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場多重“紅包”疊加 打開5G新週期投資窗口

2018年,5G是通信行業最受關注的高頻熱詞。上週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將“加快5G商用步伐”列為2019年的重點工作,也意味著5G產業上下游的上市公司將真正受益,“5G概念股”註定將成為2019年炒作最熱,牛股最多的板塊。據業內預測,5G帶動的間接經濟產出規模將達十萬億人民幣。

12月初,備受期待的5G頻譜分配方案公佈,徹底打消市場疑慮,也再一次釋放5G商用提速的明確信號。目前韓國已經宣佈5G開始商用,美國和日本計劃在2019年開始佈網,而歐洲也在計劃提速,可以預見在國家競爭、運營商搶跑、設備商積極跟進等多重因素疊加下,5G已漸行漸進。

政策風向將是投資催化劑

2018年,通信行業受到外部環境極大影響,中國5G設備商在海外遭到巨大的阻力,先是中興被美國禁售,其次澳洲、英國、新西蘭、日本等宣佈禁用華為設備,12月華為重要人物被扣留加拿大。這一系列突發事件,從一定層面刺激政府和業界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尤其是在5G政策指引上明顯加速。12月5G試驗網頻率發放事件超預期,廣電申請5G牌照事件超預期,預計未來政策推進力度將超預期。

2019年是5G商用年,政策將成為投資的風向標,併成為催化劑對板塊的刺激拉昇作用。其中最受關注的,必然是5G牌照發放,甚至有機構大膽預測5G板塊的下一次溢價高點將出現在牌照發放前後。

雖然有各種傳言,5G牌照發放時間將提前,但毋庸置疑,2019年是通信板塊較好的配置時間窗口。根據投資機構分析,結合3G與4G牌照的情況來看,以工信部向運營商發放正式牌照為時間節點,前後半年左右通信行業相比於滬深300指數具有較好的超額收益。在5G大規模建設之前,5G板塊的投資機會或以主題性投資為主,不少機構甚至建議應重點關注行業事件,如2019年2月底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019年4月運營商公佈年報併發布5G資本開支計劃等。

5G板塊進入新一輪上行週期

018年是4G投資的末期,運營商資本開支降幅收窄。隨著三大運營商5G頻段公佈,未來5G商用化賽道逐漸清晰,將推動通信行業進入新一輪上行週期。目前行業迎來5G確定性機遇,產業鏈公司盈利能力預計在2019年將成為投資亮點。據信達證券的研究報告分析,在4G啟動後,通信設備商的營收出現爆發式增長,通信指數也遠遠跑贏滬深300,主要原因是4G不僅投資規模大,投資週期也較短。因此判斷在5G時代,拉長的投資週期有望驅動通信板塊長期走好。

根據機構預測,電信運營商在5G產業方面的集中投資週期將達5—10年,總投資規模將達1.2萬億元,預計在2019-2021年,運營商在5G方面的投資額度可達4000億—5000億元,可見5G啟動對相關上市公司的訂單將帶來超預期的成長動能。機構測算,5G時期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將是4G時期的1.5倍,通信各板塊投資窗口將陸續打開。從投資額來看,受益最大為通信網絡設備,其中通信網絡設備佔5G總投資近40%,投資總額將超5000億元。

由於5G建設按照時期分為規劃期、建設期、應用期,在未來一兩年內就有望見到業績增長的品種,可能主要集中在規劃期、建設期的相關領域的龍頭公司。

關注潛在不確定性因素

目前,政府及產業層面均在不遺餘力地推進5G研發和商用,直接推動的是5G產業的快速落地,板塊關注度提升有望帶動行業的估值回暖,市場對於5G產業的預期普遍較高。綜合來看,對於5G行業來說未來是看好的,在投資策略上,十大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紛紛一致推薦5G板塊,認為投資機會確定。

在一片唱好聲中,也需要關注一些潛在的可能性。如行業壁壘可能引發的一些風險,以2018年4月中興事件為例,該事件對於通信板塊估值溢價打擊較大,直至7月才止住跌勢開始反彈。此外,面對5G將在2019年開始商用的趨勢,運營商一方面縮減資本開支為2019年的5G網絡建設做準備,另一方面拓展新業務為未來5G網絡帶來的新機會做鋪墊。在5G尚未商用的背景下,也有部分機構對市場前景持謹慎觀望態度。

展望2019年,中美貿易戰已趨於緩和,現有的關稅政策對通信行業影響有限,運營商資本開支將觸底回升,5G投資即將啟動,通信行業的景氣週期即將到來,不少機構也對5G板塊給出維持“看好”的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