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遭人多次刁難,憤然揮筆寫下一文章,佳句頻出流傳千古

文|瘋癲史鑑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人在低谷時,身邊總會冒出許多小人落井下石。有一個小故事,就很生動了描述了這種現象。據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當監察御史的時候,因為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遭到打壓被貶官成為通判。

按理說,通判在縣衙也一定的地位,可以住三間三廂的房子。當地的知縣看劉禹錫失勢,於是故意刁難,把他趕到城南江邊,讓來往的人看笑話。這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閻王好辦,小鬼難纏。有點小權的人,總是喜歡的拿著雞毛當令箭,好像不耍幾下威風,就像浪費了一樣。

劉禹錫遭人多次刁難,憤然揮筆寫下一文章,佳句頻出流傳千古

面對這樣的人,不管是針鋒相對,還是曲意奉承,都會讓他藉機發揮,自鳴得意。只要用冷處理的方式,就會讓對方的拳頭像打在棉花上一樣,無處使力自己難受。劉禹錫遷居到江邊之後,隨手寫下一副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來往看笑話的人,反倒成了為劉禹錫宣揚才名的幫手。知縣聽說後非常憤怒,趕緊派衙役把劉禹錫從城南趕到了城北,為了報復還把人家的住房空間縮減到了一間半。知縣本以為劉禹錫會忍不住怒火,結果人家還是滿不在乎。於是知縣又派人把劉禹錫趕走,安排了一間小房,據說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副座椅。

劉禹錫遭人多次刁難,憤然揮筆寫下一文章,佳句頻出流傳千古

人有臉,樹有皮。泥人還有三分火性,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根底線,一旦越過很容易就會引起強烈的反擊。劉禹錫也不是毫無脾氣的軟柿子,面對這樣惡意的刁難,他憤然揮筆寫下了一篇銘文,也就是現在廣為人知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國外有一句名言: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真正有水平的人,在陷入低估的時候,往往不是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而是擺正心態,重新審視自己,默默的等待機會。

劉禹錫遭人多次刁難,憤然揮筆寫下一文章,佳句頻出流傳千古

劉禹錫用著八十一個字託物言志,層次分明志趣高雅,以"何陋之有"這句反問結尾,餘韻悠長。後來,劉禹錫奉詔回京,重新啟用當上大官,那位刁難他的知縣卻陷入了惶恐。俗話說龍游淺水遭蝦戲,可龍畢竟是龍,一遇風雨便騰空,而蝦就只能在那裡仰望。

客觀來說,這個故事並沒有相關的正史記錄。不過能夠流傳開來,甚至被收錄進某些出版刊物以及國學節目,至少能證明其中的道理還是被人接受的。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誰都有困難的時候,當別人不如自己的時候,最好別落井下石刻意刁難。現在看人不起,等人家時來運轉,就只能灰頭土臉的說一句,高攀不起。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感覺還不錯的話還請花費幾秒鐘時間點贊或評論支持獎勵一下,如果願意關注那就更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