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新車速遞

“全新”福特領界 上市

這款披著福特皮的魔改版S330終於上市了,其外觀與S330有著極高的相似度。至於內飾,倒有一些值友認為絲毫不輸同品牌的翼虎和銳界。小小值認為,這款“全新”領界顯然是缺乏誠意的,儘管它可能會在優惠2-3萬元後,憑藉福特Logo吸引到一些消費者為它買單,但從長遠來看,其很有可能會對福特品牌的口碑造成更多負面影響。

全新雷克薩斯UX 上市

其實這已經是雷克薩斯UX第二次出現在《一週汽車速報》欄目中了,這款新車將雷克薩斯個性化的設計,表現得淋漓盡致。但作為CT200h的接班人,UX採用了與CT200h類似的定價策略——高配置,高起售價,主銷低配車型。也正是因為採用了這樣的策略,與豐田C-HR/奕澤採用相同平臺的UX的起售價,達到了極具信仰的26.8萬元。再加上其作為一款對標X2、E-PACE的運動型SUV,本身就是相對小眾的存在,因此我們判斷,雷克薩斯並沒有打算通過這款車來拉動整個品牌的銷量,其推出UX主要是為了拉低品牌的門檻,並向消費者們傳達雷克薩斯品牌的個性與品質。

部分車企公佈2019年銷量目標

最近,小小值已通過車榜單欄目,對2018年度,各個汽車廠商的銷量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解讀。與此同時,部分車企也已公佈了2019年度的銷量目標:

車企:吉利汽車

目標:2019年銷量151萬輛

2018年吉利售出150萬輛,成功坐穩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冠軍。2019年吉利銷量計劃為151萬輛,僅比去年的銷量提升1萬輛。眾所周知,2018年是車市的寒冬,2019年能否走出寒冬,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步子邁的太大並不是好的主意,對於現在的吉利來說,保持市場佔有率,不斷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或許更為關鍵。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車企:長城汽車

目標:年銷量要增長14.3%

相比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較為樂觀,2019年的銷量目標為120萬輛。考慮到長城汽車2018年的整體銷量為105.3萬輛,如果該目標能夠完成,將至少取得14.3%的同比增長。小小值認為,長城要想完成該目標,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一來,就像剛才提到的,2019年的車市依舊不容樂觀,二來無論是SUV銷量目前正呈現下降趨勢,對聚焦SUV產品的長城汽車不是很有利。

車企:比亞迪

目標:65萬輛

比亞迪制定了65萬輛的2019年年銷量目標,這也就意味著其要同比2018年的500028輛增長30%。要想逆勢上漲30%,難度顯然是非常之大的,比亞迪能否憑藉唐、宋等新能源車完成銷量目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車企:廣汽乘用車

目標:60萬輛

2018年,廣汽乘用車逆市上揚,全年累計銷售新車535168輛,實現了同比5.2%的增長。新的一年,廣汽乘用車將目標定為繼續突破,要衝擊6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相較於長城和比亞迪,廣汽的目標還是要保守不少的,再加上其最近推出的GM6在同級別中具有不錯的競爭力,相信完成60萬輛的銷量目標,還是有一定希望的。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車企:北汽集團

目標:2019年銷量245萬輛

2018年北汽集團完成整車銷量240.2萬輛,雖然其中有奔馳、現代等品牌助攻,但北汽新能源取得的進步卻是消費者能夠看出的,其中北汽新能源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主力品牌。2019年北汽集團銷量計劃為245萬輛,而自主品牌業務銷量目標為23.9萬輛,其中新能源佔比超過一半。

車企:一汽-大眾(除奧迪)

目標:較2018年銷量計劃下調3%,約為140萬輛

一汽-大眾2018年批發銷售1416666輛,雖然未能完成145萬輛的銷量目標,但依舊實現了0.8%的同比增長。2019年一汽-大眾銷量計劃將下調3%,約為140萬輛左右。顯然在中國車市當下的環境下,大眾也開始對銷量計劃制定變得謹慎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其將在今年帶來一波新能源攻勢,對此感興趣的值友,不放繼續往下看。

車企:廣汽三菱

目標:繼續保持20%的增長

廣汽三菱2018年銷量144018輛,同比增長23%,在2018年的車市寒冬中能實現這樣的增長實屬不易。但2019年,能否繼續保持這樣的增幅呢?我們持謹慎態度。

車企:一汽豐田

目標:2019年銷量74.5萬輛

就像小小值在之前的《一週汽車速報》中提到的那樣,2018年日系品牌表現強勢,普遍都取得了較高的銷量增長,其中一汽豐田2018年銷量超過72萬輛,在寒冬中穩住基本盤。2019年一汽豐田將銷量目標定位74.5萬輛,至於能否完成目標,就看全新RAV4和卡羅拉的表現了。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車企:日產中國

目標:2019年銷量160萬輛

其實在2017年實現152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速為12.5%後,日產汽車便宣佈其2018年在華銷量目標為160萬輛。然而,2018年車市萎靡,日產汽車旗下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導致增速下滑。因此,日產汽車未能於2018年在中國市場實現160萬輛的既定目標,於是他們決定在2019年捲土重來,再次向160萬的目標發起挑戰。至於今年能否實現目標,全新天籟和即將換代的軒逸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奔馳寶馬或將合作研發下一代緊湊型車型

繼上週小小值在《一週汽車速報》種提到,大眾與福特即將“聯姻”後,最近又傳出了奔馳與寶馬即將合作的消息。

相信在大家的印象中,奔馳寶馬奧迪一直都是互為競爭對手的存在,但最近,有外媒報道,為了應對自2018年下半年到來的全球車市寒冬,寶馬和奔馳可能聯合開發下一代緊湊級車型,包括寶馬1系和奔馳A級車家族,如果一切順利,首款合作研發的緊湊型轎車,最早將於2025年上市。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此外,作為更廣泛合作的一部分,雙方還可能共享自動駕駛技術。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髮展,自動駕駛技術將是大勢所趨,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高研發成本,和越來越重的資金負擔,而解決這一困擾的最佳方案便是合作。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結盟的車企。

此外,小小值想說,奔馳寶馬聯手後,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將會在未來的1系和X1上,看到全新的小排量四缸發動機了呢,不妨期待下吧。

一汽大眾、一汽豐田公佈2019年新車規劃

近日,一汽大眾與一汽豐田的2019年新車規劃正式出爐。

從規劃來看,一汽大眾將推出8款新車,分別為寶來經典版、全新速騰、e-Bora、e-Golf、新款邁騰/邁騰GTE、探嶽GTE以及T-CROSS。不難發現,其中新能源汽車佔了足足4款,如果說2018年是大眾的SUV年,那2019年完全稱的上是大眾的新能源年了,畢竟,在一汽大眾發力的同時,上汽大眾必然不會有絲毫的懈怠。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至於一汽豐田,其計劃在2019年推出亞洲龍、卡羅拉雙擎E+、Vellfire HEV(威爾法雙擎)、全新卡羅拉以及全新RAV4五款新車。目前而言,亞洲龍依舊是這些車中熱度最高的車型,但小小值認為亞洲龍的定位還是略顯尷尬,同時將會收到品牌的制約,以至於叫好不叫座。至於卡羅拉和RAV4由於身處主流細分市場,勢必會繼續成為一汽豐田的銷量支柱。一汽豐田能否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就看這兩款車了。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恆大正式收購卡耐新能源

1月24日,恆大健康宣佈以10.6億入股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佔股58%成為第一大股東。至此,恆大順利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後一塊拼圖。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動力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僅成本就佔了新能源汽車總成本近50%,並直接影響駕駛體驗。尤其隨著近年動力電池的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不斷推動電動汽車的整體性能迭代。在行業分析者眼裡,電池是“左右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的核心技術。

因此,無論出於成本或是技術考慮,動力電池已然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戰略佈局最重要的一環。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收購將極大推動恆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奔馳寶馬這回要攪和在一塊了?

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英耐時株式會社等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外合資公司,專業從事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動力電池和電池系統系列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是國內第一批符合工信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第一家批量提供三元疊片軟包裝動力鋰電池的企業,同時也是第一家將電池產品出口到日本的中國企業。

據瞭解,恆大入主後將整合國際資源研發世界頂級動力電池技術,迅速擴大公司生產規模,計劃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 60GWh 超級工廠,以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分析人士認為:“這充分顯示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和執行力,同時對於推動我國動力電池技術大幅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著非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