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第二总部选址纽约为什么会失败?

当一个顶级大型企业想要将总部落户某个城市时

应该是倍受欢迎并且得到积极响应的

但是对于亚马逊这样的顶级企业

亚马逊第二总部选址纽约为什么会失败?

在决策第二总部选址时

却遭受到了当地少部分人的抗拒

这是为何呢?

亚马逊第二总部选址纽约为什么会失败?

据晓,亚马逊第二总部计划抛出后,全美国一共有238个城市向亚马逊伸出了橄榄枝。这些城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许诺各项政策和税收优惠,以吸引亚马逊的青睐,其中就包括纽约。在代表“大众利益”的政府的“理性”逻辑里,亚马逊的到来可以带来大量高薪岗位,吸引配套企业,将极大地推动离曼哈顿一站地铁但相对落后的长岛市发展,甚至能整体补强纽约在科技创新上的薄弱环节。可为什么在消息传出后,这么大一个企业会遭受拒绝呢?

需求上升 - 租金上涨

依据常识判断,大企业意味着大的就业和大的产出,拥有大企业也被视作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但从事物发展逻辑上来看,大企业需要大量的高质量办公空间,那么办公空间的需求势必会带来办公租金的升级。

与此同时,办公租金的升级会给当地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西雅图自身为例:如今亚马逊的办公空间占据了西雅图市近1/5的高级办公空间,这无疑直接抬高了当地的办公成本,破坏了原本中小企业的“友好环境”

高薪人才引入

大企业的入驻势必会在企业发展的角度上,优先引进高新技术岗位的人才,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技术人才需求则可能与本地并没有太大联系,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技术人才涌入。

在高薪技术岗位人才的不断涌入前提下,会伴随着极大的车房的有效需求,将快速推动房价和房租的上升,从而给本地低收入群体带来巨大冲击,城市道路交通也不堪重负。住房成本的上升,让西雅图无家可归人数在过去几年大幅增长,无家可归总人数是全美大城市的第三高;在全美最差交通排行榜上,西雅图位列第四。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小众举抗拒牌的人们角度来看,虽然亚马逊承诺大规模投资和创造大量高薪工作岗位,但很可能这些投资和岗位与当地居民并没有直接关系,高薪岗位将产生大量高薪收入者,被迅速放大的有效需求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房价房租的飙升和交通拥堵等负面后果,西雅图发生的“亚马逊痛”很可能会在长岛重演;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普通市民未能分享亚马逊落地的“甜头”,却不得不分担亚马逊落地的“苦果”。

最终原因

因此,亚马逊发布第二总部落地纽约长岛官宣后,并没有得到居住在长岛市的当地居民的热情回应,而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抵制活动,最终导致亚马逊匆忙宣布放弃纽约作为第二总部的计划。

亚马逊第二总部选址纽约为什么会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