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丨人間至味是清歡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1月22日上午9點多,知名作家林清玄發佈了一條微博,談論死亡帶來的啟示,字裡行間流露出一貫的禪意與雋永。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沒想到的是,23號上午就傳來令人悲痛的噩耗,林清玄過世,享年65歲。

談起林清玄,不得不說他的身上有諸多為人熟知的標籤,其中大多數與文字有關——曾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文章《桃花心木》、《和時間賽跑》數度被摘錄進入語文課本;且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林清玄有一天一定會死,但我會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2017年,在一次活動中,林清玄面對讀者這樣談起對死亡的看法。

如他所言,優美的文字構成了人們對他的印象。

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家裡很窮,共有18個兄弟姐妹。但貧困並沒有讓他放棄對夢想的追求 。在小學三年級時,他便下了一個志向:要當一名作家。與此同時,立志從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斷地寫——小學時每天500字,中學時代每天1000字,大學時每天2000字,畢業後每天3000字,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輟。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他後來的工作也與文字息息相關。他曾在多家媒體做記者,後來又專注於寫作。“你的願望會決定你的人生,你小時候有什麼願望,就會決定你有什麼的導向,你出生在哪裡?你的條件是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有沒有強大的願望,支持你走你的人生之路。”林清玄曾這樣評價自己這樣的經歷。

林清玄曾做客央視《開講啦》,當被問到對“苦難”和“幸運”的理解時,他說:“相信夢想,幸運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曾有人問先生,為何想當一名作家?先生笑答:“因為作家可以寫出動人的文章。

”現在,就讓我們攜緬懷之意,再品先生書中的哪些經典名言。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01.人生最美是清歡

我的寫作,不只是在告訴人關於這人間的美麗,而是在喚起一些沉睡著的美麗的心。

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放下執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02.活著即是修行

我們要輕輕的走路、用心的過活;我們要溫和的呼吸、柔軟的關懷;我們要深刻的思想、廣大的慈悲: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這些,都是修行。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03.時刻保持內心的喜悅

在喜樂的日子,風過而竹不留聲。 在無聊的日子,不風流處也風流。 在苦惱的日子,滅卻心頭火自涼。 在平凡的日子,有花有月有樓臺。生命只是如此前行,不必說給別人聽,只在心裡最幽微的地方,時時點著一盞清歡之燈……

04.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生命歷程中的快樂和痛苦、歡欣和悲嘆只是寫在水上的字,一定會在時光裡流走。只有認識自我,迴歸自我,反觀自我,主掌自我,才能開啟智慧的蓮花。只要我們認清字是寫在水上,就能夠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05.一念心清靜,蓮花處處開

禪心其實就在告訴我們,人間的一切喜樂我們要看清,生命的苦難我們也該承受,因為在終極之境,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

當我們的心靜下來,煩惱喧譁,彷彿生命中的汙泥,但我們也等待著,或者會有一朵蓮花,一些清淳的智慧,從無明的、未名的角落,開起!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06.以清歡心過生活

每一縷陽光都有歡樂,每一個角落都有禪悅。當我看見了世界的轉動,抬起頭來,看一朵精美純白的雲朵,以一伸溫和優雅的姿勢緩緩飄過,這時我知道了,能夠以清歡的心生活著,真是世間幸福的事。

夜裡散散步,撿拾落下的松果,思念遠方的朋友,回想生命的種種美好經驗,這平淡無奇的生活,自有一種清明、深刻和遠大呀!

2018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巨星隕落。而在2019年初,我們卻也不得不面臨如此多令人難過的告別。但正如沈從文先生所言:誰見過人蓄養鳳凰呢?誰能束縛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至愛是清玄。

天堂有光,

林先生一路走好。

附:

林清玄丨人间至味是清欢

撰稿:賈舒凱

審核:趙海波 蔡 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