下,沈毅總算撿回了一條命。因為這件事,工作在哈軍工的沈毅一直忘不了陳賡為他求情槍下留人的恩情。

死刑犯將被處決,陳賡求情槍下留人;將軍死後,他的舉動讓人淚目

懷揣著這樣的一份人情,沈毅也沒有辜負陳賡大將的期望。在哈軍工期間,沈毅終於找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同時也為哈工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沈毅還在學校期間提升自己,成為了一名軍事專家。直到1959年十月,鑑於沈毅的卓絕表現,法院對被判為死刑的沈毅進行了赦免。

1961年3月16日,陳賡將軍在上海逝世。得知消息的沈毅難過的痛苦不已,跪地朝上海方向連連磕頭。為了感激陳賡將軍的一片赤誠之心,沈毅的此舉讓無數人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