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臨死前做了三件狠事,第三件事如若成功,歷史或將改寫

說到張獻忠,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血洗四川之事,因為這件事,張獻忠一直被後人戳脊梁骨。其實很多明朝史料缺失,現在大家看的更多的是清朝的記載。

張獻忠臨死前做了三件狠事,第三件事如若成功,歷史或將改寫

清史中記載,張獻忠在1646年(即順治三年)撤出成都,在這之前他在四川進行慘絕人寰的屠殺,四川幾百萬人口降至幾萬,也有西方傳教士的日記記載著,張獻忠屠殺幾百萬四川人口。後來清朝為了恢復天府之國的人口,就進行移民,正是所謂的“湖廣填四川”。

但是現在的史料很難完全證明張獻忠大量屠殺四川人。

第一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成王敗寇,真相永遠是用來美化勝利者,抹黑失敗者。清史也不例外,要知道滿清才是當時最愛屠城的呢,四處屠殺,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幾億人口的漢人硬生生被殺的只剩幾千萬。張獻忠屠殺四川人肯定有,毫無疑問,但是人數上有這麼多?我覺得更多的還是替滿清背黑鍋吧!

第二西方傳教士的日記可信度不高,身為一個人就一雙眼睛怎麼可能知道這個數據,答案只有一個,這數據來源於官方,也就是當時的清政府。

張獻忠臨死前做了三件狠事,第三件事如若成功,歷史或將改寫

這裡並不是為張獻忠洗白,如果四川被血洗,張獻忠以四川發家,兵是哪來的,打了這麼久的戰總需要補充吧。下面講講張獻忠臨終前所做的三件事,看完你並知道張獻忠也算是個偉大的人。

殺妻兒,斷留念

當時張獻忠被清軍圍攻,迫不得已準備去陝西與清軍決一死戰,這個時候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並殺掉自己的妻兒,雖然一向對別人狠毒,但是沒想到對自己也狠。放棄成都不留後路,方能置死地而後生,殺掉妻兒不留念想與顧及,方能勇往直前,與清軍死戰到底。還有一說是因為他兒子總是哭,不配做他這個英雄老爹的後代就殺了(當故事瞭解就行)。史料記載這樣一句話

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子為人所擒。

拒誘惑,不投降

張獻忠也算是一名將才,縱橫沙場多年,是一塊比較難啃的骨頭。清軍就想先招撫,給張獻忠下詔勸他投降

張獻忠前此擾亂,皆明朝之事,表示諒解,如神識天時,率眾來歸,自當優加擢敘,世世子孫,永享富貴。

張獻忠根本不理會,而且抗清的心更甚,如果不是因為手下劉進忠的背叛,或許清朝並不可能如此快得滅掉大西軍。

投明抗清

沒錯,與明軍打了一輩子戰的張獻忠做出來這個決定,但是這是他的遺言。

明朝三百年正統,未必遽絕,亦天意也。我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

這件事可以看出張獻忠雖然愛財好色殘暴,但深知大義,只是遲了。大明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大明瞭。根據史料記載,張獻忠死後,其部下孫可望,李定國等人與南明共同抗擊清軍,在西南各省轉戰近二十年,一直到康熙年間才消滅完。

張獻忠臨死前做了三件狠事,第三件事如若成功,歷史或將改寫

尤其李定國,民族英雄,“兩蹶名王,天下震天”,滿清曾一度放棄西南七省,然遭到孫可望嫉妒,孫可望背叛向清軍獻上西南防務圖,導致南明再無抵抗之力。

張獻忠雖有大過,但也有大功,如果最後沒有孫可望的背叛,以李定國的大才,中國歷史或將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