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这是电影《迦百农》里的开篇情节。法庭上,12岁的小男孩扎因戴着手铐被带上法庭,他的父母就坐在被告席。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这对夫妇被自己的儿子告上法庭,罪状是“为什么要生我?”,也是从这对夫妇口中,我们知道小男孩用刀捅伤人。而在小男孩扎因的口中,是因为他刺伤了是“一个婊子”,故事由此展开回忆。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电影的题目叫迦百农(Capernaum),这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今已成废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4章第13-17节)。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导演娜丁·拉巴基说,“迦百农”在法语和英语中都是乱和不规则的意思。同时,取景地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贫民窟的真实模样,满眼的破败、脏乱,饥饿,贫穷充斥着整个城市。

扎因是个没有童年的小男孩。家庭贫困,一堆兄弟姐妹,影片把“越穷越生”的困顿展示的淋漓尽致。父母的教育方式粗暴简单,让家里每个自己生下的小孩子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打工、干活、吃不饱……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穷人没有生活,穷人活着只是生存。

由于父母没钱给孩子们上户口,扎因成了没有身份的黑户,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12岁的他每天去商店里打工,街上卖果汁,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们,甚至还要帮父母制毒、贩毒。在打工的商店有一个故事细节,扎因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校车上下来的上学的孩子。他也渴望读书,但是由于没有身份证明,他不能读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在医院获得救助。这里也暗藏着后来的一个悲剧。

影片并没有任何说教或者口号似的振臂疾呼,它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我们跟着这个12岁的小男孩走街串巷,看着他拉着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煤气罐送到户并且安装,看着他撒谎买药给家里做毒品,看着他在街头卖水果汁,看着他跑腿送外卖被坏人欺负……

但这个小男孩并没有沉沦或者冷漠,他也有爱。带着弟弟妹妹们在街头卖水果汁的时候,看到妹妹萨哈来月经,扎因比谁都紧张,为了不让父母知道后把她卖出去,扎因给妹妹洗掉了血迹,并嘱咐她一定不要让父母看到。因为他知道杂货铺的老板对妹妹有着变态的热情,他要保护妹妹。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杂货铺老板送给扎因泡面和甘草,让他带回去送给妹妹萨哈时,却被扎因转头就扔到垃圾桶里。妹妹只有11岁,他要保护妹妹。他偷卫生巾,告诉妹妹萨哈用完后不要随便扔,并且要瞒着家人,他在街头对骚扰妹妹的人挺身而出,那矮小瘦弱的身板却异常的勇敢。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然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11岁的妹妹,还是被父母卖给了杂货铺的老板,扎因疯了一样的呼喊,“她还是个孩子”,但也没有挽救妹妹的命运。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扎因开始流浪,他坐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游乐场里看到一个巨大的女性雕塑,扎因把雕塑的衣服拉开,露出了胸脯。这里似乎意味着扎因对母爱的渴望。这个细节被隔壁楼上一个擦窗户的女佣拉希尔看到,忍不住哈哈大笑。

拉希尔是一个埃塞俄比亚的非法移民,还带着一个没有户口的婴儿。她每天都要做很多份工作,目的就是攒够钱,给自己的儿子弄一张假身份证。既要工作又要喂养婴儿,拉希尔上班的时候把孩子放在厕所里,然后用扫帚把厕所门封上,休息的时候,回到卫生间的马桶上喂奶。

为了生存,扎因在陌生的环境找工作,到处询问商铺需要雇人吗?但谁会雇佣一个12岁的没有身份的孩子,他四处碰壁。扎因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在食品店橱柜前,有个顾客买了一个卷饼让他拿着,但他没有接,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接受富人的施舍。饿的受不了的扎因找到了拉希尔,拉希尔把扎因带回了贫民窟的家。让他带自己的儿子,自己出去赚钱。有一天,她带回一个蛋糕,这个细节看的人格外动容。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拉希尔的穷也让人觉得很绝望,为了办理假证,她缺少钱。但是当她去管那些她服务的雇主去讨薪水劳务的时候,没有人理睬她。她不得不卖了自己的头发换钱。城市里的穷人像蒲公英一样,在水泥地上空随风飘荡,带着一点点随时会破灭的希望,无助的寻找一点点能扎根下来的土壤。可是由于没有身份,最终也没有躲过被抓捕的命运。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到这里,拉希尔消失了,扎因和婴儿尤纳斯相依为命,以为自己再次被抛弃了。他对婴儿说:“我以为我的妈妈坏,但你的妈妈比我的妈妈还要坏”。可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扔到这个婴儿。哪怕一开始办假证的男人告诉他,可以给他500美元,有人可以领养这个婴儿。扎因仍然不抛弃不放弃这个跟自己的肤色不一样的婴儿,而且坚持说这是他的弟弟,是自己妈妈怀孕的时候喝了大量咖啡所以肤色和自己不一样的弟弟。

扎因抢来一个滑板,把它改造成一辆“拖车”,每天拉着滑板上的尤纳斯,穿梭在贫民窟的街头,抢别的小孩的奶粉,卖掉家里的锅碗瓢盆,去药店买药,制造成1000元当地货币一口的曲马多剂,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赚钱,妄图带着尤纳斯离开这个地方。可还没赚多少钱,就被房东从贫民窟的破棚子的家里赶了出来。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绝望的扎因不想婴儿被饿死,他也想丢弃他,但最终舍不得,他哭着把婴儿带到办假证的男人那里,希望婴儿能够得到收养,起码能活下去,然后自己决心偷渡到瑞士。移民需要自己的身份证明,男人让他回家取身份证明。就这样扎因回到家,才知道自己是黑户,父亲还给他的,只有驱逐通知、医院的账单这些冷漠的证明。扎因追问谁住院了,才知道妹妹萨哈死了。一个11岁的女孩怀孕难产,因为是黑户,医院不接收,就这样死了。

扎因听到后,嚎啕大哭,拿着刀就冲了出去,刺伤了杂货铺的老板。于是就有了片头的那一幕。

余华的《兄弟》里曾经写过:“真正有力量的悲剧,从来不应该是基于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甚至由人物的性格所决定的必然选择,都不能算构成伟大悲剧的要素;真正有力量的悲剧应该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法庭上,扎因的母亲哭诉说,她这一生也是这么过来的,一生都是奴隶罢了。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在监狱,母亲来探视的时候告诉扎因自己又怀了一胎,并且想要取名扎哈。扎因希望母亲不要再生了,那个新生儿将重复扎因、萨哈的命运。人与社会制度在不可调和的斗争过程中头破血流,体无完肤,所以扎因说出了下面的话。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这个笑容,印象里影片里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拉希尔带回一个蛋糕,扎因吹蜡烛后露出了这个笑容。还有就是监狱里办护照这次。会猛然发现,这是一个笑容多好看的孩子。

如果不是奥斯卡提名,这部黎巴嫩的电影一定会石沉大海吧。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黎巴嫩的社会生态,贫民窟的脏乱、儿童教育的缺失、通婚的普遍、难民偷渡的现状……

据资料报道,片尾说的护照,其实是真实的,扎因和他的家人们,还有拍摄这部电影的演员,都得到了联合国的帮助,移民到了挪威,过上了没有战乱饥饿的生活。

(完)

12岁男孩起诉父母,“为什么生下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