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NB-IoT芯片設計企業TOP 3:紫光展銳憑實力榮登榜首

11月7日-9日,水鄉烏鎮再次成為世界焦點,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這裡拉開序幕。作為備受全球關注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本屆大會共設置19場分論壇,重點探討人工智能、物聯網、5G、大數據、網絡安全等熱點議題。而在這其中,物聯網更是本屆大會最受矚目的重點話題之一,其不僅是互聯網的一個延伸,也代表著未來科技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實際上,中國在物聯網產業的佈局算是開始比較早的,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促使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整個產業的市場規模也迎來快速增長。根據業內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可以預見,當物聯網迎來真正的大爆發之際,中國無疑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之一。

萬物互聯孕育著史無前例的龐大市場,而要實現物物互聯則離不開物聯網的大腦,這就是芯片。經過業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其中芯片在整個產業鏈中處於基礎核心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於物聯網領域極為龐雜,因此不可能用一款芯片覆蓋正在由不斷擴大的應用和市場組成的物聯網。物聯網芯片不僅包括集成在傳感器/模組中的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定位芯片等,也包括嵌入在終端中的系統級芯片——嵌入式微處理器(MCU/SoC片上系統等),且這些領域的物聯網芯片需求規模巨大。因此,對於芯片產業而言,物聯網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聚焦物聯網產業中最熱門的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來看,為贏得與國際芯片企業一爭高下的機會,中國前幾大芯片設計企業(華為海思、紫光展銳、聯發科、中興微電子)早已投入研發中,並已面向市場推出了具有競爭力的NB-IoT芯片產品。

而為了更好地幫助讀者瞭解目前已在國內商用的NB-IoT芯片產品,筆者分別對華為海思、紫光展銳、聯發科、中興微電子推出的NB-IoT芯片產品,以及該款產品的市場商用程度進行了綜合對比,從而總結出了目前中國NB-IoT芯片設計企業TOP 3。

NO.1 紫光展銳

代表芯片:春藤8908

為何筆者會認為紫光展銳能夠打敗海思和聯發科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從而榮登榜首呢?

首先,從企業實力來看,今年1月,隨著紫光集團旗下展訊和銳迪科宣佈正式合併,紫光展銳成為了目前中國最大的物聯網泛芯片供應商,並在今年9月發佈了物聯網產品品牌—春藤IVY。據筆者瞭解,紫光展銳在物聯網領域擁有目前最全面的產品線,覆蓋無線廣域網以及短距離無線網絡。以蜂窩通信為例,包含2G/3G/4G/NB-IOT/eMTC等成熟技術與產品,在短距離無線連接方面,還有BT5.0、BT MCU、WiFi MCU等芯片。在NB-IoT技術方面,紫光展銳的NB-IoT芯片可完整支持3GPP Release 13的幾乎所有功能,覆蓋性強,功耗低,不僅可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同時也瞄準歐美及海外市場。

其次,從產品實力來看,紫光展銳在去年第四季度同時推出的NB-IOT單模的春藤8908、NB-IOT/GSM雙模的春藤8909兩顆芯片,並在2018上半年成功留片NB-IOT/eMTC/GSM三模的春藤8915。其中春藤8908是業內唯一一款NB+GSM雙模、集成度最高的物聯網單芯片。硬件方面,春藤系列芯片具備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等優點,適配全球運營商網絡頻段。同時配套紫光展銳的射頻外圍芯片,降低方案設計難度,可提供完整的芯片打包方案。在軟件方面,展銳可提供全套的軟件開發包(SDK),幫助客戶基於NB-IoT通信芯片進行二次開發,以應對物聯網應用碎片化的特點。

除此之外,從產品在市場的商用程度來看,春藤8908在今年下半年商用後迅速得到物聯網客戶與合作伙伴的認可,在2018年中國聯通的NB-IoT通信模塊招標項目中,拿到最大中標份額的深圳市有方科技和大唐通信NB-IoT模組均採用的紫光展銳春藤8908解決方案,這也意味著紫光展銳芯片在中國聯通物聯網NB通信模塊項目中佔據55%的份額。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企業實力、產品設計能力、應用領域和商用程度,紫光展銳的NB-IoT產品都有著深厚的積累和廣闊的前景,而這也是筆者認為其榮登中國NB-IoT芯片設計企業榜首的理由。

NO.2 華為海思

代表芯片:Boudica系列

海思在手機芯片設計領域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而在NB-IoT芯片領域,海思也早早地投入研發中。2017年9月,華為海思推出了全球首款正式商用的NB-IoT芯片——Boudica120,接著又推出了第二代芯片Boudica 150。

在時機方面,海思無疑搶得了一定先機,並得以與高通齊頭並進。而這兩款NB-IoT芯片的主要特點是高集成、低功耗、可內置輕量級的Huawei 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

從優勢上來看,海思的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是華為面向物聯網領域構建的輕量級、開源的“統一物聯網操作系統和軟件中間件”平臺。此外,海思的物聯網平臺OceanConnect提供CMP(連接管理)、DMP(設備管理平臺)、AEP(應用使能平臺)三大能力,通過開放的APIs系列化Agent、豐富開發工具,降低了物聯網開發門檻,幫助運營商和企業客戶實現多行業終端的快速接入,以及豐富應用的快速集成。

但是,海思的NB-IoT芯片卻在技術方面有著備受詬病的缺點。海思的Boudica芯片主要定位於輕量級芯片,只支持NB-IoT單模,網絡協議棧也非常簡單,也沒有集成TCP等上層網絡協議,這便給模組廠家集成帶來了一定困難。因此,模組廠家在選擇海思的NB-IoT芯片時多少會有些疑慮。

因此,筆者認為在NB-IoT領域,華為海思暫且落後於紫光展銳。

NO.3 聯發科

代表芯片:MT2625

針對NB-IoT市場,聯發科的佈局也十分積極。去年6月底,聯發科推出了旗下首款NB-IoT系統單芯片(SoC)——MT2625,並打造業界尺寸最小(16mm X 18mm)的NB-IoT通用模組,以超高集成度為海量物聯網設備提供兼具低功耗及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該方案支持 3GPP NB-IoT(R13 NB1, R14 NB2)的450MHz-2.1GHz全頻段運作,適合全球範圍內智能家居、物流跟蹤、智能抄表等靜態或移動型物聯網應用。

據筆者瞭解,MT2625芯片延續了聯發科在整體功耗控制方面的一貫優勢,通過在MCU和PSRAM等組件上加載聯發科特有的低功耗技術,使得采用該方案的物聯網設備,能夠搭配免充電電池達到長時間待機,符合低功耗廣域物聯網的要求。此前中國電信發佈的《NB-IoT芯片評測報告》甚至指出,聯發科MT2625芯片續航可達10年。

雖然MT2625芯片在性能方面的優勢較為突出,但是與紫光展銳和華為海思相比,聯發科不管是在品牌宣傳、企業實力,還是產品商用程度都稍有不足,因此筆者認為聯發科在NB-IoT領域暫居第三位。

當然,上述排名是筆者綜合三家公司旗下NB-IoT產品的技術特點、商用程度、品牌宣傳等多個方面得出的。而未來,在NB-IoT市場迎來真正的爆發之際,三家公司在該領域還將會帶來哪些驚喜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