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身兼多職推廣有機

1987年的許益豪,外表高高瘦瘦,斯文的大男孩,真正落實有機生活。大學學的是企業管理,最難忘兒時回憶是在柚子園玩,雖然時常受到蚊蟲的攻擊,但是大自然帶給他的影響莫大。上了大學在外地求學,開啟了學習種菜的旅程,不上課的時間幾乎都待在農場,漸漸地對農業越來越有興趣,甚至覺得這是上天派給自己的任務。

因為家庭關係,耳濡目染有機飲食,身為孩子的父親,許益豪目前有多元身份:農夫、市集組織者、超過十年的生態餐廳推廣者。會認識他是留意到他在社交網站上的標題“有機雷達”。當多數人在朋友圈曬美食、曬酒店、曬度假生活時,許益豪親自走訪臺灣超過五十家生態餐廳,勤打卡,勤瞭解業界動態,串聯有機產業的資源。

懶人農法,相信土地的能量

一週時間有五天在各地奔波,問他說什麼樣的農業可以這樣輕鬆,一週只照顧兩天,他說“我種果樹,香蕉、柑橘之類,採用自然農法”。秀明自然農法是一種和自然和諧生產的方式,儘量不以人為方式干預生產。他也憑著興趣接下了臺中微笑市集的組織工作,長期和生產者在一起,慶幸的是自己還年輕,可以貢獻許多心力,但也不諱言看到許多辛苦的層面。

“有機農業很辛苦,對年輕人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和門檻。”他觀察有機農夫市集的組成,發現青年務農壓力大,特別是難以養家餬口,很多人一開始憑著理念入行,卻難以撐過三年。留下來的多是退休人士或是經濟比較沒有壓力的人,雖然近年社會鼓勵青年返鄉務農,但如何可以長久生存,卻是一個看不見的坑。

本身也是農夫,許益豪瞭解生產的不易。他特別推崇秀明農法,起源於日本的“秀明自然農法”最早由岡田茂吉提出,又稱“無肥料栽培”,即不加入任何肥料,包括一般稱為有機肥的所有肥料,甚至就連豆粕和人畜糞便也不能使用。全然相信土地的能量和自主力量,首先必須選擇一個無汙染的環境。本身素食的許益豪相信秀明農法,全力投入有機生活希望幫助更多的農民。

秀明農法不需要過度的人為干預,如同在大自然中,沒有人幫森林的樹木或路邊的野草施肥,它們還是生生不息地生長。田間的農作物也有自己生長的能力,恰好許益豪選擇種植的是果樹,每週只需要花小部分時間去打理,不似大棚的蔬菜需要大量的人為關照。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考察生態餐廳,為農民增加銷售渠道

務農之外,他其它的時間就是用來摸索生態之路。生態餐廳是另一個思路,相較於第一線的生產,餐廳可操作的賣點比較多,許益豪說“以臺灣來說,小而美的社區型生態餐廳比較適合,空間的裝潢、創辦人的理念、和社群的經營、和消費者的溝通,都可以間接幫助有機農業的銷售。”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以臺南一家生態餐廳為例,“島旬”走的是日系風,空間給人一種溫暖而療愈的感覺,餐食也全面支持友善農業,不大的空間僅能接受預約的客人,雖然價位較高,但也經常一位難求。差異化是最重要的因素。生態餐廳也提供不同的消費目的,社區居民日常用餐,或是偶而為之的招待朋友,前者定價低,風格樸實,而後者定價高,氛圍必須令人驚豔。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有機農業是個相較走在產業前端的業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費市場,一些企業投入,除了成立有機食品連鎖店,還跨足餐廳,主要是消耗大量的有機產品,增加收入來源。但同時餐飲是高度競爭的產業,對於經營生態餐廳來說,教育比成本控制更為重要。生態餐廳的客群是重視食物安全的高知識分子,食安的教育成功後,直接引導至生態餐廳的消費。因此,許益豪親自扮演了農業生產者、市集推廣者、生態餐廳支持者,帶著孩子和家人、朋友,親身實踐有機生活。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有機不是單一切入點,而是全面的產業教育

“這份工作很有趣,接觸層面廣,可以幫助別人。”許益豪充滿熱情地說。當採訪時問到商業模式,他舉兩個例子分享,一個是桃園的“蕃薯藤有機餐廳”,結合有機商店、烘培店和自助餐廳的模式,多元發展是最大的贏家。另一家有機農場“回鄉驛站”是苗栗一群愛鄉的年輕人創業,結合民宿、農場、餐廳、伴手禮等,推廣有機教育。

相較於過去市場,近年來,經過多年的努力,有機農業已經稍有影響,多數人可以理解生態農業的重要性。比如“臺灣好基金會”長期支持中小學教育,帶領學童到農場認識土地、作物,學習辨別蔬菜水果,從小奠基有機教育。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未來,有機生產,有機餐飲都將是民生必需,需求量也必定逐漸上升。採訪的過程中,強烈感受到許益豪的熱情與堅持,或許這一條路不好走,但是卻是收穫滿滿,每一天都覺得很踏實。


關於作者

@simple,愛特簡單生活工作室,simple sofa小型分享會主持人。英國現代戲劇碩士。在書堆中一個人長大的孩子。在英國、美國農場與日本山間做田野採訪,最大嗜好是聽長輩說故事、學廚藝。寫作主題關注藝文、樂活、創意、生活美學,目前為自由撰稿人,位置北京。不是在敲鍵盤就是在旅行。

做一枚“有機雷達”,全心幫助農民:訪有機生活推廣者許益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