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龍筆廣式傢俱小岡香業敘傳奇江門故事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月10日訊(記者黃殿晶)1月9日,30多家海內外媒體參加的“傳奇江門”採風行活動,走進新會岡州畫院、新會美木美工紅木傢俱館、小岡香業城,對僑都江門的特色產業進行零距離認知和了解,對江門市注重傳統特色產業的傳承和發展給予高度關注。

在江門市新會區岡州畫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沙茅龍筆代表性傳承人張瑞亨告訴記者,白沙茅龍筆以新會圭峰山特產茅草為材料製作而成,具有軟硬適中、吸墨性好、富於彈性、書寫流暢、堅韌耐用的特點。茅龍筆製作需經歷選草、剪裁、浸泡、錘砸、刮青、削峰、上膠、裝飾等近10個純手工環節。“慢工出細活。每一個步驟都做好,做出來的筆才會足夠堅韌。”張瑞亨說。

茅龍筆廣式傢俱小岡香業敘傳奇江門故事

張瑞亨演示茅龍筆製作(記者 黃殿晶攝)

據瞭解,白沙茅龍筆起源於明代,已有五百多年曆史。創始人是明代理學家、詩人、書法家,被譽為“嶺南大儒”的陳白沙(陳獻章)先生。由於茅龍筆的創制,開創了茅龍書法藝術。用茅龍筆書寫的書法,由於沒有筆鋒,筆劃中留有空隙,形成其它書法難有的“飛白”,筆畫頓挫、拙重,別具一格。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傳承人張瑞亨堅持手工製作茅龍筆,並用茅龍筆創作出一批高水平的書法、繪畫作品,延續和傳承著茅龍文化。

在江門市新會區會城仁義街到新會大澤鎮十里長街,有一個全國紅木界著名的“紅木文化小鎮”。改革開放以來,這裡從當初30多家民間作坊發展到今天3000多家紅木傢俱企業,年產值達100億元,建立了以新會古典傢俱城、長隆古典傢俱城、匯楹紅木傢俱城、古典傢俱一條街、五邑古典傢俱城、仁義古典傢俱世界、會城至大澤古典傢俱產銷十里長街等為主載體的古典傢俱產業集群,被稱為“中國古典傢俱之都”。

茅龍筆廣式傢俱小岡香業敘傳奇江門故事

演示紅木榫卯製作技藝(記者 黃殿晶攝)

江門市新會大澤紅木傢俱商會副會長、江門美木美工紅木傢俱公司總經理張朝宏告訴記者,在20世紀30年代,新會會城街有上百家“廣式”傢俱作坊,從業人員達數百人。至20世紀70年代,許多鄉村民居家中還收藏著幾十年、甚至100多年的古舊傢俱,這些傢俱是用紫檀、黃花梨、烏梅、酸枝等紅木製作而成的,被稱為“廣式傢俱”。“20世紀70年代中期,許多旅居港澳的同胞和海外華僑,通過新會的鄉親選購具有鮮明中國傳統工藝文化特色的古典傢俱收藏擺設。因此,新會坊間出現了一批批穿街過巷收購古典傢俱的‘收買佬’。而正是這一批批‘收買佬’,竟帶起了新會乃至全省‘廣式’古典傢俱產業的復興,並走上輝煌發展之路。”張朝宏說。

歷經30多年發展,如今的新會紅木傢俱產業由10多個小作坊發展成“紅木文化小鎮”。目前,該“紅木文化小鎮”已建立了“全國首家五星級古典傢俱展示超市——新會古典傢俱展示超市”,“五邑地區首家以古典傢俱文化為主的——新會古典傢俱文化博物館”。小鎮內的新會紅木傢俱城建成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該景區被江門市旅遊部門評為“2016江門市特色旅遊目的地”。

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的小岡香,已有600年的制香歷史。近年來,小岡香文化產業取得快速發展,僅小岡片區方圓3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集聚了1200家制香企業。雙水鎮這個“中國香業產業基地”,制香從業人員約2萬人。小岡香產量已佔全國衛生香的三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衛生香生產地,2018年行業銷售額超過30億元,產品品種也由單一的竹籤棍香發展到線香、盤香、薰香、異形香、工藝香等幾十個品種。

茅龍筆廣式傢俱小岡香業敘傳奇江門故事

手搓香製作工藝演示(記者 黃殿晶攝)

江門新會區寶駿小岡香業城有限公司董事戴瑜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寺廟中80%的用香出自小岡,小岡香歷經代代傳承,形成獨具特色的手搓香製作技藝,並且在2013年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此同時,它伴隨著70多萬新會籍華僑華人飄洋過海,飄散至世界各地,贏得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的美譽。

近年來,小岡香業人圍繞“養生用香、家居用香、文化用香”,朝著“品質化、標準化、產業鏈化、互聯網化”的目標推動特色小鎮建設,並已獲得國家3A級旅遊景區授牌。

“‘禪意花木深’是寶駿小岡香業城近年來重點打造的一個旅遊、體驗項目,將香道、茶道、禪道融合在一起,可以讓人親身體驗感受香文化的魅力。”戴瑜表示,小岡香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從思維的改變、產品的創新及運營方式的與時俱進上下功夫。下一步,小岡香業城將圍繞“香業+文化+旅遊+養生+互聯網”目標,推動香業產業基地從單一走向綜合性的文化產品集散地轉型,力爭打造中國香業特色小鎮,確立“世界華人香都”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