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音樂社交關鍵是讓用戶發揮創造力

工具產品是否應該做社交?撬動社交行為的關鍵是什麼?如何讓用戶在產品內產生更多行為?這些困擾互聯網產品從業人士多時的問題,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日前從網易雲音樂自身社區探索出發,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5 月 14 日,第三屆知乎鹽 Club“15分鐘”演講現場匯聚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大牛。其中,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帶來的《探索音樂社區:如何讓用戶在音樂產品內不只是聽歌》的主題分享,乾貨和趣味性巧妙結合,成為當天好評度最高的演講之一。

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音乐社交关键是让用户发挥创造力

用戶痛點:聽歌時的情感需要釋放和傳遞

依託“音樂社交”的差異化定位,網易雲音樂發展迅猛,用戶迅速過億。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最初的產品定位時,網易雲音樂產品團隊也經歷了很複雜的心路歷程。

在這場演講上,朱一聞面向知友,首次詳細分享了做網易雲音樂這款產品時最初的一些想法。

朱一聞介紹說,在做網易雲音樂之前,他和團隊做了很多調研,發現很多用戶在聽歌時會產生很多情感,且這些產生的情感非常需要釋放和傳遞。但遺憾的是,當時市面上的音樂產品,基本上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

“情感的傳遞和交流是人類行為的本性,我們需要滿足用戶的這個痛點,這也是我們的一個機會。”朱一聞說,“所以我們當時立項的出發點就是,希望用戶們,在聽歌時,不只是聽歌。而要達到這一點,社交,成為了最好的切入點。”

音樂社交的核心:找到讓用戶發揮創造力的空間

朱一聞在演講中,在確定了“音樂社交”這個切入點後,網易雲音樂產品團隊就去做了調研。但結論比較悲觀。他們發現之前做音樂社交的產品,如iTunes Ping、百度Ting,Myspace都死了。同時他們也面臨著當時輿論的一個普遍質疑,即工具產品是否應該做社交?

據朱一聞介紹,當時網易雲音樂產品團隊內部,有很多很多不眠之夜,他們跟無數的音樂用戶、身邊的朋友、跟內部同事,圍繞,究竟做,還是不做音樂社交,展開了討論,甚至是激烈的辯論。

“我們也知道,可能對於當時的環境來說,音樂社交還是太前沿了。但是,最終我們還是做了一個決定,不去跟隨,去改變。”朱一聞說。

然而,決定做音樂社交後,他們又面臨著另外一個難題,即音樂是相對標準化的內容載體,創造歌曲這件事情只有少數音樂人可以做到,所以造成了音樂社交的門檻非常高。除了創作歌曲,是不是還有別的音樂社交載體,可以讓更多用戶參與進來? 朱一聞和其團隊陷入了思索。

“最終,我們總結出來:音樂社交的核心是,找到讓用戶發揮創造力的空間。這即需要我們尋找更多音樂社交的載體。”朱一聞分享道。

音樂社交四大載體:歌單、評論、歌詞翻譯UGC、動態

經過三年的發展,目前網易雲音樂在“音樂社交”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很大一部分得益於產品開發出的幾大音樂社交載體,及其良好的運營。

據朱一聞分享,在音樂社交上,他們首先找到了“歌單”這個功能。相對於市面上的其他產品,為什麼網易雲音樂的核心架構是歌單,而不是歌曲?因為在他們看來,歌單可以讓用戶發揮最大創造力,千萬首歌曲的排列組合,就有無數種可能性。

“而最妙的是,歌單創造者和聽眾之間會產生互動和連接。有了連接,就有了社交的基礎。”朱一聞表示。

朱一聞現場向知友們分享了一組數據,目前網易雲音樂平臺每天產生的歌單數達到42萬。如果按照這個發展速度,網易雲音樂一年就可以產品1.5億個歌單,這也就意味著有潛在的1.5億個歌單場景,1.5億個故事。“所以我們說,給用戶找到發揮創造力的空間,他們一定會給你驚喜。”朱一聞說。

針對用戶聽歌情感需要釋放的痛點,網易雲音樂之後又找到了一種把情感具象化的載體,即評論。目前,網易雲音樂用戶已經養成了邊聽歌邊看評論的習慣,“聽歌看評論”成為年輕人中的一種新風潮。朱一聞坦陳,網易雲音樂評論做到這麼火,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效果。朱一聞現場分享了周杰倫《晴天》以及電音《Fade》的評論區案例,引發現場知友的廣泛共鳴。

歌單和評論成功後,網易雲音樂產品經理又腦洞大開,希望把更多的創造空間,留給用戶。於是他們做了歌詞翻譯的UGC,讓用戶參與到網易雲音樂歌詞的翻譯工作中來。從此,用戶的創造力像被激活一樣,源源不斷地創造出來。朱一聞現場分享了幾個“神翻譯”案例,讓現場知友眼界大開。

朱一聞還分享了網易雲音樂音樂社交的另一載體——動態功能,以及用戶在動態社區中創造的“雲村”、“雲村系列漫畫”等有趣內容。

此外,針對知友普遍關心的一些用戶行為問題,朱一聞還分享了一組網易雲音樂後臺統計數據,即網易雲音樂用戶聽歌高峰時間,是在晚上睡前的10點到10點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