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预!警!

重!要!预!警!

重!要!预!警!

春节长假过后是各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高发时段,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根据近年来同时段的发案趋势,汇总了几类高发案件,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认真识别,提高警惕,减少案件的发生以及财产损失。

重!要!预!警!

一、无抵押贷款诈骗

重!要!预!警!

春节买年货、孝顺父母、派发压岁钱,过了年手头钱没多少,这时候很多人都想到了贷款,这也就造成了网贷诈骗案件节后爆发,究其原因,无外乎急需用钱,但从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时间较长,怕麻烦图省事,想从网站或者微信寻找贷款机会;或个人征信有问题,无法从正规渠道贷款,只能从贷款公司借钱。但网上写着“大额度、低利息、对征信没有要求”的贷款大多含有陷阱。

警方提醒:如果电话和网站中声称放贷“无抵押无担保”的,也不需查看收入情况就能贷款的,就是诈骗。收到冒充银行或网络贷款平台信息后,应拨打公司客服电话确认对方身份真假,切记不能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动态密码提供给陌生人。

二、网络购物诈骗

重!要!预!警!

年后随着各大电商促销活动的开展,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的虚假购物钓鱼网站骗受害人在其网站上购物,当受害人下单后,不法分子直接不发货将下单微信账号拉黑,或者就称其缺货或支付异常等理由而要给消费者退款,要求消费者在其指定的网址上填写申请退款的用户信息,一旦市民们填写了用户信息后,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不法分子转走。

警方提醒:各位市民在网购时需提高防范意识,务必要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消费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在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如果对方发来可疑文件、链接、二维码、红包等信息,千万要当心,不要随意点击,这很可能是木马病毒,目的就是盗取消费者的网上账号、密码等信息。

三、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重!要!预!警!

春节前后不少人将同事好友拉近QQ群或微信群,拜年祝福、互发红包,这让骗子有机可乘。骗子通过窃取个人信息进行角色扮演,骗取事主信任,再修改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事主微信好友,随后添加事主微信,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要求事主转账,甚至有的骗子在伪装成公司领导后还会用多个账号伪装成该公司员工,随后将事主拉入所谓的“工作群”,以此获取事主信任。

警方预警:骗子伪装的“公司工作群”诈骗迷惑性极强,当事人看见有众多公司同事在群内,加上这些伪装的“同事”正在一本正经聊工作,让人一时无法辨别真伪,极易上当受骗。市民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

四、网络兼职诈骗

重!要!预!警!

春节假期及开学期间,许多学生在家或课后闲余时间通过网络寻找兼职,骗子趁机在网上发布招聘打字员、刷单员、影评员等兼职的虚假信息,事主看到信息添加后,骗子以交入职费、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事主多次缴费。亦或者是以提供为淘宝网刷信誉兼职,诱骗事主向他们支付款项,之后以会退还本金并获取佣金为由,骗取事主购物款。

警方提醒:网上兼职刷单行为具有多重违法性,不仅破坏诚信体系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还可能构成违法犯罪。网络刷单是各购物网站所杜绝的行为,冒充购物网站客服招聘刷单,就是诈骗。

五、机票诈骗

重!要!预!警!

节后进入返程高峰,如果市民朋友们订了机票,却莫名奇妙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要特别的小心。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乘机人航班信息。使用改号软件,将诈骗电话伪装成400开头的客服电话,发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告知乘客航班出现异常以办理退改签和赔偿金转账为借口,诱骗乘客告知其本人银行卡账号,余额,验证码等信息,随后乘客银行卡卡内存款便会洗劫一空。

警方提醒:当您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因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或者取消时,办理退改签是免费的,不需要交手续费。如果短信或者电话要求收取手续费,则极有可能是诈骗,遇到转账要求马上回绝,切勿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等信息。

诈骗防范千万条

守法谨慎第一条

上网转账不警惕

事后悔恨两行泪

重!要!预!警!

节后的诈骗形式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市民朋友要谨记“不贪心、不轻信、不透露、不惊慌、不转账、要及时核实、要及时报警”的“五不”“两要”防范对策,相信是可以抵挡住绝大多数诈骗手段的侵袭。

重!要!预!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