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陪娃写作业,打算辞职—孩子拖延到底怎么破?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没有人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时间与知识。

为了更好地利用时间,我们需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进而合理安排时间。

柳比歇夫把用时超过5分钟以上的事,都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

使用记录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我的很多朋友都成为了时间管理达人,大大提升了个人效率。

朋友聚会时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孩子,孩子的时间管理要怎么教?

拖延这个世纪难题怎么破?

为了陪娃写作业,打算辞职—孩子拖延到底怎么破?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帮孩子解决拖延这个大问题。

1、放下不必要的焦虑,避免育儿中的杀伤性武器——唠叨与干涉

育儿上的焦虑是大敌,孩子暂时不懂时间管理,专注力不够,拖拉,不代表他永远会这样。

如果因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极可能会怕什么,来什么。

不断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尽可能放手,不干涉,少唠叨,不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不陷入亲子间的权力之争,转而引导孩子越做越好。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安排学习与生活,自主安排时间,不拖延,学会专注与高效。

时刻回顾我们的长期目标,保持警觉,唠叨与干涉只会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让孩子从经验与大人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中学习,是最好的方法。

2、理解孩子,想要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先从自身做起

理解孩子的拖延,拖延问题上到老人,下到幼儿,几乎人人都有。

有了这份理解,包容与接纳,我们就更能清楚自己的使命,拥有更多耐心去帮助孩子学习时间管理,战胜拖延。

除了理解拖延,我们还需从深层次剖析孩子的行为动机。

为什么会拖延?

用儿童心理学中的目的揭示法是特别有效的,具体可以参看另一篇文章。通过目的揭示,我们能快速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需要调整的地方。

你还可以对照错误目的表,直达问题核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位朋友列出的孩子作业上的拖延问题解决清单如下:

1) 书写技能不足,需加强练习,提醒握笔与坐姿。

2) 教会孩子时间管理,强调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持续鼓励赞扬孩子。

3) 帮孩子找到写作业的乐趣与成就感。

4) 压制内心里的焦虑与试图控制并强行教会孩子迅速高效的想法,不唠叨,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5) 一小步、一小步前行,相信孩子,相信自己。

6) 学习时间管理,利用睡前专注时间,分享给孩子,鼓励孩子教授给家人和小朋友

7) 先求好再求快,先教孩子写好,建立内在的成就感与动机,再教孩子写快些。

细看这7个步骤,是不是很受启发? :)

为了陪娃写作业,打算辞职—孩子拖延到底怎么破?

想要彻底解决拖延问题,仅有这7个步骤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为孩子做这些:

我们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的成长教练。

学习时间管理,战胜拖延,成长为效率达人, 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孩子需要我们做为教练在一旁,耐心引导,激励他们更好地成长、方法与耐心都很重要。

3. 成为孩子的时间管理、效率提升教练,与孩子共同成长

1) 教会孩子全心投入,专注于当下

很多朋友问我,孩子的专注力不足怎么办?

孩子年龄小,专注时间短,易受外界干扰这是很正常的。

只要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能够高度专注,就无需担心 。

他们很容易就能进入“心流”状态。

那,怎么让孩子全心投入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情中呢?

与大脑玩游戏,请大脑吃糖是非常好的方法。

今天的作业不太多哦,我们来和大脑玩个游戏吧。看看今天多长时间能完成? 我们一起把这个游戏命个名,就叫它“美国队长计划”,怎么样?

美国队长来挑战啰!! 好期待看到结果。

当我们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化,大脑喜欢新奇刺激,自然会调动十二分专注来完成。

完成之后,别忘记给大脑发糖,哇, 美国队长太厉害了吧……刷新了我对你的认知!赞!

2)与孩子约定完成时间,采用后有约定的方法

所谓后有约定法,是指提前安排好下一项计划,限定好时间。

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无论是赶在最后一刻写完文章还是限时快速阅读。

后有约定法发挥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

快和孩子一起试试吧。

别忘记吊吊孩子的胃口,5点钟咱们出发去公园,妈妈迫不及待了,你呢?!!

3)分解成小目标

我们还是以写作业为例,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学低年级的作业都是不多的,完全看孩子。有的孩子写得快,有的孩子时时要写到半夜,越拖越慢,恶性循环。

孩子拖延,写得慢,极有可能是因为把作业这项目标想象得过于巨大化了。

不妨做个分解,写完语文,休息5分钟。

写完数学,搞定,出去玩!!

还可以把当天的作业列出来,采用完成划消的方法, 清晰直观地反映孩子的进度,帮助他们提升成就感和掌控感。

只要他们想,他们都能做得到。孩子远比大人想的要能干数倍!

为了陪娃写作业,打算辞职—孩子拖延到底怎么破?

4)鼓励、赞美孩子

发自内心地鼓励,欣赏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赞美孩子,给孩子的大脑正来积极正向强化与正面反馈,请持续践行!

5)教会孩子断舍离,控制思想的开小差

年幼的孩子时常会开小差,东摸西摸。这是很正常的。

我有这样一段亲身经历,在图书馆里写文,特地挑了个角落,想要专注,却不断地被对面的姑娘分散了注意力。

姑娘一会儿抽纸,一会儿吃苹果,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去扔纸,还趴着睡了一大觉。

没办法,我只好挪动座位,与姑娘坐斜角。

那个下午,因为刻意远离干扰,我完成了5篇文,十分高效。

教会孩子断舍离,当脑海中升腾起想要开小差的念头时,果断喊CU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