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您可还记得童年时的那些美好时光

回忆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那些年玩儿过的游戏

您还记得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那些年夏天、冬天

玩儿过的游戏

印象最深的都有哪些呢

来来来

小伙伴儿们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01

滚雪球、堆雪人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项有趣的游戏

当然雪必须要下得够大,才能积累足够的雪球,气温要够低,才能使积雪不会迅速融化。

02

打雪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的时候下雪的冬天的校园,课间时间就是打雪仗的时间。操场、走廊是大大的混战战场,就是那些窝在教室里的同学也难免不受到雪球的攻击。


03

滑冰车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滑冰车基本上是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有的绑上铁丝、好一点的按两块角铁。孩子们有的在滑冰车上盘腿坐着、有的跪在上面奋力滑行。

04

挤油渣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挤油渣”了。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彩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滿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05

挑棍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冬天小手冻得红红手一发抖一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06

翻绳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翻绳是女孩子之间流行的游戏,一条绳子加上灵巧的手指,就可以翻转出许多的花样。让人消磨许多快乐时光,只是要小心,不可以拉错线,翻错弯,否则绳子可是会打结。

07

荡秋千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的时候很多小区都安装了一些健身器材,甚至某些小区还有秋千,那时候一到六日就和小伙伴一起去远处的小区荡秋千。不用小伙伴助力,自己用力晃几下就可以荡起来了。

08

编花篮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编、编、编花篮儿,花篮儿里面有小孩儿......这个游戏不是真的编一个花篮,而是女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

09

踢毽儿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这毽子商店有卖的,但是有很多人家也会自己做。踢的方式分为较简单的单式踢毽和较复杂的花式踢毽。记得以前小时候课间活动老师就让多练踢毽。

010

滚铁圈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滚铁环曾是男孩子们的挚爱,每个人的小铁圈如果放在现在,犹如带着滑板上学一样帅气加潇洒。

011

弹弓枪、弹弓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男孩子都有玩过弹弓(枪),这种弹弓打人可狠,弹出去的子弹力量很大,当时都用纸来叠子弹的,叠出来的子弹折一下。挂在橡皮筋的机关上,扳机一勾或直的皮筋一撒手,子弹啪的飞出去。

012

拔河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拔河,是大众竞技运动游戏,学校会经常组织拔河与跳大绳的比赛,总会让人热血沸腾,欢笑无穷。

013

抽陀螺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当年我们挥舞绳鞭抽起陀螺,听见鞭声“叭叭”直响,看见陀螺“嗡嗡”旋转,心中的那个高兴劲就甭提啦!


014

抓沙包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玩法:把一个沙包高高扔起,在沙包落下之前把桌上的若干个沙包抓到手里,然后用同一只手接住落下来的沙包。


015

下军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军棋分三种下法,一种是暗棋(棋子立起),两人对决,需要裁判;一种是明棋;一种是翻棋(字朝下摆)。


016

折纸飞机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叠纸飞机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叠的不好,头重了,就是栽头飞机了。小时候折完飞机,在机头哈口气便向天空划去。

017

东南西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先将白纸按一定的方法折好,然后在看得见的四个外侧面分别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而看不见的内侧八个面则分别写上反面或正面的字句。此游戏虽简单,但因揭晓的答案不好预测,玩耍时也充满了欢笑和乐趣。

018

丢手绢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不要告诉他。只要响起这首儿歌,记忆里的场景总会清晰出现当初玩儿丢手绢时候被人追赶的紧张刺激。

019

吹泡泡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时候也不用花钱买,都是自己动手做,准备好洗衣粉用热水融化,融化开了装在小瓶里,有那种塑料的拿着直接就吹出泡泡了。

020

跳皮筋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那时候的女孩子很爱跳橡皮筋。拉皮筋的将皮筋由脚裸、膝盖、大腿、腰、腋、肩、头顶逐步升高,跳皮筋的则按固定的旋律跳跃,完成规定动作后即可升级。

021

搭马架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有个游戏叫做搭马架子,这是男孩子们玩得最嗨的游戏,一个人从后面抱住一个人被抱的人把两只脚搭在另一个人的两个肩膀上由他抱紧了,再挺直了腰,三个人就成为一辆战车。

022

跳绳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跳绳,有集体、双人跳、个人跳。群众基础好参与人多,极受欢迎,集体跳,有团队精神。个人跳绳有花有式,很有艺术体操范儿,双人跳绳也很有意思,两人要有协同性。

023

跳房子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那时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常常都有小孩子在玩“跳房子”的游戏。据说是把瓦片放在格子里一下一下按顺序踢,每个格子只能单脚落地。

024

老鹰抓小鸡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老鹰抓小鸡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当“老鹰”,另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就是“小鸡”了。“小鸡”们一个接一个地拉着前人衣襟紧紧跟在“母鸡”的背后,“老鹰”要想方设法抓住“母鸡”背后的“小鸡”,“母鸡”则要伸开双手拚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鹰”抓住。小孩们在游戏中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且充分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025

弹珠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它不仅是咱中国人的游戏,还曾风靡全世界。因打弹珠时必须爬在地上,常常会使手上、身上沾满泥土,因此爱干净的女孩们不屑此举,于是变成了男孩的“专利”。


026

抓骨头子儿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抓骨头子是女孩们的游戏,男孩也常常参与。骨头子儿一般是猪后腿膝关节的一块特殊形状的小骨头。玩抓骨头子游戏时根据抓起骨头子的面和数量确定得到的分数。


027

斗鸡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斗鸡”又称“撞拐或“脚力”,可分成两拨人对抗或者仅二人单挑。游戏时一只脚靠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然后用单脚蹦跳着冲向对方,可用膝盖撞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也可用膝盖上抬或下压对方的腿。比赛时必须单脚着地,某一方双脚着地即输。此游戏十分耗体力,偶尔也会受些小伤,因此只有男孩子爱玩。

028

丢沙包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丢沙包的玩法有很多,其中最流行的一种是:先在晒坪或空地上划好一个大圆圈,将参与者按抽签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一组站在圈外,一组站在圈内。

029

拍纸牌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最经典的玩法是“4留1”,两人玩,各出2张牌,正面朝上分两落叠放,轮流拍,谁最后一下令牌面变成3张朝下1张朝上的局面谁就赢,对手的2张牌归他所有。

030

摔泥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泥碗用泥土做成,取粘土若干,经加水揉和后再制作成碗状。泥碗直径约十厘米,底部要尽量薄,边沿则要尽量平整。


031

跳山羊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跳山羊”或“跳马”。一人弯腰躬背站在几米远的地方,其他的人则排着队向他跑去,然后用双手撑在他的背上,利用惯性双腿分开从他的背上跨越过去。

032

骑马打仗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这游戏又叫“杀马马肩”,源于对古代的武将骑在马背上杀仗的模仿,充满了阳刚和杀气,因此是男孩子的“专利”。

033

画手表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在手腕上画手表,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们画,小伙伴们互相画或自己给自己画。那时,手腕上画上手表也是一种时尚。


034

攒小人书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人书是小时候最着迷的读物,而且每家都有很多小人书。街头巷尾还有小人书摊,两分钱看好几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人书。就看谁攒的多?多的几箱子,少的也有几十本。

035

乒乓球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那个年代,支起一块门板,两块砖头一根棍架起个"桥",木头板做成"乒乓"拍,乒乓球憋了热水泡,乒乓球裂口胶布粘。


036

踩影子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踩影子,他跑,我追他的影子,他会拼命的躲开跑掉。

踩上影子,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037

捉迷藏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时候在院里和伙伴捉迷藏,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藏身的地方,心里默默窃喜:你肯定找不到我的。

038

斗蛐蛐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时候斗蛐蛐,大人有大人的斗法,小孩有小孩的乐趣。不过这个游戏一般都是男孩儿们在玩,女生看到这些昆虫就会害怕,恶心。

039

打水漂儿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这个男孩女孩都玩。记得小时候一到放暑假就到乡间的水塘边或者是放学后,几个小伙伴来到公园湖的湖边、市区的小水塘边玩水起打水漂儿来。

040

藏猫猫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这个也是我们小时候爱玩的游戏。男孩女孩一起,用手拍把其中一个人的眼睛蒙上,大家散开,当他摸到一个人时,要从那人的头一直摸到脚,然后猜出这人是谁,猜对了就算你赢了,接着就把被猜出的人的眼睛蒙上继续猜。

041

烟标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烟标应该算是个收集物品,不过收集来之后,其用途跟上面的惯炮一样,折成长条状,然后相互砸。

042

抓子儿,拾子儿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抓石子,是由2-4人共同进行的一种游戏。主要游戏工具是碎石、籽粒、布包、金属弹或塑料弹。

043

石头剪子布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在天津本地叫做“笨桥果”是一种流传多年的猜拳游戏。规则:石头打剪刀,布包石头,剪刀剪布,在这种游戏中,一锻炼了人的反应能力,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灵活性。

044

放风筝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小时候王字风筝都自己做,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在各地均可见到这种风筝的影子,两边小辫(简单的)都是报纸做的。这也称为"大众风筝"。

045

纸风车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童年的风车很简单,就是用一张白纸剪成四方形状,然后从四个角开始,按对角线剪开四个开口,然后每片里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拿一个角,叠起来,用一个小钉子穿过叠角和纸片的中心,然后将钉子固定在一个小木棍或者玉米秸秆顶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小风车就做成了。做好纸风车之后,拿着跑就行。虽然很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

046

推手平衡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


047

跳远踩脚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一个人从底线跳出去若干步,另一个人也同样跳出去,但是少跳一步,然后尽量踩到前者的脚,前者可以躲避。如果踩到,则后者胜;如果没踩到,前者要按原来的步数跳回来,如果顺利跳回,则胜,否则还是输。

048

拔老根儿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拔老根儿,又叫斗百草。它分文斗与武斗。所谓文斗,即是用嘴说花草名,比试说的花草名多、名称好听者为胜,很高雅;而武者实为比赛,双方用草的韧劲儿决胜负。春夏多用大耳头草(车前子),秋天用杨树叶的叶把儿作为斗草工具,东北称其为“勒筋儿”,河北省叫“拉根儿”或“拉钩儿”,京津一带则曰“拔老根儿”。

049

打宝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打宝”这项游戏流传很广,做法很简单,把一张纸折成正方形即可,当然必须有正面有反面,玩法也很简单,用自己的“宝”把对方的“宝”打翻过来就算赢。

050

摇呼啦圈


哭了,玩儿过这50种游戏的天津人,都老了!


相信大家的童年时代有肯定有关于呼啦圈的回忆,当然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代人童年的游戏玩法各有不同。


可以互动哟

大概就这么多了

如果要是有小伙伴还记得更多小时候的游戏

帮大家留住曾经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