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在我國的歷史上,一般而言,真正能起兵造反成功的例子很少很少,尤其是在開朝皇帝面前,或者是剛建立不久朝代還十分強盛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不可能造反成功的,但凡事也是有例外的,就比如李世民就能把李淵這個開朝皇帝給推翻,而還有一位就是朱棣了,他不敢反自己的父親,但他在自己的父親死後立刻就發動了靖難戰役,成功的將自己的侄子的皇位奪了過去。

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李世民跟朱棣的情況是很相似的,他們所遭到的對待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但為何李世民卻能在李淵還在位並且還是在江山剛穩定下來之時就發動政變逼迫他父親下位了,而朱棣為何要等他的父親死後,當朱允炆上位之後他才敢起兵發動靖難戰役呢?

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其實之所以李世民有著勇氣造反,而朱棣不敢的原因,主要還是朱元璋跟李淵是截然不同性格。首先朱元璋他是親自帶著人一點一點將明朝的天下打下來的,因此朝中大權他基本上都是可以控制住的,並且朱元璋此人殺伐果斷,他在胡惟庸案中先後殺了約有三萬餘人,而在藍玉案中又殺了約有兩萬餘人,手段之狠毒讓朱棣不敢起任何反叛之心,縱然他手中有有著諾大的兵權。

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而李淵跟朱元璋相比則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人,首先李淵一般都是讓李世民前去前線征戰,或者是讓別的兒子前去帶兵,而自己則是很少親自帶著軍隊征戰,從而使得李淵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他在軍中的威望卻及不上李世民的軍中的威望。這就導致了,軍中大部分的能人異士都是站在李世民這一邊的,是聽從的李世民的命令,而李淵對他們來說甚至只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君主罷了,這才是李世民敢冒著丟頭的風險將李建成殺死,逼迫李淵讓位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其次朱棣在此之前是從未想過要起兵造反的,因為在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施行的藩王政策,讓自己的兒子們前去各個地區擔任藩王,而朱棣是眾多藩王中,兵權最大的一個藩王。而當時朱元璋也並未起過想要削弱各個藩王兵權的意思,因此對於朱棣來說,他在自己的領地稱王,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而最後若不是朱允炆上位之後,實施的削藩政策實在是太過嚴苛,使得眾多藩王不是死就是被貶為庶民,恐怕朱棣也不會被逼的造反。

李世民跟朱棣兵權在握,為何李淵跟朱元璋的境遇,截然不同

而李世民則是不同,他是被自己的大哥李建成給逼的不得不反的。當時李建成已然知道李世民在軍中的威望的。而當天下大定,李世民大勝班師回朝之後,使得李世民的朝中的威望也變得十分之高,從而使得太子認為李世民對自己有很大的威脅,因此李建成對李世民起了殺心。這是李世民起兵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則是當時李淵已經逐漸在削弱李世民手中的兵權了,若李世民就這麼坐以待斃的話,那麼不但李世民手中的兵權會被盡數奪走不說,日後李建成很有可能還會對其下手,而當時李建成就已經萌生了殺心了,因此在這種威脅之下,李世民不得不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