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微妙時刻:“大灣區老三”、科創板

這個週末,我們沒有等來降息,卻等來了一個比降息更重大的歷史事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行註冊制”的系列制度文件公佈,這意味著“科創板”和“註冊制”即將呱呱墜地。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里程碑,是中國“發展模式醞釀鉅變”的里程碑,也是上海金融業的程碑。

上海是國家確定的“金融業老大”,但在兩個核心指標上,上海一直很鬱悶。一個是股票成交量,一個是匯聚的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在股票交易額上,上交所多年來一直被深交所壓制著,很難翻身。資金總量上,北京之一維持著上海1.3倍左右的優勢,而且近年來差距有拉大之勢。

拿下“科創板”,並率先實行“註冊制”,意味著上海將最終搶回A股老大的地位,深交所“奇蹟般的反超”將終結。至於上海匯聚的資金什麼時候能超過北京,目前尚未看到可能性。

上海“所得”,就是深圳“所失”。“科創板”的降生,意味著深圳的“創業板”一夜之間就變成了“老二”,上交所跨越了“楚河漢界”開始跟深交所在中小企業上競爭。

種種跡象顯示,2019年對於深圳來說是一個“微妙的時刻”。

雖然一開年,深圳就收穫了“GDP超過香港,位居亞洲前五”,全球超級富豪最集中的“第三城”(算上順豐和恆大,深圳超過了香港,僅次於北京、紐約)等好消息,但“大灣區規劃”的公佈,也讓期待值很高的深圳人,體會到了一些失落感。

在“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定位裡,深圳很明顯處於第三位,低於香港和廣州。香港獲得的,是一系列“全球中心、樞紐”的頭銜,廣州則是“全球、全國”混雜的綜合性頭銜,而深圳都是“經濟、創新”類的單項頭銜。至於三個城市的“國際化程度”,也呈現遞減之勢——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廣州是“國際大都市”,深圳是“國際化城市”。

GDP已經位居大灣區的老大,但定位只是大灣區的老三。就連深圳最擅長的科技創新領域,定位也低於香港。

怎樣看待2019年深圳迎來的“成長的煩惱”?本文談談我的看法。

1、在“金融中心”問題上,要“知天命”

很明顯,中國即將進入“大金融時代”,或者“印股票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三大趨勢值得我們關注:

可以說,中國進入了“實業+金融立國”的時代,國家領導人最近再次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重要信號。怎樣提高“中國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上海和香港顯然是重中之重。

看懂了這個大背景,你就會明白:深圳必須做出一定的避讓,以保證上海和香港去實現國家戰略。

回顧過去30年深圳和上海的金融歷史,你就會發現——深圳經常要做出“犧牲”。比如早期的期貨交易所併到上海,君安證券併到上海,黃金交易所放到上海(中國黃金現貨交易70%的量在深圳)等等。

深滬交易所的分工問題,能更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1999年之前,深交所和上交所並駕齊驅、同質化競爭。到了1999年,互聯網熱潮席捲全球,國家認識到新經濟的重要性,決定設立創業板。於是,深圳股市和上海股市進行了分工,上海是國家確定的金融中心,所以由上海全力發展主板市場,吸引藍籌股上市;而深圳則在保留主板(並凍結主板)的同時,全力籌備創業板,為中小企業服務。

2000年10月,為了“全力籌備創業板”,深交所停發新股。結果人算不如天算,網絡股泡沫破裂,創業板被無限期推遲。於是從2000年10月到2004年5月,深圳股市陷入了“被雪藏”的僵局,沒有新股發行、金融行業迅速衰退,大量人才流向北京和上海。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深圳是否被拋棄”的問題提了出來,引爆了這個經濟特區的集體焦慮。

這從兩個城市的“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來:2000年末,深圳的“資金總量”相當於上海的40.8%,到了2004年末只相當於上海的35.5%。

但深圳終於用坐三年半的“冷板凳”、“替補席”,換來了“中小板”和“創業板”,遠超此前的預期。再加上深圳經濟成功轉型,到2018年末,深圳匯聚的資金總量已經追趕到了上海的60%。

眼見深交所股票成交量後來居上,上交所非常急,在證監會主導下先後幾次調整“楚河漢界”,讓規模更小的企業可以到上交所上市。眼看仍然不能扭轉成交量的頹勢,上交所先後醞釀過“國際板”、“戰略新興產業板”,直到“科創板”面世。

香港這邊,股市也不斷進行制度創新,開始允許“未盈利企業”和“特殊投票權”企業上市。由於香港已經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深圳整體上也需要為香港讓路。

我之前在專欄裡講過,金融中心是歷史形成的,更是頂層設計出來的。一個城市有沒有“金融中心”的“命”,很大程度上看“資歷”看“國家戰略”。上海和香港各自因為特殊的歷史機緣,成為了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中心,深圳想通過競爭改變它,很難。

但深圳畢竟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金融中心(僅次於北京、上海、香港),在全球也進入前30名。深圳未來只能通過政策博弈,儘量保住“基本盤”,並通過“打香港牌”獲得一些先機。

金融是深圳核心產業,但明顯遭遇了天花板。未來,深圳還是要在建設全球科創中心上發力,通過實體經濟來留住資金。

2、在“科創中心”上,深圳要全力去爭,空間巨大

目前中國只有三個城市獲得了“全球科創中心”的頭銜,他們分別是北京、上海和香港。在企業創新上做得最好的深圳,擁有全國PCT國際專利一半的深圳,仍然不是。

科技創新,是深圳的立身之本。深圳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榮、今天的江湖地位,就是靠企業競爭出來的。比如華為、騰訊、平安、萬科等一大批優秀企業,讓深圳顯得與眾不同。事實上,如果不計算國企,深圳是中國世界500強總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民企上市公司總市值最高的城市。

深圳之所以有今天,我曾列出了5大因素:香港、小政府、交易所、城中村、一群在內地不得志的“有野心”的人。

在深圳特區即將迎來40週歲之際,在深圳金融業2019年“觸頂”的時刻,在深圳大灣區地位只排在第三的時候,深圳人應該重溫這個城市成功的歷史,總結經驗。

當你看明白這一切,就會發現:定位和頭銜很重要,但實幹更重要。“四十不惑”的深圳,沒有必要糾結定位高低,或者“金融中心”過早遭遇天花板。

放眼全國,比深圳在定位委屈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杭州,目前真實實力是內地第五城,科技創新、民營經濟都非常發達,其定位就更低,影響力主要是“省內”。國家2016年批覆的定位是:

在“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裡,杭州還被列為規模低於南京一級的城市。但杭州依然生龍活虎,儼然要擠進“一線城市”的行列。

深圳的城市定位沒有必要瞄準紐約,而應該瞄準舊金山,走科技創新立身之路,發揮市場機制健全的優勢,充分引進人才、擴大人口基數,構成城市發展穩定的金字塔。從美國經驗我們可以看出,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價值,最終可以擊敗金融中心。說到底,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抓住實體經濟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