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一旦“開板” A股投資邏輯面臨改變

■劉柯

在管理層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下,上週末科創板各項制度基本塵埃落定,下一步就是看哪幾家企業率先登場以及具體什麼時候開板了。不出意外的話,一大批耳熟能詳的新興產業頭部公司可能會出現在首批上市名單中,今年7、8月份開板的可能性很大。

那麼,科創板會對現有A股市場的格局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從宏觀角度看,現有A股主板走勢會以大藍籌大金融大消費為首的低估值迴歸將成為主流;中小創會迎來分化,在一波超跌反彈走完後,能與科創板有比價效應的企業會逐步走出獨立行情,而其它公司可能逐漸被邊緣化。在科創板這個影響市場的因素基本確定以後,現有主板和中小創的存量資金會面臨一次選擇,可以選擇科創板,但這個市場的資金容量不會很大,所以一些追求安全的新增資金會選擇低估值板塊價值投資。

其次從投資風格看,現有主板和中小創裡成熟的價值投資標的,包括低估值的成熟產業、大消費等將成為主流,穩健投資、價值投資將成為一種趨勢。A股現有的市場風格將發生涇渭分明的變化,也會讓各個市場的參與資金自己去選邊站隊。從投資風格的激進程度看,肯定是科創板最激進,畢竟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後面都是20%的漲跌停板,遊資活動的空間很大;其次是中小創,由於激進資金的轉移,這個板塊將主板化,創藍籌和已經上市的行業頭部公司可能會成為局部熱點;第三是主板,大機構主流資金將成為主導,特別是A股國際化程度加快加深以後,海外基金更喜歡大藍籌大金融。

第三從個股影響看,題材股肯定會分化,“三不靠”的企業將被邊緣化。現在很多資金在打時間差,利用科創板註冊制還沒來的時候做超跌反彈,因為節前這些題材股垃圾股跌得最厲害,股價彈性高。但註冊制真來了以後,從殼資源價值和比價效應看,很多垃圾股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投資價值了,借殼的主都盯著註冊制,那你還玩什麼?這裡面,特別是基本面很差的非國有控股公司,將更尷尬。未來主板的大機會在估值迴歸的價值投資和國資改革的價值投機上。

從最現實的影響看,科創板一旦成行,受衝擊最大的一是次新板塊,二是垃圾題材。為什麼影響最大的是次新股呢?道理也很簡單,科創板企業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股價幾乎可以一步到位,再加上註冊制發行,股價虛高的空間被大大壓制。對於現有次新股來說,基本面條件比科創板前幾批公司差一大截,股價卻虛高,交易制度又不如科創板靈活,誰玩?垃圾題材股好理解,上面已經說了,註冊制之下殼資源價值不再,現在很多炒殼的,就是建立在殼資源緊缺的前提下,註冊制來了這個資源就不緊缺了,那就該優勝劣汰。

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在科創板正式開啟的前幾個月應該是過渡期,不要看現在低價題材股漲得多厲害,絕對不是主流行情,未來肯定會分化。我們的投資理念一定要轉變,50萬以下中小投資者要麼在主板追求更具價值的投資標的,不要再去追垃圾題材,如果實在想投資科創和獨角獸,可以選擇基金。去年成立的戰略配售基金,當初很少人去關注,結果現在個個跑贏大市,部分優質基金半年的收益率已經超過5%,既然自己做不了做不好,拿給專業投資者做,應該是一件靠譜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