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珩超:苦與難交織的二十六載創業路

孫珩超,曾經的寧夏首富,1.5萬人寶塔石化集團的董事局主席,2萬名學生的銀川大學的校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第五屆理事會副會長,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九屆政協委員,第十屆政協常委,中華全國工商聯常委,“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孫珩超讓我們再度引起關注的是一則消息,可以說是令人震驚的消息!

11月16日,寶塔旗下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公告中稱孫珩超先生涉嫌刑事犯罪,這引起了業界紛紛猜想,受到多方關注。消息震驚了媒體和民眾,也同時引發了人們對民營企業家的關注和思考。

這位寧夏民營企業家,到底經歷了什麼?

我們翻開孫珩超的二十六載創業路,他都經歷了什麼?

讓我們回撥歷史看看。

孫珩超:苦與難交織的二十六載創業路

初涉商海

據媒體資料,孫珩超,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1983年參加工作,先在寧夏中衛縣檢察院工作,後登上三尺講臺,到蘭州大學任教,教國際法。身為大學教授的他,不安於現狀,毅然決定棄文從商,下海創業。

時鐘再撥回上世紀90年代,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孫珩超初入商海的畫面。

那是1992年,孫珩超下海創辦了甘肅省商務代理公司,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但就在1994年,他遭遇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次挫敗——因為公司有100多萬的貨款沒有收回來而造成了嚴重的債務問題,不僅法院檢察院封掉了公司的大門,甚至還有黑勢力的刁難要挾。

媒體報道稱,孫珩超每天一個人坐在辦公室接待討債的人,告訴他們“給自己時間,欠的錢一定一分不少的還給他們”。最終,他渡過了難關,回鄉創辦了寶塔石化。

孫珩超:苦與難交織的二十六載創業路

創立寶塔石化做好主業

“寶塔走過21年,核心‘法寶’是什麼?”

孫珩超在接受《寧夏日報》專訪時,簡潔的回答到:“有‘兩大法寶’,就是堅持主業和弘揚企業家精神。”

1997年,孫珩超收購了瀕臨倒閉的南梁農場小型煉油廠,創辦寶塔石化。21年過去了,寶塔形成了以石油煉化和石油化工為主業,圍繞主業向油氣銷售業務延伸的跨區域經營的大型民營石化企業。

“難道這些年,沒有別的行業讓您動過心,比如一度很掙錢的房地產行業?”
  “沒有,絲毫沒有動心過,21年來寶塔石化沒有蓋過一間房。”孫珩超進一步解釋:“這是因為我把主業當做畢生的事業來追求,如果目標為賺錢,哪個賺錢幹那個,早就把石油化工拋棄了。”

不知為何?想不通,為什麼去投資一個自己一點都瞭解、而且這樣一個特殊行業呢?這個問題一直困繞著讓我們!

實體有種多樣,其他的沒有選擇,單單選擇石油化工,本身就是一個極具風險的挑戰,因為石油化工行業一向是投資大、週期大、見效慢、利潤低的行業。

那時的寶塔石化尚屬地方小煉油,主要依靠從陝甘寧等周邊地區油田收購散油及進口燃料油煉製後銷售,經營管理落後。

屋漏又逢連陰雨。1999年國家已開始陸續整治小煉油,要求地方政府關閉尚十分孱弱的寶塔石化。這使寶塔的創業者清晰地認識到:只有拼命追趕國家產業政策,迅速做大做強,才能在這個壟斷行業中有生存空間。孫珩超帶領他的團隊努力地向行業“及格線”靠攏的同時,提出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加強環境治理,延伸產業鏈”的生存發展思路,他請專家對煉化裝置進行技改指導,寧夏蘆花、寧東一組組現代化的煉油塔罐拔地而起,寶塔不斷的追趕著行業准入門檻。

由於孫珩超一心一意做主業搞煉化,各種政策、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形成窪地效應流向寶塔,使之具有了核心競爭力。

也是在1999年,孫珩超創辦了銀川大學。

在蘭州大學執教多年的他離開了講臺,儘管不再繼續任教,卻一直對教育心存情結。趕上一個機緣,寧夏大學的幾個老教授發起創辦銀川大學,但缺乏資金和資源,於是就找到了孫珩超。但在獲得孫珩超的支持以後,這些老教授們漸漸身心疲憊,隨即辦學大任落到了孫珩超的肩上。他琢磨,反正職工也需要培訓,不如先搭班子,梳理結構慢慢幹,竟然也一點一點有了起色。

孫珩超:苦與難交織的二十六載創業路

資料顯示,1999年,孫珩超發起創辦銀川大學,18年來,投入現金近20億。現在有在校生1.5萬,註冊人數1.8萬,是教育部認可的本科院校。連續十年來,銀川大學的就業率在95%以上,寶塔石化也會解決部分就業。

披荊斬棘渡難關

“2008年,一夜之間油就賣不動了,交錢的人不提油,正在籤合同的人也不交錢。”談及那場危機,孫珩超心有餘悸。回想2008年,忽然之間金融危機爆發,油價從150多美元跌到了30多美元。在此之 前,孫珩超和寶塔石化未曾遭遇過現金流的困境。

1997年創業後,孫珩超的企業經營順利,現金流相對充裕,可以憑藉利潤自我發展。在孫珩超的記憶裡,2000年前後,基本不怎麼需要貸款。一直到2002年,寶塔石化開始快速擴張,才有少量貸款,但一直沒有還款壓力。然而,到了2008年,境況似乎逆轉。庫存賣不出去,讓孫珩超記憶猶新。

金融危機前的寶塔石化並沒有明確的資金規劃,資金充足,順利貸款,如期償還。2008年,油價大跌,寶塔石化遭遇了嚴重虧損。後來國家推出了4萬億刺激計劃,但作為民營企業,寶塔石化的狀況並沒有明顯好轉,從這時開始,與陣痛相伴,寶塔石化經歷了一輪結構調整。

2008-2013年,孫珩超加快了戰略佈局,很快建立起寶塔在珠海、內蒙、新疆的產業。然而,在跨區域的架構之下,快速的發展也遭遇了問題。一方面,人才儲備不足,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資金的需求量快速增加。那段時間,孫珩超也沒有高質量的金融工具可以使用,項目推進全靠自己籌集資金。
  轉折發生在2012年,伴隨新疆、珠海、寧夏等跨區域的項目快速推進,寶塔石化的資金壓力陡增。也是在這個時候,寶塔石化開始引入一些民間高利貸資金和過橋貸款。然而,2013年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金融風暴在沿海地區席捲開來,政策方面緊鎖融資。銀行把珠海寶塔劃歸為貿易企業,寶塔的貸款一筆一筆還給銀行,卻無法從銀行貸到新的資金維持企業發展。這一時期,寶塔還給銀行的錢,一部分來自當地的高利貸資金。此後經歷了三年努力,通過降本增效、結構調整、部分產業股權重組,孫珩超才把資金問題相繼解決。


  “這段經歷,對寶塔來講,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回顧這段往事,孫珩超的眼神裡掠過一絲疲憊。“這讓寶塔吸取教訓,再也不會使用高息資金。

孫珩超:苦與難交織的二十六載創業路

多年努力終有獲

“規模擴上來,資金準備好了找不到油,職工嗷嗷叫,工廠不能轉,你焦慮不焦慮?”

“像我們煉油,叫好了叫石油化工,叫土了就是從煉油開始做起。國家產業政策一開始,我1997年進去,1998年國家就限制,一直限制到2015年獲得國家的原油配額,這期間辛酸苦辣,艱難困苦,是死是活,往哪個方向都是痛苦的選擇,放棄就沒有今天了,堅持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今天。”孫珩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2015年,寶塔順利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業團隊的嚴格審核,成為中國西部唯一一家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的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商務部批准的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616萬噸和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民營企業。這不僅是寶塔石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寧夏自治區實現進口原油貿易零的突破。

至此,寶塔十八年的堅守和追趕,實現了完美蛻變,完成了由地方小煉油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並接受國家能源局支持和監管的現代化煉油企業的轉變。

據知情人士透露,能取得這一切。是多年來寶塔集團積極向國家爭取政策傾斜的結果。

曾幾何時,孫珩超沒有想過原油進口資質會對寶塔開放。寶塔報了很多次材料,也不清楚結果。終於在2015年,寶塔獲得了原油進口資格。獲知消息時,孫珩超正在辦公室上班。他不敢相信,但心情卻很平靜,有一種夙願以嘗的感覺。

“配額解決了企業生存最關鍵的問題”,孫珩超每每談及,無不感嘆。“一定程度上成了國家能源安全體系的一份子,能為國家做事,我們也覺得挺光榮。”

對實業的執著

乾的那麼多年,孫珩超一直保持對石油化工這一主業的執著。另一件事的發生,讓我們感覺他對幹實業充滿熱情,而且是一股偏執的熱情。

資料顯示,2011年4月,在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寶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高瞻遠矚、肩負使命、勇挑重擔,重組了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化解了政府之憂、企業之危、職工之困。

“先進裝備我們是落後的,普通裝備我們是過剩的。”孫珩超感嘆,“我們國家高鐵那麼好,軸承還是依靠國外進口,還得組合人家的配件。我們到國外想併購是併購不過來的,人家說什麼都不賣。”然而,搞裝備和煉油是兩碼事,高端裝備需要持續投入產業資金去支撐,還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來整合。“國家也要鼓勵才能幹成。”孫珩超說。

孫珩超想將西北軸承定位為高端裝備製造。這個想法不可以說不高瞻遠矚。但是幹這個高端要花巨資的,他有沒有想過?

接手西軸後,孫珩超拿出了5.6億元,投建西北軸承高端軸承基地一期項目工程。終於,2017年9月寶塔實業“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軸箱軸承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終結了城市軌道交通軸承全進口時代。近幾年的努力,收穫來之不易,凝結了孫珩超的心血和汗水。

記者採訪時,北京地鐵三分公司副總經理柴偉介紹道,“通過這幾年的試用,我們對西北軸承的產品質量,還是有信心,所以今年開始我們正式進行採購,準備以後逐步地來替代進口軸承。”北京地鐵軸承正式用上中國製造。

企業一旦做大,沒有技術支撐,很難長久。為了解決技術難題,十幾年前,孫珩超發起成立了設計院、研究院,聘請了一批技術專家厚積薄發。今天,研發體系已經能夠支撐寶塔的一部分技術服務,產學研一體化正在成為寶塔石化的競爭優勢。

懷惴企業家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資料顯示,孫珩超帶領寶塔集團幹實業不斷髮展壯大自身的同時,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扶貧助困、賑災義捐、就業惠民等公益慈善事業,先後參與救助或向社會捐款近1億元。

一組組的公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在扶貧助困、賑災義捐等公益方面,寶塔集團在全國率先發起成立了“中華紅絲帶基金”“中華民營企業研究院”,組建了“中華思源扶貧工程基金寶塔思源扶貧基金”,建立了完善的基金運營機構,注入基金本金1500萬元,並向全國11個省(區)貧困地區捐獻救護車200輛。

向“世界500強領袖寧夏峰會”“寧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慶典活動”“西夏區文物修復文化公益活動”捐獻800多萬元。

積極參與軍民共建和“雙擁模範城創建”活動,先後捐款贈物200多萬元。

多次參與“希望小學”等助學助教公益活動。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眾事業,多次協助寧夏政府平息“油荒”、平抑油品市場價格,無償支援“松花江汙染處置”所需的活性炭等物資。

作為石化企業,主動承擔起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防火防災應急處置工作,自籌部分資金與有關部門配套組建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社會應急處置中心”。

參與“2008年抗擊冰凍雨雪災害”“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賑災中先後捐款捐物3000多萬元。

在就業惠民方面,二十年來,寶塔集團的發展創造和維護就業崗位15000個,其中吸收和安置國企下崗職工5000多名,培訓安置復轉和自主擇業軍人4000多人,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企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近三年來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等重大挑戰和壓力面前,寶塔集團始終堅持不裁員、不減薪,並不斷完善企業職工薪酬福利制度,緊緊依靠廣大職工辦企業,自籌資金建設寧東生產基地職工住宅樓,各生產基地均建設了設備完善、環境優美的職工宿舍、食堂、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設施。

孫珩超在幹實業興教育的過程,不忘綠色生態,投入鉅額資金,對天河湖、鶴泉湖、犀牛湖等一批湖泊溼地進行建設改造。現如今,一個個景觀工程,不但充分發揮著蓄水、綠化功能,而且在改變周邊用水狀況、對周邊氣候環境起到了調節作用。對銀川比較熟悉的民眾應該深有感觸。

據資料顯示,2012年寶塔石化集團從中衛市人民政府接過對永大線10萬畝紅棗林地70年的經營管理權,隨即自籌2.2億元進行了企業化的運作。

而中衛恰恰是孫珩超的家鄉,承接荒漠上十萬畝棗林的經營,想必更多的是這位企業家對家鄉的回饋。

……

寶塔官網“以實業報國、以就業惠民、以教育濟世、以科技創新”的寶塔集團宗旨較為醒目,這裡不難,孫珩超這位從講臺走向商海的中國知識分子,還是懷揣著以“以國為任、以民為本”的樸素理想的。

我們將視野拉回到現在。

2018年,對民營企業來說,日子也不好過。民營企業普遍性的困難影響著所有人,特別是實體企業。

作為民營企業的掌舵人,可以說又是一次磨難和考驗。

從公開消息可知,孫珩超先生此次被公安機關以涉嫌刑事犯罪控制,其主要原因很大可能是下屬財務公司承兌匯票剛兌逾期引發的無限連帶責任。當然,是否存在用刑事手段處理經濟糾紛的問題現在還有待商榷。

冬去春來。

近期,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發改委、財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工商聯等國家各部委、各級地方政府紛紛迅速行動出臺政策,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放大招、實招,以解民營經濟之渴,暖民營企業之心。

孫珩超也曾經公開表示:“當前的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只要聚焦實業,放寬視野,心無旁騖經營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一定能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當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對民營企業而言,恰恰是轉型發展和修煉內功的良機,民營企業家更要有政治站位,堅定不移地擁護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放下一切顧慮,一門心思謀發展。”

在孫珩超創業的二十六年裡,苦與難交織。

面對諸多艱辛與不易,一步步挺了過來,與此同時為社會,為莘莘學子,為西部環境貢獻巨大。

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六點要求中提到,“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這位曾經寧夏最知名的企業家,我們真心希望此次他還可以再渡難關,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