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一.何為“大禮議”?

公元1521年,大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無子。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起草遺詔,迎立興獻王子朱厚熜為新皇帝。朱厚熜,就是歷史上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接到詔書後,朱厚熜就從興王府所在地湖廣安陸啟程進京。在抵達京郊之時,有關禮的第一個問題就來了,群臣應該以什麼禮儀迎接新皇帝呢?禮部尚書毛澄認為應該用迎接皇太子的禮儀,這樣後面才可以勸進,然後登基,符合禮制。但是年僅十五歲的新天子朱厚熜不同意。

朱厚熜對迎接的官員說:“大行皇帝(指武宗朱厚照)遺詔說,我是來當皇帝的,不是來當太子的。”嚴詞拒絕皇太子之禮。內閣首輔楊廷和勸說道:“請您從東安門進京,暫居文華殿,擇吉日登基。”別看朱厚熜年齡小,這可是明朝歷史上最聰明、最懂權謀的皇帝。朱厚熜本是興獻王世子,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是很懂這其中的道理的。他知道從偏門東安門進京還是變向的皇太子進京的禮儀,於是再次拒絕。由於武宗遺詔已經頒佈天下,大明臣民都知道新皇帝是朱厚熜,是不可能再換皇帝了。年輕的朱厚熜就是看準了這一點,初來乍到就將了大臣們一軍。最後,在皇太后張氏的調停下,眾大臣在郊外進行了“勸進禮”,然後從大明門將朱厚熜迎入奉天殿登基。這是正牌的皇帝禮儀,朱厚熜正式成為嘉靖皇帝。

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明世宗 嘉靖皇帝 畫像

我們不禁會問,反正皇位已是囊中之物,先當太子還是直接當皇帝,有什麼區別嗎?其實,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很鄭重的禮法問題:朱厚熜的繼位身份以及皇家世系問題。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如果朱厚熜用了皇太子的禮儀,那麼他就成了明孝宗朱佑樘的兒子,而不再是興獻王朱佑杬的兒子。這事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大事。“我是興獻王之子”這是年輕的嘉靖皇帝拼死也要守住的底線。

嘉靖登基三天後,派人回湖北興王府接親母興獻王妃蔣氏。關於禮的第二個問題來了:現任皇帝親媽來了,該以什麼禮儀迎接呢?上次已經吃虧的群臣,在內閣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的帶領下,堅持應該效仿宋代濮王之子嗣仁宗的舊例(宋英宗以宋仁宗養子身份繼位),以皇帝叔母的禮儀迎接。也就是說,嘉靖皇帝現在繼承的是明孝宗朱佑樘的江山,而不是其兄武宗朱厚照的江山。既然嘉靖已經是明孝宗之子,興獻王、興獻王妃就應該被稱為“皇叔父、皇叔母”。嘉靖皇帝暴怒,他對著群臣大叫道:“朕是皇帝,如果稱呼我親母為皇叔母,她就是臣,哪有讓親媽跪兒子之禮?”興獻王妃蔣氏聽說後,也在通州附近停下腳步,拒絕進京。嘉靖皇帝再次威脅群臣,要帶著蔣氏回興獻王府:皇帝我不當了,你們另選賢明吧。有明一代,還沒有大臣敢行廢立之事。大臣們無奈多次勸諫,於是嘉靖皇帝趁勢下詔,讓群臣討論其本生父興獻王、本生母蔣氏的封號等一系列禮儀問題,這就是明朝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內閣首輔楊廷和對待此事十分強硬,認為就應該按宋朝宋英宗入嗣舊例,嘉靖帝此時就應該是明孝宗的兒子。禮部尚書毛澄甚至說出:“有異議者為奸邪,當斬!”正當嘉靖皇帝手足無措之際,新科進士張璁上書反對禮部尚書毛澄,並提出了著名的理論“繼統不繼嗣”。他說,楊廷和、毛澄是混淆視聽。因為宋英宗當年是在宋仁宗活著的時候就過繼給了宋仁宗為子,所以禮法上才是仁宗的兒子。現在嘉靖皇帝沒有過繼給明孝宗,嘉靖繼承皇位是因為“輪序當立”,本該輪到他,這能一樣嗎?因此,父母均以子貴,應該尊興獻王朱祐杬為皇考,再尊蔣氏為太后。張璁當時已經48歲了,還只是個觀政(新科進士不立刻授予官職,觀政相當於實習期未轉正),此時他的一番言論,讓嘉靖皇帝激動的說道:“吾父子保全矣”,立刻下詔,就這麼辦,準備以皇太后禮儀迎接蔣氏。

此時已是嘉靖年間,內閣首輔早已經發展成為“外相”,掌握封駁權,可以駁回皇帝詔書(司禮監掌印太監號為“內相”,有批紅權)。楊廷和當即封駁詔書,拒不執行。但是,幾番爭執後,大臣怎麼可能拗得過皇帝?最後又是內閣退步,尊興獻王為興獻帝(不加皇),蔣氏為興獻後。不倫不類的尊稱蔣氏為“興國太后”,按照太后禮儀走正陽門,但是不拜謁太廟。

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興獻王 畫像

事情還沒有結束。嘉靖二年,已經被楊廷和貶去南京做刑部主事的張璁聯合另一南京刑部主事桂萼(這兄弟在刑部真的屈才了)一起在南京上書,請求嘉靖改稱明孝宗為“皇考伯”,興獻帝為“皇考”。二人特許進京向嘉靖面陳紀要,升為翰林學士,“繼統派”逐漸壯大。禮部尚書汪俊率領群臣再次反抗(前禮部尚書毛澄已經在二月去世),無效,汪俊被罷免,“興獻帝”再次晉升為“興獻皇帝”。嘉靖三年二月,大學時楊廷和因“大禮議”辭職。再無妨礙的嘉靖帝,追尊興獻帝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七月,嘉靖皇帝下旨去掉“本生”二字,興獻王朱祐杬這一系徹底代替孝宗朱佑樘一系,成為正統皇室。

楊廷和雖走,但其背後的文臣沒有絲毫讓步。楊廷和的兒子,正德六年狀元,翰林修撰楊慎(此人是大明三才子之首,寫下《臨江仙》名句:“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慷慨高呼:“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一呼百應,群臣229人跪在左順門外,高喊太祖、孝宗皇帝,痛哭流涕,以此反對嘉靖皇帝親手操作的“皇系轉移”。嘉靖皇帝先派宦官去勸退,無果後,強硬下旨,逮捕100多人,並且給以庭杖、流放戍邊等嚴厲懲罰。九月,舉行了更定大禮,改稱孝宗為皇伯考,孝宗後昭聖皇太后為皇伯母,改稱興獻皇帝為皇考,章聖皇太后為聖母。至此,嘉靖皇帝徹底取得“大禮議”的勝利。

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左順門事件

以上就是“大禮議”的整個過程。從上述過程看,貌似嘉靖皇帝和張璁的“繼統論”很不得人心,以至引起了以楊廷和為首的群臣的激烈反對。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嗎?

其實隨著“大禮儀”的深入,很多名人都加入了“繼統派”,雖然這些人沒權。典型的就是王守仁(王陽明)的徒弟們。王陽明是儒學大家,文武雙全,其門下弟子方獻夫、黃綰、黃宗明都表態支持張璁的“繼統論”。另外,曾任“三邊總制”、此時卻賦閒在家的名臣楊一清看到張璁的奏摺後,斷言到:“張生此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早早就料定張璁會贏。固然,“繼統派”背後有皇帝支持,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也會覺得張璁佔理呢?張璁的“禮”究竟在哪呢?

二.楊廷和的“自相矛盾”:一份落下把柄的遺詔

從根本上講,自楊廷和起草遺詔的那刻起,他就輸了。因為遺詔的內容,是不能更改的,即便寫錯了,也要承認遺詔是對的

我們回到武宗駕崩之時,來看看嘉靖帝是怎麼被選出來繼承皇位的。明憲宗朱見深前前後後有14個兒子,這裡我們只列到第六子益端王朱祐檳,此人嘉靖初年依舊在世。可以看到,由於武宗無子且無嫡親兄弟,那麼選皇帝有以下兩種路線:

從武宗的堂兄弟中選,那麼嘉靖帝朱厚熜並不佔優勢。朱厚熜有兩個劣勢,第一,他在武宗的堂兄弟中並不是年齡最長的。益端王朱祐檳長子朱厚燁長朱厚熜8歲。第二,朱厚熜當時已經襲爵興王,給自己的生父興獻王披麻戴孝過了。

但是太后張氏以及首輔楊廷和明顯是採用了另一種路線:武宗無子,也無嫡親兄弟,於是上推至孝宗。孝宗親兄弟中,興獻王朱祐杬年齡最長,朱祐杬去世了,於是立其子朱厚熜。

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明憲宗世襲圖

為了讓朱厚熜合法繼位,楊廷和草擬大行皇帝遺詔時候,以武宗朱厚照的語氣,寫明瞭立朱厚熜的理由。讓我們來看看,這份遺詔有關繼承皇帝部分是怎麼寫的:

《明世宗實錄》:大行皇帝遺詔曰:朕紹承祖宗丕業十有七年,深惟有孤先帝付託,惟在繼統得人,宗社生民有賴,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注意這幾個字“倫序當立”,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本該輪到朱厚熜繼位”。那麼為什麼“輪序當立”呢?因為“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所謂“祖訓”,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訓”。我們再來看看“皇明祖訓”中關於繼承皇位部分是怎麼寫的:

《皇明祖訓》:凡(皇帝死)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皇明祖訓中說的很明白,沒有皇子,則兄終弟及。但是所立的必須是嫡母所生,連庶母所生的都不能立為皇帝。可是,明孝宗只有武宗朱厚照一個兒子,武宗沒有嫡親兄弟,朱厚熜只是武宗的嫡堂兄弟。所以皇明祖訓中所說的情況根本不適用於嘉靖帝繼位。朱元璋子嗣眾多,根本沒考慮過自己的子孫有一天會出現“一脈單傳”的情況。楊廷和當初撰寫遺詔的時候,為了給“倫序當立,兄終弟及”找個合理的理由,強行往“皇明祖訓”上靠。這一靠,就出了大問題。

如果立朱厚熜為帝,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按照漢家禮法,事先過繼。北宋時期,宋英宗發動“濮議”,要追封生父濮王為皇帝,除了宰相韓琦等幾人擁護,幾乎是被滿朝反對。這是因為宋英宗是在宋仁宗在世之時就過繼給了仁宗,他是以皇太子身份繼位的。已經行了過繼大禮,就是仁宗的兒子。這時候要追封生父為皇,於情於理都是不合適的。但是嘉靖皇帝不一樣,明孝宗駕崩之時,嘉靖皇帝還沒出生呢。武宗駕崩後,遺詔中可寫了隻字片語讓朱厚熜過繼給孝宗皇帝才能繼承皇位?並沒有。詔書裡明明寫了“遵祖制,倫序當立”。也就是說,嘉靖帝倫序當立,是因為遵了祖訓。祖訓裡說過繼了嗎?也沒有。既然沒有過繼就繼承皇位了,憑什麼讓嘉靖帝再按照過繼的禮儀,不認親父,而以孝宗為父?

楊廷和為官多年,為什麼沒有發現自己寫的遺詔上有如此大的漏洞呢?原來,武宗駕崩後到朱厚熜繼位的三十多天內,楊廷和在太后張氏的支持下,罷威武團營,拆豹房,裁撤錦衣衛、內監局冗員十多萬人,他正轟轟烈烈的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罷前朝弊政,哪會在意這一小小的“疏漏”?也許他曾發現了這個漏洞,但是他覺得自己貴為當朝首輔,又有太后支持,毫無根基的十五歲少年朱厚熜只應感激自己的擁立之恩,哪會料到這位年輕的天子如此不好對付呢?

明朝嘉靖皇帝為何能取得“大禮議”的最終勝利?一份遺詔奠定勝利

楊廷和像

楊廷和起於孝宗朝,感情上是不願意孝宗絕嗣的。而且,楊廷和要實現政治理想,必須需要皇家的支持,所以太后必須是自己的盟友張氏,以便在朱厚熜不聽話之時,可以搬出嫡母的身份進行壓制。否則,一旦蔣氏也變成太后,朝局就會瞬間發生變化。所以,當嘉靖提出追封生父興獻王之時,他和禮部尚書毛澄提出了“繼嗣說”,以“濮王”為例子,並且企圖以“有異議者為奸邪,當斬”這樣的強大氣場嚇退年輕的嘉靖帝。因為楊廷和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繼嗣說”是與自己起草的“武宗遺詔”自相矛盾的。

但是有政治理想的不只他一人,誰不想討好新帝,立足朝堂呢?張璁、桂萼提出了“繼統不繼嗣”論:意思是,武宗的死,導致了孝宗一脈絕嗣了。而根據皇明祖訓,興獻王是長子,就應該繼承皇家大統。而興獻王薨了,繼位的自然是其子朱厚熜。也就是說,武宗的死,導致皇家法統發生了轉移,兄終弟及的不是武宗和嘉靖皇帝,而是孝宗和自己的親兄弟興獻王,這樣變向的符合皇明祖訓。也正因為此,嘉靖帝繼承的就不再是孝宗的江山,因此不需要過繼之禮。張璁、桂萼的理論,完美的解釋了武宗遺詔中,沒有“過繼”,又“遵祖制,倫序當立兄終弟及”的問題。否則,如果是武宗這一代兄終弟及,那益端王朱祐檳長子朱厚燁是不是更有資格“倫序當立”呢?

朕思皇兄遺詔,乃遵我太祖兄終弟及之訓曰:興獻王長子倫序當立,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大義甚明。朕乃繼統,非繼嗣;承武宗之後,非承孝宗之後。若如前議,則悖我太祖遺訓,奪我父子大倫,民彝物則泯滅盡矣。朕心不安,屢命群臣集議。而廷和等力主定陶濮王不倫之典,妄稽曹魏偏安私己之言,鼓聚朋黨,一倡百和,期於必勝。既而執禮之臣先後論列本之聖經、稽之儀禮,闡明正道,辨別是非,於是父父子子、尊尊親親各得其當。凡有人心者,孰不感悟。

諷刺的是,楊廷和當初立朱厚熜為帝,其實就是按照張璁的“繼統論”而來的。但是楊廷和卻無法合理的解釋自己的遺詔中關於繼位的理論依據。楊廷和無論如何駁斥張璁,都會與武宗遺詔矛盾,簡直就是自己在駁斥自己,楊廷和一派根本就不佔理,可謂自己寫的“遺詔”,含著淚也要遵守。楊廷和想獲勝,只能是依靠權勢強行取勝,因此他不惜主動辭職,並且讓兒子發動“左順門”事件,給嘉靖下馬威。但是嘉靖帝在此次事件中,表現得異常成熟,牢牢掌握了主動權,最終取得了“大禮議”的最終勝利。

三.大禮議對後世的影響

“大禮議”事件,雖然以“禮”起,但是實際上是政治鬥爭的延續。

楊廷和不顧自己遺詔的疏漏,強行讓嘉靖帝成為孝宗和張太后的兒子,是因為自己需要利用自己孝宗朝老臣的身份,外加上皇太后張氏的支持,使自己在新朝能繼續把持朝政,改革前朝弊政。試想,如果嘉靖帝認了孝宗為父,一旦與楊廷和發生分歧,楊廷和一句,“孝宗當年如何如何,你嫡母張太后如何如何”,這在以孝立國的中國,是何等的威力。所以,無論是出於對自己生父興獻王的孝順,還是為了擺脫楊廷和的鉗制,權力慾極強的嘉靖帝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孝宗之子。

而之前在朝中毫無根基的嘉靖皇帝,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成熟。他利用張璁、桂萼等人,從理論上擊敗了楊廷和,至少表面上看,不是用皇權強行壓服群臣的。嘉靖帝通過“大禮議”徹底掌握了朝政,擺脫了當傀儡的命運。其實,“繼統派”張璁、桂萼並非純粹的對新帝進行阿諛奉承,他們也是想通過“大禮議”進入朝堂,實現政治抱負。在此只說一條,後來萬曆年間,張居正改革時期,實行了“一條鞭法”。這個“一條鞭法”正是桂萼在嘉靖年間來到朝堂後發明的。

“大禮議”對後世另一個影響,就是為皇帝繼位法則提供了一個法理參考。明末崇禎皇帝自縊,三個兒子不知所蹤,其兄天啟皇帝無後。沒辦法,此時南明諸臣只能從萬曆皇帝的後代中選擇新皇,此時的情景跟當初嘉靖帝登基時候一模一樣:

當時可以繼位的是萬曆第三子朱常洵之子福王朱由崧,萬曆第六子惠王朱常潤,萬曆第七子桂王朱常瀛。南明朝堂之上,掌權的是東林黨。東林黨在萬曆年間,沒有支持萬曆皇帝廢長立幼,即沒有支持立老福王朱常洵為太子。恨屋及烏,雖然明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但是東林黨依舊十分厭惡小福王朱由崧。但是當馬士英擁立福王朱由崧繼位後,馬士英自詡“定策功臣”。東林黨卻表示根據“大禮議”的結果,福王朱由崧“倫序當立”,你馬士英哪來的擁戴之功。這都是“大禮議”給後世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