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亚瑟王与他的骑士定期围坐在一个特大的圆桌旁举行会议,有人走进大殿向亚瑟王和他的骑士求助,只要他们的要求合情合理,恳求就不会被拒绝,圆桌会议的形式便就此流传下来。2019年新春伊始,北京迎来了建筑界的一次圆桌会议,没有亚瑟王,骑士的思辨在精彩纷呈的同时又充满批判色彩。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今年是URBANUS 都市实践成立的第二十周年,借此契机,都市实践举办了一场全天候的论坛——不设剧本、即兴聊天,用一个平等的视角围绕“都市实践”成立二十年来社会环境的变化,探讨事务所的理想、模式、方法和发展。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这场圆桌论坛激发了无限幻想,每位老师似乎都披上了铠甲,圆桌“骑士们”在魔法盛行的国度,不同的思想是各自的骑士道,以有形的建筑为干戈,魔法力量蕴含于无形的思想之中,将其化为玉帛。为什么能感受到魔法的气息?或许是因为这些观点与经验跳出了我们现有的世界,却又与现实土壤息息相关,甚至建立了全新的世界观,引导着在场的观众进入一种“他者”视角。

_

_

“我不是女巫”,镣铐太多,这建筑不纯粹。

“如果建筑师对生存的政治环境和生态环境无法左右,如果建筑师还认为现在是一个政治建筑学和资本建筑学的环境,可仍然束手无策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因为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只能改变自己。”他们在争论建筑本身的评价体系和话语权体系由谁制定,机制与权威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当今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后退5米,但是当时的规划条件根本不需要。”这种无能为力的对抗是需要大声疾呼与正式质疑的。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我觉得他们没有创造出新的生活形态,

因为他们的生活都是空降的,

不是真正土生土长的。”

席间针对微信是否是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没有社交软件我们难道真的会与现实生活脱轨吗?业界大佬进行了一番颇为激烈的探讨,气氛融洽,甚至有人主动撂狠话“如果说这个时代不用微信就没有生活的话,我宁愿告别这个世界,我就把话撂这儿了!”众人大笑。我们姑且不说再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微信是否真的不可或缺,单就城市设计与生活形态之间的不相容性,不仅是建筑师,任何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深有体会。这个城市是否能让每一个人都有所选择,能否包容每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能否与本土文化共生共享,都是建筑与设计所要思考的问题。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他不了解当代精神生活

已经裂变成了多少个碎片。”

20年前,清华毕业留美留欧的那一批人回国,他们很幸运的赶上了中国社会发生裂变的关键时刻!城市与建筑都为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留下了时间与机会,等待他们去发挥创造力与数十年学识。以深圳为代表,都市实践在深圳出现也正是中国建筑急需与世界发生接轨的时候,他们对于中国的现代城市的定义,现代设计的定义,对现代性这个概念做了很大的贡献。最大的贡献是让深圳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特质,一个可识别性的身份,视觉身份,或者空间身份。

但是,20年过去,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出人意料的迅速,人群分出很多个文化部落和阶层,由于高速迭代产生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建筑师现在的认知范畴,所以他们定义的复杂性只是从某一个角度看的某一阶层或者某一聚落的复杂性,并不是真实的当代人的精神形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其实还抱有学院派式的某些坚守与逃避。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在当下这种肮脏的现实主义里面遨游”

乔纳森在《自由》中写“这个世界欣赏的不是思想和激情,而是纯粹与酷。”理想主义者在开始他的理想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被现实磨砺出一番愤世嫉俗的颓唐来,但是他们的倔强是即使撞了南墙也妄想让我回头。哪怕现实污浊,哪怕成为某种阴谋的牺牲品,但所走过的路,所追求的梦,都将一一被落实到土里,在这泥泞中淈其泥而扬其波。都市实践成立在深圳鱼龙混杂,蛮荒稚嫩的时刻,20年过去,这块土地已经足够成熟,它一跃成为中国最艰难与现实的泥沼,在这片空间里,建筑师仍旧可以吸收养分,自由仍旧弥足珍贵。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单边主义盛行的时代,

我们要追求一种宽容的共生选择。”

这个时代,所有人的价值观都处于一种冲突和碰撞的过程当中,城市空间包容了城市人,但城市空间没有给每种价值观以多元的选择,都市人的困境与无奈是:这个城市明明让更多人有了生存的空间,但却没有可以自由呼吸的氛围。细腻的空间建造与切割,所分裂的不仅是建筑,还有对不同价值观和文化的压迫和碎裂。而建筑师所要做的并不是粘结与重建,而是在构建之初,就为所有人都留出产生对话的空间与可能,追求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价值观的城市文化。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今天的建筑师其实更需要文人气质。”

“这种文人气质是需要你有修养,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需要你对社会抱有一种敏感和责任。当然还要有一种永远的好奇,永远的天真和无畏。”论坛中间很多位老师都提到了文人气质这个词语,因为他们不仅是建筑师,更是城市文化的缔造者,他们不仅把建筑设计当作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去思考与塑造,建造都市人所使用的都市空间,使得建筑不仅仅是空间,不完全被商业与政治所裹挟。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文人式的偏执,但不可否认,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太多这样执着与单纯的建筑师。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_

_

“几代人一起在争夺对于未来的定义权。”

当年从纽约回来的设计师,现在已经过了机遇与巨变的时机,深圳的经验不可重复,现在的纽约或许还不如北京,那么建筑师的未来在哪里?现代、后现代的热潮一一落幕,今天的城市,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生活与之前的每一天都将不一样,高设计风格的泛滥,导致设计在今天中国的城市或中国建筑界已经失效,他的阈值越来越高,在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风格,建筑在这个流变的社会承担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挑战什么样的技术难度,圆桌论坛没有给我们准确的答复,但是这些建筑界的巨子们提到最多的是文化、价值体系的更迭。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你生在什么时代,你要做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事儿。”挖掘这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潜能,除了技术,在现实中我们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去调动和引爆这种文化潜能,那些美国式的经验也好、法国式的经验也好,他们所学会的不是真正要去解决中国式的问题,只是给我们一种所谓的普世的价值。

建筑老友记 | 由都市实践二十年开始的畅谈


建筑师所要做的应该还是在城市这个战场上多努力,而且要更有深度更有强度的去设计,为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都市实践成立二十年,通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项目见证了中国城市与建筑二十年的变迁和发展。未来的日子,我们将不变初心,在不断变化的城市语境中寻找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文化诉求与建筑思想。

(部分图片由UED城市环境设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