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時刻!北斗系統正式進入全球時代!

歷史性時刻!北斗系統正式進入全球時代!

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昨天收盤後出現一則消息: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佈:

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於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誌著北斗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借這個機會,也和大夥兒聊一聊北斗系統。

北斗三號系統建成的意義

很多人看了上面那個消息,會問北斗不是早就有了嗎?怎麼現在又拿出來說?和以前不一樣嗎?

是的,完全不一樣。

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製,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歷史性時刻!北斗系統正式進入全球時代!


北斗系統的建設分三步:

第一步,1994年啟動北斗一號系統工程建設。2000-2003年共發射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這就算北斗一號系統基本建成,目前北斗一號系統已經停止工作。

第二步,2004年啟動北斗二號系統工程建設。2012年底完成14顆衛星發射組網(其中有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服務亞太地區客戶。

第三部,2009年啟動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建設。2017年北斗三號組網雙星首發;2018年計劃發射18顆衛星,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北斗衛星發射最新進展:11月19日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第18、19顆組網衛星,標誌著我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已經部署完成。北斗系統目前已經能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提供基本服務。

北斗產業鏈

關於政策之類的什麼就不說了,這個大夥兒心理都明白,國家戰略性的產業。

2017年,我國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總體產值達到2550億元,同比增長20.4%,到2020年,總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

目前衛星導航產業鏈的中游產值佔比在 50%左右,但呈下降趨勢。預計到 2020 年,下游的運營服務產值貢獻率將達到總產值的 50%,應用服務水平將大幅度提高。上游產值佔比穩定。


歷史性時刻!北斗系統正式進入全球時代!


從北斗產業鏈結構看,主要包括上游基礎元器件(芯片、天線、板卡等)、中游終端集成和系統集成、下游運營服務。

其中上游基礎元器件雖然佔比僅10%左右,但卻是北斗產業鏈的基礎以及核心。中游下游都涉及到具體的場景應用,所以這裡不多細說,可待下回分解。


歷史性時刻!北斗系統正式進入全球時代!


上游元器件重在自主可控。

芯片方面,我國已具備量產北斗芯片的公司包括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北斗星通、合眾思壯等。

天線在基礎元器件領域屬於門檻較低的環節,已經可以做到完全自主化,目前國產天線銷量已經佔據國內市場 90%的份額。

板卡是終端的基礎集成電路板,目前自主化率達到30%,國內板卡廠商主要有:合眾思壯、北斗星通、中海達以及華測導航。

總結

今天盤後相關人士指出: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於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雖然說目前北斗三號只是基本完成,只能覆蓋一帶一路地區,完全建成、覆蓋全球仍需要到2020年。但是這已經意味著北斗系統向全球性定位導航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並且隨著全球應用時點的不斷臨近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北斗產業規模將持續高速增長。

相關個股:海格通信、華測導航、合眾思壯、中海達、北斗星通、華力創通、振芯科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