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奇,不神

針灸納入美國醫保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有人高呼"再不保護,中醫就要變成別國的了"。之前有端午節被搶注的教訓,以及《孫子兵法》在日本受追捧等先例,保護中醫就帶有了強烈的民族感情和使命意識。其實早在2009年國家就發佈了《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6年又制定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 (2016—2030年)》。中醫藥作為重要的健康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已引起足夠的重視。

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把人體看作運行的微小宇宙,站在哲學的高度對病症進行施治,逐步形成了完備的中醫理論。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動物的軀體、骨、皮、臟器、殼,甚至大自然中的石塊,均可入藥。配比之後熬製,可治療各種病症,中醫確實很奇妙。還有針灸能緩解疼痛,火罐能拔毒瀉熱,只要巧施妙手,便能解人疾苦。之前學過《扁鵲傳》,其中記載扁鵲到虢國,適逢太子氣血不行,半日前已昏厥死亡。扁鵲以針刺穴,又用藥熱敷,於是太子起死回生,完好如初。

起死回生,妙手回春,人們常用這樣的詞來形容醫術之高明。扁鵲說"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在死神面前,醫術不過是多偷了幾條性命回來。回天乏術之悲哀,相信每個醫生都深有體會。有一部電影,名為《大明劫》,講的是江湖遊醫吳又可大膽質疑《傷寒論》,與瘟疫鏖戰的故事。看完之後,你會有這樣的感覺:中醫確實是奇技,但不是神技。疾病永遠是人類的大敵,人類只能反擊,不可能直搗黃龍。或許有一天,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能變得百毒不侵,到那時人與神怕也無異了吧。

中醫主要靠經驗,西醫主要靠科技,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有病看西醫,治不好再回頭看中醫。現在的很多診所中西醫結合,既有中藥櫃,又有西藥臺,很好的策略。近年來,一些虛假廣告肆意誇大中醫的療效,以及珍貴藥材的神奇,給中醫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更深層的問題在於,中醫發展滯後,科技含量不夠高。在癌症四起、新病筍現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更加落寞。中醫想要跨越式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理論支撐和技術手段,要敢於跟自己較勁,敢於衝到第一線,跟新病、大病硬碰硬。

我家附近有一個很大的中醫堂,裝修古典高雅,坐診的是一個年輕人,門頭上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專治風溼、月經不調、腰腿痛……等各種疑難雜症",可想而知,門可羅雀。中醫不能總是充當"Plan B",甚至"Plan X"。非典的時候板藍根賣脫銷,吳又可老先生倘若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幾年前,我大伯去縣醫院看病,結果被一個醫托騙到了一家中醫診所,白花了幾百塊錢,這種借中醫之名騙錢的應該嚴厲打擊。我從沒吃過熬製的中藥,但對中藥製劑很有好感,尤其適合孩子。我們不必沉迷於中醫之奇,不必幻想中醫之神,讓中醫迴歸醫術,滿心期待它的再一次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