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用網紅照片扮成功人士 虛構投資項目騙三千萬元

盗用网红照片扮成功人士 虚构投资项目骗三千万元

盗用网红照片扮成功人士 虚构投资项目骗三千万元

近日,江蘇省邳州市公安局經過6個月的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起涉案3000餘萬元的特大網絡詐騙案。目前,邳州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網聊遇到“大老闆”,指導投資“新能源”

“我辛辛苦苦存的4萬多塊錢,投資這個新能源項目,眨眼間就虧得連渣都不剩。”2018年7月10日,邳州市公安局運西派出所接到轄區王女士報警,她懷疑引導自己投資的“老闆”是騙子。

據王女士講,不久前,一名陌生男子加她為微信好友。男子自稱西部某省建設集團的老總。男子形象不錯,經常在微信朋友圈曬打高爾夫、開豪車、品洋酒、在國外旅遊等奢華生活,再加上不俗的裝扮,讓王女士深信這位“大叔”又成熟又有魅力,是位成功人士。

男子還主動向王女士噓寒問暖,經常聊工作、家庭、生活、感情……他主動向王女士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大老闆”主動“打開心扉”,王女士非常感動。漸漸地,王女士對男子越來越信任。

隨後,男子告訴王女士一個賺錢的捷徑,稱自己投資“新能源”項目賺到不少錢,還經常把投資收益截圖發給王女士看,最少10%以上,有時是高達數倍的收益。王女士有些動心了,但對這位未曾謀面的“成功人士”還是存有戒心。對方似乎看透了王女士的心思,建議她可以先少投一點,一是學習學習,二是試試可靠不可靠。

王女士欣然同意,按照對方發來的鏈接,下載一款APP,又在對方的幫助下綁定網銀。起初,王女士充值1.1萬元,數小時之內就漲了10%。對方建議王女士提現,看看能不能順利到賬。王女士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提現,果然僅僅過了幾分鐘,錢就成功到賬了。

抓住投資者心理,引誘被害人入圈套

初試成功,嚐到了甜頭的王女士開始加大投資額度。重複操作幾次後,每次到賬都很迅速,這讓王女士對這個投資項目產生了信任,開始追加投資,直到加到4萬餘元。沉浸在每投必賺喜悅中的王女士突然發現,這次投資的4萬餘元直線下跌,眼睜睜地看著跌到了只剩下幾百元。

此時,男子安慰王女士:“投資就是有賺有虧。我之前最多還虧過300餘萬元,後來加倉又賺了回來。”對方將自己賠了300餘萬元的截圖發給王女士看,勸她追加投資翻本。在王女士坦承實在沒錢後,這個“富豪大叔”沒有了蹤影。王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後,趕緊報警。

接到報警後,運西派出所迅速開展資金查控等工作,並將線索通報網安大隊協同偵查。民警經過分析資金流向,發現該案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應在千萬元以上。邳州市公安局立即抽調網安、刑偵專門力量,在徐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支持指導下,全力開展偵破工作。

經偵查發現,犯罪團伙人數在100人以上,在西部某市的高檔寫字樓租房辦公,開發多款APP,假冒投資平臺,虛構投資項目,並以商務公司的名義開設企業銀行賬號、支付寶賬號,用於接收、轉移資金。團伙頭目雷某、馮某、李某先後組建兩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招聘四五十名員工。

那麼,這些公司員工的“入職培訓”都是哪些內容呢?“據嫌疑人交代,他們從網上搜到四五名網紅的微博,這些網紅的共同特徵都是中年男人,形象較好,經常更新各種炫富場景,而這些特徵正好有利於他們進行包裝。於是,這四五名網紅髮布到微博上的照片就被這些招聘來的員工拿來使用;再購買個人信息多為30至50歲女性的微信號碼,通過加好友聊天,取得對方信息後就引誘受害人投入小額資金投資‘新能源’項目。先是通過後臺操縱讓受害人小額獲利,待受害人加大投資後即更改後臺數據,製造虧空騙取資金。”辦案民警介紹說,這一團夥從朋友圈發佈的照片,再到聊天的話術,都是經過培訓後的同一模式。

開展集中抓捕,犯罪團伙主要成員落網

民警偵查發現,嫌疑人用來接收、轉移資金的銀行、支付寶賬號使用的公司資料,實質是“空殼公司”,“投資平臺”的後臺服務器在境外,作案所用的微信號頻繁更換且使用代理服務器上網,團伙成員分佈在多個窩點。

2018年11月底,專案民警順著資金流、信息流縝密追蹤,逐步理清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地址,整個團伙的組織架構也浮出水面。

偵查過程中,邳州警方發現,因部分受害人在多地報案,嫌疑人使用的多個銀行賬戶陸續被外地公安機關凍結,犯罪團伙開始解散、隱匿。2018年11月25日,邳州警方組織警力果斷出擊,分別在山東、陝西、河南、山西等地,將以雷某、馮某、李某為首的詐騙團伙2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經訊問得知,2018年4月,雷某、馮某、李某等合謀通過網絡購買“空殼公司”營業執照、銀行開戶許可證,開設銀行賬戶,開發虛假投資APP、搭建網站,通過網絡招募“員工”進行培訓,通過網絡交友方式引誘受害人“投資”。截至2018年11月,犯罪團伙詐騙28個省區市700餘名受害人3000餘萬元。

目前,邳州市公安局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