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電商服務商們都失去了“自我”?

我最新出版的書《新知青日記:行程三十萬公里的農村電商思考》,曾在經歷三個多月的“磨難”,經過三編三校後,砍去六萬字,最終得以出版。

為何農村電商服務商們都失去了“自我”?

《新知青日記》

在農村電商領域,我向來是“直言直語”,甚至還有點“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看來,要變成出版的文字,還真有點“不合時宜”。只是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快奔五的人了,又在體制外,有什麼好擔心的?但當我拿到出版後的書稿後,卻發現所謂的“尖銳”、“偏激”甚至有些“反動”的文字,已經被刪除得乾乾淨淨,留下的都是“四平八穩”、“大而化之”的觀點與段落。我有些困惑,這還是我嗎?可能是由於國字號出版社的原因,《新知青日記》出來半個月,遲遲不見上架銷售。難道他們還是有顧慮,擔心文字不妥,被列為“禁書”目錄而影響聲譽?我不知道,但細想還不至於。既然出版了,我就不等了,自己掏錢買上一些,開始贈給自邊的朋友閱讀。同時,在公司旗下一個小微店裡銷售。

就在我有點“灰心喪氣”的時候,不管是我贈閱的,還是大家自己在微店裡拍下的,朋友們讀後的熱烈反饋卻出乎我的意料——有大呼“過癮”的,認為是“滿滿的乾貨”;有感同身受的,如遇“知音”一般;有掩卷感慨的,同情著我等“苦行僧”這些年的不易……我的老朋友魏延安,更是不吝筆墨,寫下了洋洋灑灑的數千字的書評——《跟著操盤手看農村電商的K線圖》(大家可以到微信公眾號“魏延安”裡調閱)。圈內的大師、大咖,也都以不同方式,或轉發序言,或點贊,或直接幫我賣書,多少為我這本書的出版給予了鼓勵與支持,著實是一種安慰,謝謝大家。

為何農村電商服務商們都失去了“自我”?

其實,這本書首先是我對自己過去這三年的一個“紀念”。我以時間和觀點兩個維度,將自己上山下鄉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彙集成冊。從農村電商的發展進程來看,這三年無疑是“波瀾壯闊”的,我作為其中的一個見證者、思考者、參與者,但我更願意以一個“記錄者”的身份,將農村電商發展進程發生的一切,無論精彩與落寞,無論高潮與低谷,無論鮮花與眼淚,都轉化為一段段文字,哪怕只是供自己老得昏花時回憶,以延緩痴呆時刻的到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出版這本書,不只是為我自己,我也是希望從“主觀”的角度,刻畫出我們這個群體在這個時代的“眾生相”,誠如魏延安在書評所說的:

作為一個農村電商操盤手,他走過的路真切地體現了這些年農村電商服務領域的演化軌跡。在最初的時候,全國到處都在舉辦論壇,到處都開千人電商大會,所有專家馬不停蹄奔走在各個電商大會的路上。然後有一些專家就開始組建自己的電商隊伍,幫著進行縣域電商的運營,然而到運營之後才發現,自己公司的那幾個人做好一個縣的電商運營就十分困難,何況一口氣還簽了那麼多縣,這怎麼可能呢?所以,從第二階段開始,大家已經不再那麼瘋狂的奔跑,開始注意引入外力共同參與電商運營,而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電商服務上,比如做培訓,打通供應鏈等。但看似正確的方向在現實中依然遇到極大的困難,縣域電商服務同樣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就像在沙漠上種樹。於是,到了第三階段,縣域電商服務商了開始向更具體的事情靠攏,有的去做農產品上市,有的去配合平臺做相關推廣運營,有的轉化為專業的文創設計,也有的深入田間地頭整合資源,等等。而就在這些還沒有做完的時候,大家又倉促地應對“新零售”的到來,探索第四階段的轉型。老莫在實踐中一步一步趟出來的體會,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農村電商絕對像我們最初想象的那樣簡單,它不僅複雜而且迅速演變、分化,向互聯網+農村、縣域數字經濟邁進,將來不會成為一個獨立的線上經濟現象,註定要與線下融合。
為何農村電商服務商們都失去了“自我”?

既然如此,這本《新知青日記》的風格與內容,應該是真實的、真切的、真誠的。我在編寫、彙集之初,就抱有這樣的初心。好在,即使編輯再“修飾”、“刪減”、“替換”,即使裁去六分之一的文字,這本書的靈與魂還是我的。在這種情形下,大家還是認為有“乾貨”、“有料”,說明多少還是有點用,不止成為讓大家“催眠”的一本書。但一如魏延安在書評裡所言:“對於行內的許多現象,有的人視而不見,有的人頷首不語,有的人隱忍不發

”,書中所涉的人與事,並非大家不知、不識、不覺,只是由於我的“不世故”,硬是成了一個老資格的“愣頭青”了。我為何要這樣做?

馬雲只有一個,農村電商再怎麼鬧騰,也搞不出另一個淘寶來。在這個註定“社會效益”要遠大於“經濟效益”的領域裡,我沒有太大的商業理想,只想好好抒發自己鬱積已久的家國情懷,只想好好理理自己遍佈大江南北的三教九流的人脈圈,只想保持“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獨立思考。一句話,絕不“遷就”,保持自我。說得直白些,年輕時都能撂下這名與利,我都敢“炒”了老東家,更何況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我還有啥不敢“放下”?!在這本“日記”裡,很多章節與段落,我反反覆覆要表達,正是“獨立思考”這四個字。不管大家承不承認,一昧地“委曲求全”、“溜鬚拍馬”換來的一紙合同,多少在執行中出現“虎頭蛇尾”、“善始卻不得善終”的局面?要知道,我們做綜合服務,面對的大多是經歷了多少人與事的縣太爺,在他們面前,越沒有“自我”,就越難贏得他對你的尊重!同時,江湖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手在民間,偽裝自己、裝逼、做老好人,你以為別人看不出來?當然,你可以說“不要同錢過不去”,不就是要賺錢混人緣麼,何必搞得自己處處成了一個“刺頭”!這話沒有毛病,但在原則問題上,大家或許都有自己的方式,我只是堅持做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